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祖暅原理推导球的体积是立体几何中教学的难点. 教材为了减少教学的难度省略了半球参照体构造的思维过程. 如何构造半球的参照体呢?这一直是同行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不少文章对半球参照体的构造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大多是从宏观上对"体"进行"猜想、演示、实验、验证"等来完成的. 本文想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谈谈如何抓住"面"的特征来突破"体"的构造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平面α且与α的距离等于L的平面去截它,①求截面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数学教学不仅的面积S1;②求L的取值范围和截面的面积变化情况。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要求学生解得①S1=π(R-L2);2探究,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材对球的体积②0相似文献   

3.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探究,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材对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是直接给出半球的参照体——内挖圆锥的圆柱,对于半球的这个参照体是如何构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4.
立体几体中 ,在求点到平面距离以及线面角、面面角时 ,往往要由平面外一点向平面作垂线 ,如何确定垂足的位置 ,常使同学们感到困难 .找不到垂足 ,解题过程便无法继续 .那么 ,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呢 ?课本中有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因此已知点 P 面α,由 P向α作垂线 ,垂足位置不明显时 ,可观察图中有无过 P且与α垂直的平面β.若有 ,由性质定理 ,只要过 P作α、β交线的垂线 ,即得由 P向α所作垂线的垂足 ;若没有 ,先想法作出这样的辅助面β,再进…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中,有关“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本文“从结论入手”,利用反向思维,巧探立几证题途径.例1 已知a、6是异面直线,a⊥平面α,b⊥平面β,且αβ,b a,AB为a与b的公垂线段,α∩β=c,求证:c∥AB.分析:(如图1),要证  相似文献   

6.
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公式h=(absinθ)/(a~2+b~2-2abcosθ)~(1/2)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思路清晰,方法简捷,便于学生掌握。如图1,设异面直线 m、n,A、B∈m,A、n确定平面α,B、n 确定平面 B,α∩β=n.过 B 作 BC∥n,在α内,作 AD⊥n 于 D,在β内作 DC⊥n 于 D,BC∩DC=C,连 AC,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竞赛中,经常出现短小精悍、新颖别致、设计独特、能力立意高、很灵活的关于球的立几小题,以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造图形的能力.现采撷几例加以分析,以期对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造图形的能力有所帮助,同时也供同仁教学参考.例1(201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11文12)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过圆心M且与α成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  相似文献   

8.
求二面角的大小,主要方法是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要反复涉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学生在复杂的图形面前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笔者经过细致的探索总结,在教学中引入“第三者”,即构造第三个平面(相对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而言),再经过作两条垂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图1.在二面角α-α-β中,取A∈α,过A作AB⊥β于B,过B 作BC⊥α于C,连结AC,则AC⊥α,故∠ACB是该二面角的平面角,从中可以看出,第  相似文献   

9.
所谓垂面法,就是求点P到平面α之距,要设法找到或作出过P点且重直于平面α的平面β,在平面β内作PO垂直于α与β的交线l,则PO⊥α,从而PO即为所求距离(如图(1)示).下面结合具体例题作深入分析.一、从已知图形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垂面”.【例1】已知AB=2是圆O的直径,P、Q分别是两  相似文献   

10.
1球的三心面及其性质1.1球的三心面球O被两相交平面所截,其截面分别为圆M与圆N,过球心O及两截面圆心M、N的平面OMN,简称三心面.2.2三心面的空间几何性质球的三心面其实就是球的一个特殊的大圆面,由球的截面性质可知:它是两截面的公垂面,同时还是两截面圆公共弦的中垂面.  相似文献   

11.
定义1在平面内,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一条直线,我们把它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中垂线.定义2在空间中,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一个平面,我们把它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面,即中垂面.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一些应用.一、求平面个数例1到三棱锥的四个顶点距离相等的平面有几分个?析:以平面两侧点的个数来分类.如图1,设AA1⊥面BCD于点A1,线段AA1的中垂面为α,则α上各点到A、B、C、D四点距离相等.如图2,设EF是异面直线AB、CD的公垂线段,线段EF的中垂面为β,EF⊥AB、EF⊥CD、EF⊥β,所以平面β到A、B、C、D…  相似文献   

