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君重(晋稀)先生《诗经蠡测》一书,为《诗经》的研究发凡起例,举纲张目,通声韵,审词气,辨文字,定章句,说组诗,明训诂,求精义,解决了年代背景、篇旨句意、语例章法、名物训诂等许多具体问题,为《诗经》达诂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区分词类的目的在于明确词在句中的用法,了解语言的结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容。而这正是传注的主要任务。一般说,我们可以将许多传注看作语文学著作,因为它们经常涉及到语言学问题。在传注训诂中涉及词类划分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关于训诂的功用,前贤已多有论述,现有文章著作在,就不多介绍了。齐佩瑢先生在其《训诂学概论》中曾把训诂的功用归结为两点:一是研读古书,一是探究语言。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研读古书之需要训诂,归根结蒂还是要解决语言问题,所以要归结训诂的功用,还是以探究语言为主线合宜。我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把它归结为以下两点的:  相似文献   

4.
《管子》是记录管仲及其学派思想和言论的著作,因年代久远,文献错漏较多,历来被学界认为难读。郭沫若《管子集校》综合整理了前人对《管子》的研究成果,同时加入自己的考证,其"沫若案"中的训诂严谨而详尽,从内容看可分为考证和校勘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中的"缦胡"是个名物词,生疏难解,词义历来聚讼纷纭。我们探源溯流,从训诂、词义演变、出土文物等角度证明其为"带裙边的头盔"。  相似文献   

6.
关于字形对训诂的影响在各种训诂学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而关于训诂对字形的影响的论述却并不多见,可见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从字形对训诂的影响与训诂对字形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训诂和字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清人《内经·素问》校释著作中训诂材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其训诂方法的分类,认为其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字词形音义内在规律应用型训诂方法;文献语言相关学科规律应用型训诂方法;认知的一般逻辑规律直接应用型训诂方法。并指出:多种训诂方法综合使用,是清代校释著作的一大特点,也是历代各种笔记、札记体著作考释词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古书的训诂条例指的是每一位训诂家在注释古书时所自行遵守的规则。尽管不同的训诂著作各有其特点,但总的看来,历代的训诂家还是重视前代人已有的成规。所以其中必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则。这说明,古人对语言这一社会现象还是有许多共同的认识的;也就是说,有许多共同认识到的语言学原理贯串各种规则中。我们今天分析古人训诂的条例,分析古人对语言现象的认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必有助于我们对古代汉语的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训诂与语法     
传统训诂重在词义的疏通训释,也间及语法的阐述。近人论训诂学的著作,以洪诚先生《训诂学》强调论述语法与训诂的关系为出色。前贤在训诂实践中,虽态度谨慎,但是也有偶而因未注意到语法问题,导致训释  相似文献   

10.
文献正文里的训诂是古代文献中由文献撰写者作出的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管子》作为先秦一部重要的子书,其正文训诂与先秦其他文献一样,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其思想内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管子》正文中对概念的训释,对同义词和相关相类词的解释,对文句的说明等内容,总结其正文训诂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训诂术语如“曰”、“谓”、“谓之”等,探讨了正文训诂在先秦文献中的作用及其在训诂发展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逸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楚辞》注本,同时也是传世最早的章句体训诂著作,在训诂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以王逸《楚辞章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以助于我们对《楚辞》的解读及汉代训诂全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先秦两汉时期是训诂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与先秦散见于典籍文献中的训释形式不同,汉代出现了较多的系统的、完整的训诂专著。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作为训诂学史上的代表著作,理所当然地成为后世词书编纂的楷模,《方言》《释名》等古籍的编纂也模仿了《尔雅》的体例,但各有不同。《尔雅》《方言》的发展脉络可说是汉代乃至整个训诂学史上最具重要性的训诂内容之一。其中《释宫》《释天》《释草》中的一部分名物释义,通过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并把古代的事物名称和现代事物的名称作一比较,可以揭示《尔雅》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可以见到的训诂学著作近二十种,其中就训诂体式、训诂体例、训诂条例、训诂方法、训诂方式等常见术语,各家理解不同,表述各异,论述可谓多种多样。只看其中一家似无大碍,互相比较之下就有些混乱了。将常见的十六种训诂学著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梳理,主要将其中关于训诂体式、条例、方法、方式等之论述加以比较,试着联系相同,比较差异以找出于训诂方法方面较为一致的训诂学论述术语。这种对比分析于训诂学这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当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王逸的《楚辞章句》不仅是研究楚辞的重要文献,也是训诂学史上的一部颇具特色的训诂著作。它在继承《毛传》以来训诂传经,吸收“传注”体训诂的长处之基础上,又多有创获,形成其独具的品貌。  相似文献   

15.
训诂方法是训诂学的基本研究课题之一,关于训诂方法的定称、分类及其具体内容,我国训诂学界众说纷纭.通过举例阐述当今训诂学著作中关于训诂方法的不同定称以及训诂方法分类的不同标准,认为训诂术语应当纯一、固定、意义单一,训诂方法的分类要有科学的标准,以使训诂学更科学、严密.  相似文献   

16.
程燕 《现代语文》2007,(7):19-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训诂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复兴和发展,对训诂实践的梳理工作进入了理论层面,大量关于训诂学理论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出版发表,其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训诂学的性质和训诂方法.对于训诂方法的界定,诸家学说历来众说纷纭,而对于"义训"的归属,也一直存有分歧,这使得训诂方法和训诂形式关系混乱,研究者各持己说,使学习者无所适从,阻碍了训诂学的普及和研究.因此,深入研究训诂方法和义训,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训诂学的核心内容是对某些语言单位进行语义阐释,运用义素分析的理论来进行训诂实践,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文章在简要介绍义素分析和训诂中的释义方法之后,结合实例介绍了训诂中义素分析运用的情况,并指出义素分析在训诂学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名物训诂是传统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名物,早期的狭义说法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生物的名称,后来又逐步扩大到车马、宫室、冠服、星宿、山川、郡国、职官和人的命名等领域。从词义学的观点来看,名物讲的是一些专名的词义。这种专名的特殊性在于,它所指的对象范围比较特定,而且特征比较具体。在传注体和专著体训诂著作里,都包含着大量  相似文献   

19.
《管子》作为先秦一部重要的子书,其正文训诂与先秦其他文献一样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其思想内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训诂内容、方法及其训诂术语的总结,以显现正文训诂在《管子》词义训诂中的作用以及在整个训诂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于《经义述闻》的研究成果根据其出处可以分成三类:专门研究的论文;一些著作章节中的论证;相关文章中的看法。根据内容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注重通过它探讨王氏父子的训诂思想;二是探究其训诂方法,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指出了学界关于这部文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