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祖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今诗词、谚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一些诗词、谚语,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使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同时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一、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培养分析能力,开发智力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可以引入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让学生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文学角度欣赏自然人文美景,还是从地理角度了解蕴含其中的地理知识,诗词、谚语、歌词成了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素材。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主要气候类型》时,利用诗词、谚语、歌词使抽象、单调、枯燥的中国气候现象犹如图画一般形象生动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国气候的了解和记忆。文章从三个方面分别对中国西北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中国东部的季风气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精炼,琅琅上口,很多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适时引用优美的诗句,不仅能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在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中学习地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个基本技能,通过动手做、画、贴,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基本的地理区域、位置、分布、特点的概念,也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掌握地理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思想沉淀的诗词,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不乏蕴含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的著名诗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紧紧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跃然纸上的是一派莽莽平沙、浊水斜阳的塞外风光.这种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余地.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诗词,发挥其特有的魅力,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同时,诗词充满“诗情画意”,能化抽象、单调、枯燥的地理知识为生动、形象、鲜明、有趣的地理景观画面,让学生欣然神往,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在享受中理解并牢固掌握地理知识.下面整理、归纳一些有关天文方面的诗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以生动和幽默的表达激活生物学课堂,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形象的比喻、广告词、谚语、成语、诗词等,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使教师能够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7.
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比较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接受地理新知识,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思维,弄清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尹修会 《考试周刊》2011,(38):174-175
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蕴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适当运用诗词、成语辅助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9.
何靖 《学周刊C版》2011,(1):158-158
地理教学中,利用顺口溜这种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形象逼真,易于记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以理论为主,生物学术语多,科学性强,学生听课常感到枯燥、疲劳。在讲课时,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描述生物学方面的诗词谚语,在课堂上加以讲评,可以说明或进一步强调某些生物问题。就会使学生亲切地感受到生物知识就在身边,就蕴藏在生活当中,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1.
微视频因为其直观、形象、可多次重复学习的特点,所以可以将大量地理知识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走进地理课堂。另外,微视频还可以扭转课堂中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使学生找到学习地理的价值,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使课堂更生动形象,进而使学生找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施生活化、实践化、有效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知识时,可以将生活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内容,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生动的地理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构建有效性课堂。还应注重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对地理知识理解的更深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严明 《现代语文》2006,(1):88-89
在中学教材里,诗词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诗词意境优美,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是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精华。中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培养性情。然而,由于时代的久远、语言的变迁以及诗歌体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使目前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诗词时还存在一定难度,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因而,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也就成了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运用一些诗词与谚语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知识教学时,不但需要教授学生地理知识,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高中地理人文精神。教师在高中地理知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和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从而就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使学生成为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本文从主动学习、探究教学、实践活动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在高中地理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短小精悍而富有哲理性和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知识的总结。谚语中有许多涉及到中学地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适当的谚语讲述有关地理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帮助学生对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17.
英语谚语措辞简练、内容精辟、寓意深邃,是英语文化中的瑰宝.英语谚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谚语渗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之安 《教师》2010,(25):95-96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起步环节,具有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引导思路、点明主题等作用。导入新课的创新设计是教师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导语的设计是否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将直接影响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效率。利用诗词导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较多,历史教学中渗透地理知识,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1.在备课时.结合教材中涉及的地理知识进行学习、研究.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选择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建立历史和地理知识的联系,使两者形成有机统一。如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时,可联系初中的世界海陆知识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等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如“美洲的发现”、“好望角”、“西印度群岛”和“东印度群岛”、  相似文献   

20.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起步环节,具有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引导思路、点明主题等作用.导入新课的创新设计是教师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导语的设计是否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将直接影响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效率.利用诗词导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激发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