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7):195-196
目的:观察早期胫前肌加强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效果。方法:取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患者。一组接受早期胫前肌加强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即治疗组,另一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即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并都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果:将踝背屈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胫前肌肌力、小腿三头肌肌张力、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胫前肌i EMG值进行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在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胫前肌加强训练,对改善患者的足下垂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联合常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瘫痪侧上肢屈肘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瘫痪上肢屈肘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选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肌张力分级进行评估,选用表面肌电仪检测肱二头肌肌电积分值(iEMG)对痉挛情况进行判断,选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Ashworth分级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患者肱二头肌iEMG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上述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瘫痪肢体上肢屈肘肌痉挛,并且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辨证施护。方法:将13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标表法分为针刺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针刺每日1次,连续10 d为1疗程,配合天灸背俞穴贴敷,隔10 d贴敷1次,连续贴4次为1疗程;对照组予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滴鼻,一次2滴,一日3次,氯雷他定片口服,一次1片,一日1次,连续治疗10 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实施护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但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合积分下降率分别为74.0%和43.0%。结论: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疗效持久,副作用小,具有独到之处,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将中医特色护理同时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中,更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釆用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西药布洛芬、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9.2%,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大肠癌术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针灸在大肠癌术后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显效率为9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0%,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在大肠癌术后具有很好的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取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取盐酸氨溴索单纯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的有效率74%,且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相对于盐酸氨溴索单纯用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课堂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个案的康复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一名在特教学校就读的痉挛性脑瘫个案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课堂康复训练,比对训练前后的康复效果并分析。结果:经过课堂康复训练,个案的现有能力提高,异常肌张力改善不明显。结论:课堂康复训练能提高痉挛性脑瘫个案的现有能力。对个案的异常肌张力改善不明显,这可能与个案的年龄较大,课堂康复训练密度不够,以及家庭康复跟不上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5,(25):26-27
目的:为了提高手部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和减少痛苦,分析和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手部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4年9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34例手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7例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17例采取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8.24%(15/17),对照组为64.71%(11/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部关节损伤患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方案进行治疗,不仅有利于增加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提高其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于脑卒中的康复方案和运动疗法的研究,论述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找出合理的运动康复方案。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后即对两组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发现,56例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则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的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较常规疗法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吞咽-摄食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吞咽障碍常规进食护理。试验组采取多学科合作的吞咽-摄食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进食管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胃管拔除率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OIS评分均值为(5.37±0.89)分、胃管拔除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77±1.057)分及26.67%]。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13.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综合了各学科的资源优势,采取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的吞咽-摄食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共同制订并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有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试验,将10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50例)和中成药对照组(5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曲池穴、支沟穴、内庭穴、丰隆穴、上巨虚穴、阴陵泉穴,每日针刺1次,3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3天,治疗周期为三个疗程。中成药对照组:口服中药:决明子10g、山楂15g、神曲10g、莱菔子10g、荷叶15g,入煎剂治疗,每日2次,每次一剂,饭后30分钟口服,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两组前后主要症状变化及体重等指标的改变。结果:共纳入100例病例,86例完成试验。针刺组对于快速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肥胖等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针刺治疗的降血脂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体重,但是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手法整复加针刺穴位治疗体育运动中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急性期治疗30例"治疗组"与单纯针刺治疗2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5天内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5%.5天内两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急性期用手法整复结合刺比单纯用针刺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方化瘀安神汤结合毫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安神汤内服配合毫针刺法(以四神聪、百会、神门、印堂、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治疗;对照组单纯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75%、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治愈率47.50%、总有效率85.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方化瘀安神汤内服结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国强  杨朴 《考试周刊》2015,(20):122-123
目的 观察氟派赛吨美利曲辛(黛力欣)分别联合阿普唑仑、右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氟派赛吨美利曲辛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氟派赛吨美利曲辛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持续观察8周后,评估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9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欣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建良 《考试周刊》2015,(19):12-13
目的 对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76例小儿疝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微创治疗小儿疝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促进了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近3年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分析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2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卒中114例,缺血性卒中166例),按来院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出血组和缺血组,其中观察组196例卒中患者由120急救转运至我院急诊卒中中心,并在来院途中给予吸氧、适度镇静、抬高头位、监测血压、血糖、脱水降颅压以及心电图检查等初步处理,84例对照组患者未经任何院前处理由家属直接送至我院,入院后均按指南进行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两组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GC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评分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预后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5分占比56.6%、NIHSS评分>21分占比41.3%、死亡占比2.1%。对照组预后NIHSS评分<15分占比38.2%、NIHSS评分>21分占比54.7%、死亡占比7.1%;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76例小儿疝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微创治疗小儿疝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促进了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护理满意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平衡针结合传统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传统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运用平衡针结合传统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F-MPQ疼痛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