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艳飞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25-31,4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改造方针,通过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从最初实行"全包下"的政策,到初期的理论学习、"知识分子洗澡"、"人人过关"思想改造运动、参与革命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的全面改造运动,造就了新中国的知识分子队伍,增强了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一改造过程对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心理基础。为了避免社会振荡,新政权在解放初期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凡是没有明显反动行为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被新政权的文教、科技、新闻和政府部门所雇用,对于有影响的、年纪较大的知识分子则给以闲职“养起来”。同时安排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等社会改造运动,在社会运动中接受教育。经历了抗战和内战双重打击的知识分子群体.不仅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且对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腐败极端厌恶,面对建国初期新政权的“清明政治”和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大部分知识分子认同新政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政策。对自己没有参加革命,却享受了革命果实,知识分子有一种“自责、愧疚、摘了桃子”的心态.他们希望积极配合新政权的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成为新政权信赖的建设性力量。少数知识分子对新政权虽然存有“同情了解”的期待,但是他们采取了“观望与沉默”的态度,并不无条件地拥护新政权的政策和主张。总体而言,参与、配合知识分子改造,力图融入新政权是知识分子群体在建国初期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3.
1949年底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知识分子进行大规模思想改造.新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冯友兰,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西化派艰难的历史文化选择中徘徊.建国初期,他积极参加土地改革的劳动学习,实现了从排斥马克思主义到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内外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发起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九三学社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群体,重点通过政治学习、社会实践、思想批判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造。这次思想改造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均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解放区广泛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不仅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动员、建构解放区革命文艺新秩序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也对改造民间社会及其民众思想,特别是整合知识分子的情感方式和价值观念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秧歌运动的工农兵主体文艺指向,在使延安知识分子发挥自身职能专长参与革命文艺秩序建构的同时,开始了角色的转变与思想改造过程.特定政治权力和大众意识的双重趋迫下知识分子话语的缺失及其文化性格的重塑,在这场以改造置换乡土民间艺术使之适用于特定意识形态文化建构的文艺运动中得到了富有意味的呈示.  相似文献   

6.
最早,我是从一篇錾为《最后的潘光旦》的文章。看到潘先生受难的一幕。 这篇文章说到,经过1952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辩才无碍的潘先生变得沉默了。显然,他是想以沉默来避祸。可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还是整到他头上,他不仅被打成右派,还被打人“章罗反党联盟”。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1年秋冬之际发起了一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这场运动是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发生的,有其必然性。但运动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新时期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党派荟萃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担负着协助中共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重任.1950年3月各民主党派学习座谈会的成立开启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遣运动.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帮手,以其榜样作用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经过新中国初期的思想改造,民主党派不仅在政治上认同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且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建立起了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发端于延安时期,在建国初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历史的关联性,即使在两次运动之间,也存在着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和中共对于知识分子潜移默化的思想改造。到建国前后,这种“双重改造”,随着知识界的自我酝酿而又逐渐发端,最终形成了政权主导下的此次运动。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作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李达作为新中国最早任命的大学校长之一,在主政湖南大学期间,针对湖大知识分子存在的思想问题,开展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改造、“亲美”“崇美”思想的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和旧思想的改造。在湖大知识分子中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效地推动了湖南大学的民主化改革,同时也为新中国各条战线充实了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不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不同薪酬,不仅是作为他们创造性精神生产赖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同时也是反映其社会影响及历史命运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以民国前期的大学教师薪酬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这一时期大学教师的薪酬制度,并与其他社会阶层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大学教师如何以经济自主超越"权"的羁绊和"钱"的束缚,从而真正实现"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思想"。  相似文献   

12.
自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面对西方文明对传统思想的猛烈冲击,面对激烈地反对传统的社会思潮,最先进的知识分子并未人云亦云,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滋养的他们,思想的根基深埋于民族文化之中,李大钊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李大钊的思想观念中充满着爱国主义、民本主义、德治主义、大同主义、中庸主义的传统思想因素,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重要启示,他所提出的新文化之路,即"第三文明"更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纵观我国108年现代小学教师教育发展史,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者在对13个省辖地级市抽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江苏小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应选择率先适度规模培养硕士层次小学教师,为此应该大胆创新和丰富小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可以通过改革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拓展农村师资教育硕士培养范围、创新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等途径,为小学和其他用人单位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型、专家型、名师型骨干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小学教育硕士的培养摸索道路,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从其纵向文化心路考察以务实变通为理念;以制度更新为取向;以科学思想层次为主目标.从其横向比较考察以救亡图存为前提;以文化开放为思想构架;以注重国情为基础,以儒学理论为依据,立足本国国情,博取西方文化的精华而不照搬.从其内在差异考察政治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对救亡图存意识认识上的差异;对"西学"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开放主义"理念的差异;归位于不同等级的知识分子层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其文化政治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江苏小学语文的天空从来都是星光灿烂、名师荟萃。斯霞、李吉林、于永正等是江苏小学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纵观小学语文教坛的著名特级教师,他们身上有什么?作为特级教师,他们有怎样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怎样炼成的的?高尚的师德、深刻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学风格是他们区别于普通教师的职业素养,而勤于读书、躬于实践、善于思考与积累则是特级教师们成长的内在成因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江苏小学语文的天空从来都是星光灿烂、名师荟萃。斯霞、李吉林、于永正等是江苏小学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纵观小学语文教坛的著名特级教师,他们身上有什么? 作为特级教师,他们有怎样的特质? 这些特质是怎样炼成的的? 高尚的师德、深刻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学风格是他们区别于普通教师的职业素养,而勤于读书、躬于实践、善于思考与积累则是特级教师们成长的内在成因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原罪”意识的梳理,展示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在不同阶段的起源、发展、变异、流失.力图分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解放后一次次的思想改造运动中,丧失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又一原因,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社团机构,讲学社存在的时间并不久,但就在它短暂的生命里,它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体现了一种敢于改变的精神。四大名哲的演讲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思想,给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它借着五四的浪潮将中国带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中国的文化同时通过演讲者得到了传播和发扬。讲学社给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学习的契机,在学习中我们的民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丁玲曾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开始文学创作时,深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热切追求自由,民主,科学,关注知识女性现实困境和精神困惑,《莎菲女士的日记》即是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命运的小说,其代表人物莎菲体现了作家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是作家女性意识觉醒,“人”的尊严的觉醒在文学形象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他的人性论和个性观基础上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他主张通过革命改造社会,然后达到"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他认为改革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他把"真正共产主义者"作为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并多方面论述了其独特的时代和阶级特征。毛泽东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他早年"新民"思想的扬弃,同时也对他建国后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