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渴老师到来的第一天.我们就想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们给他捕来美丽的鸟.他放飞了;我们给他捉来有趣的小动物.他放跑了。我们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说:“鸟类和兽类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和保护它们!”我们七嘴八舌纷纷嚷道:“它们是小偷,它们偷我们的苞谷和红薯吃.它们还……还在我们头顶上拉屎哪!”张小渴老师微微地笑着说:“不是这样的.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张小渴老师到来的第一天,我们就想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们给他捕来美丽的鸟,他放飞了;我们给他捉来有趣的小动物,他放跑了。我们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说:“鸟类和兽类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和保护它们!”我们七嘴八舌纷纷嚷道:“它们是小偷.它们偷我们的苞谷和红薯吃.它们还在我们头顶上拉屎呐!”张小渴老师微微地笑着说:“不是这样的,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人的五官通常是指“眼、耳、口、鼻、舌”,它们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是健康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了它们,人们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与人进行激烈的辩论时,就可以“口若悬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舌剑唇枪”地予以反击,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平时的讲话和写作中,给我们的表达增添了文采。同样,类似的用法在英文中也很普  相似文献   

4.
感谢所有     
寒假的一天,爷爷带着孙子去旅行。途中他们被一片森林吸引了,决定走进去看看。当他们尽情地享受森林的翠绿和清新的空气。决定返回的时候,不幸到来了:他们在森林里迷了路,怎么都走不出去。身上的干粮都吃完了,爷孙俩只能饿了吃野果子,渴了喝溪水,困了靠着大树歇息。每当这时,爷爷都会向小溪和大树鞠个躬,深情地说声“谢谢!”。孙子觉得很奇怪,不解地问爷爷:“您为什么要感谢它们呢?”爷爷慈爱地说:“孩子,它们太值得我们感谢了。要是没有它们我们爷孙俩早就饿死渴死了,它们是救我们于危难之中的大恩人。我们不但要感谢大树和小溪,还应感谢每…  相似文献   

5.
我家养了两条可爱的小红金鱼,一条叫“红豆公主”,一条叫“红豆王子”。它们那又红又亮的身体表面总是闪烁着让人看着亲切而舒服的亮光。它们是从水族馆那儿买的。听售鱼员说,它们是青梅竹马的鱼伴儿,所以我们买了一对儿。刚到我家时,它们很害羞,可能是太陌生的原因,它们俩总是小心谨慎地躲在水草下,我一挑逗,它们立刻甩着尾鳍逃跑了。一天天过去了,它们和我渐渐混熟了。有一天,我去看它们,“红豆公主”用那迷人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望着我,好像对我说:“主人啊,主人,我饿了,好想吃东西呀。”我拿来鱼食,小心翼翼地倒进水中。“红豆王子”竟…  相似文献   

6.
在“阳光之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蝴蝶,它们自由自在地飞舞是多么快乐的事情。不过想要留住它们也很容易啊,用你灵巧的双手,捕捉住它们的美丽吧。  相似文献   

7.
陆永芬 《学前教育》2014,(10):15-15
在一次消防演习活动中,当火警铃声响起后,孩子们沉着、冷静地跟着老师按逃生路线有秩序地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天天和滔滔突然大声地叫起来:“老师等等,我们的北北和东东还在阳台呢!”孩子们一听,都着急地叫了起来:“对呀.我们不能丢下小动物!”“老师,快救救小动物吧.要不然它们就会被烧死的!“是呀,小动物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我们不能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看着孩子们着急的目光,于是配班老师迅速地折回阳台把小兔子北北和小乌龟东东也带着一起撤离。当孩子们安全撤离到大操场时.大家都欢呼着:“太好了,小动物和我们都安全了!”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一本书上这样写道,“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以前往往将“注意力的阳光”持续地照耀在那些本身就生长得很好的.“植物”上面,因此它们便生长得轻松和快乐,让人满心欢喜。但是针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植物”,我往往采取的更多是忽略、漠视,换来的则是“它们”一天天痛苦地枯萎。然而,当我把爱的“阳光”分给这些“植物”的时候,发现它们同样开始健康快乐地生长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这期的画题仍然是“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轻视周围的人或事,因为是他们和它们在不动声色地影响我们和塑造我们;无论何时,我们也不能在周围的人和事中迷失了自己,因为他们和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最终成为财富还是垃圾全靠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0.
杨绛的《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两部描写世态人情的喜剧 ,作者冷眼地以镜子的方式照出世间的丑人丑事 ,可充针砭 ,可当鞭挞 ,很有警戒作用。只要我们细心品读 ,不难发现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包括警世在内的更多意义。可是 ,有人却假道学地粗暴地把它们打入冷宫。这不公道。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重视它们存在的“杰作”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2.
牛群     
圣诞前夜,十二点的午夜。“现在它们都跪倒在地,”一位长者说道,其时我们都团团而坐在壁炉的余烬旁,安适惬意。我们描画这群温和驯顺的生物居住在它们的草圈中,我们当中也没有谁产生怀疑它们当时是否果真匍匐在地。  相似文献   