12.
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需通过平移直线 ,将空间角转化为平面内的角来求解 .这一转化过程通常是解题的难点所在 .倘若解题时能借助适当的辅助平面 ,往往可以避繁就简 ,顺利求出 .(如图 1)引理 已知 a,b是异面直线 ,a α,b β,且α⊥β,α∩β =l,又设 a,b与 l所成的角分别为θ1、θ2 ,a,b所成的角为θ,则 cosθ =cosθ1cosθ2 .它的证明很简单 ,现留给大家 .对任意的异面直线来说 ,这样的辅助平面α、β是否一定存在呢 ?(如图 2 )设 a,b为异面直线 ,在直线 a上任取一点 O,则点 O及直线 b可确定一个平面 ,…  相似文献   

13.
在高考、竞赛中,经常出现短小精悍、新颖别致、设计独特、能力立意高、很灵活的关于球的立几小题,以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造图形的能力.现采撷几例加以分析,以期对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造图形的能力有所帮助,同时也供同仁教学参考.例1(201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11文12)已知平面β截一球面得圆M,过圆心M且与α成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若该球面的半径为4,圆M的面积为4π,则圆N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线面距离及面面距离常转化为点面距离来求,异面直线的距离有时也转化为线面距离,进而转化为点面距离求解,所以点面距离的求法是学习的重点,学生必须掌握. 一、定义法构造垂面,利用面面垂直性质作出点面距离来求. 例1 (1993年上海高考题24题改编)已知二面角α-PQ-β为60°,点A和B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上,点C在棱PQ上,∠ACP=∠BCP=30°,CA=CB=a,求点B到平面α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晶体的双折射理论是光学教学中的难点。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经常要涉及到诸如入射面、入射界面;主平面、主截面;振动面等等一些特殊平面。现行教材中对主平面、主截面的说法不一,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本充拟对上述问题予以讨论,以求对教学有所帮助。 1.入射面与入射界面:光线向晶体某界面入射时,该界面即称为入射界面。而入射面是入射光线与入射界面法线所成的平面。这两个面永远相互垂直。就其归属来讲,入射界面是属于晶体所有,故可有“晶体的入射界面”之说。而入射面应归入射光线所有,  相似文献   

16.
求二面角的大小是历届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关键是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这恰好是不少同学感到头疼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常用技巧.1抓住共底的等腰三角形作平面角如果2个共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和DBC分别在二面角αlβ的2个半平面上,则可作出BC边的中点E,连结AE、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ED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例1如右图所示,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C1CB=∠C1CD=∠BCD=60°.(1)证明:C1C⊥BD;(2)假定CD=2,CC1=3/2,记面C1BD为α,面CBD为β,求二面角αBDβ的平面…  相似文献   

17.
试题已知点 O 在二面角α-AB-β的棱上,点 P 在α内,且∠POB=45°.若对于β内异于 O 的任意一点 Q,都有∠POQ≥45°,则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是____.这是一道不常见的立体几何题,逆向设问,构思巧妙,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求解方法,各归其位,区分度高,立意深远,有利于高考选拔,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但是,命题者的意图与题目的文字描述可能存在歧义.关键在于对二面角α-AB-β中α,β是理解为平面还是半平面.若理解为平面,则参考答案没有问题;若理解为半平面(在中学里,大家比较倾向于理解为半平面),则参考答案有误.1 把α,β理解为平面  相似文献   

18.
统编教材(立体几何119面)关于球的体积公式的推证,是借助于祖暅原理,运用割补法为指导思想来处理的.在这一处理过程中,有个难点,即球的体积证明中辅助体的如何形成.本文就解决这个难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在球面三角中有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sinA/sinα=sinB/sinβ=sinC/sinγ及cosα=cosβcosγ+sinβsinγcosA.其中 ABC 是以 O 为球心的单位球上的一个球面三角形,∠BOC=α,∠COA=β和∠AOB=γ;平面 OAB 和 OAC 的夹角为∠A,平面 OBC 和 OBA 的夹角为∠B,平面OCA 和 OCB 的夹角为∠C.下面我们采用向量的方法来证明这两个  相似文献   

20.
抄录1999年高考数学卷(文、理)第(18)题于下:“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 是平面α、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段: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段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段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按要求可以构造出四个命题:(1)②③④①,(2)①③④②,(3)①②④③,(4)①②③④.可以证明,(1)、(2)都是真命题,(3)、(4)都是假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