13.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一、爱的力量曾经有一位智者路过了一大片花圃,花圃里种着各种各样的鲜花,玫瑰、百合、鸢尾、矢车菊、郁金香……姹紫嫣红,奇香怡人。智者留步了,并循着花香向园中走去。一位年老的盲人,一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为一朵玫瑰修枝剪叶。“哎呀!你种这些花是为了什么?你又看不到它们的美丽。”智者对盲人说。那位盲人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依旧是神情专注地剪花:“是啊!我是看不到它们,但我能闻着它们的芬芳。太阳可以看到它们,月亮可以看到它们,每一个路过这儿的人也可以看到它们。”我们惟一所能拥有的爱,是我们所付出的爱。二…  相似文献   

15.
“吱吱吱”,厨房里传来了一阵鼠叫声。一只老鼠东张西望,看我家的小猫咪咪不在家,主人也不在,就大摇大摆地带领着其他小老鼠出来寻找食物,还边走边唱:“我们是大胆的小老鼠,我们齐心协力,猫咪来了也不怕,现在是我们的乐园,哈哈哈……”忽然,它们看见橱柜的下面有一块大奶酪,就“吱吱吱”兴奋地说:“好香甜的奶酪。”只见所有的老鼠都跑过来,它们迅速地把奶酪分成许多小块,陆续地运到洞里。就在这时,咪咪回来了,看到这个现象,气得扑了上来。老鼠们的动作更快,急速地钻进了鼠洞里。回到洞里,鼠兵鼠将们个个都快魂飞魄散了。房间里只留下了在叹…  相似文献   

16.
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自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不能“创造”和“消灭”的。那么,能不能因此断言:人们在规律面前只能消极地顺应,被动地服从?不能!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写到:“已经证明,社会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社会认识了经济规律以后,依靠它们,就能限制它们发生作用的范围,利用它们以利于社会,并‘驾驭’它们”。斯大林这段话告诉我们,人们在规律面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到处都是黑黑的,我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四周一片寂静。突然,一阵嘈杂声打破了宁静,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一群奇形怪状的家伙,它们高声唱着:“我们是SARS,我们是SARS……”凡是它们经过的地方,人们纷纷痛苦地倒下。  相似文献   

18.
池塘里住着一群青蛙,它们当中有大有小,大的爱护小的,小的尊敬大的,和睦极了。青蛙们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安宁的生活。可是自从几户人家住进这里以后,青蛙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它们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天,“村长”召集蛙民来开会。会议开始,“村长”语重心长地说:“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是要大家共同探讨有关我们的生存问题。现在田间害虫非常多,我们该不该去帮助人类捕捉害虫呢?”这时心直口快的小青蛙心有余悸地说:“如果我们去田里捉害虫被人类抓住了怎么办?”一只身强力壮的青蛙接过话有些激动地说:“人类不拿我们放在眼里,还…  相似文献   

19.
这是去年春天的事。那天下班接小女时,拗不过她,在幼儿园门口,买了两只小鸭。我们满怀期待地将它们带回家并约定:如果养活了,“五一”看望老婆婆时,带给她饲养。“养大了,它们就会变成白天鹅。”小女憧憬着。  相似文献   

20.
[月楼絮语]天空偶尔传来麻雀唧唧喳喳的欢叫声,它们在属于它们的天空中尽情地飞翔。看!它们一会儿停栖在枝头和同伴说着悄悄话,一会儿俯身直下, 用它那小巧的尖尖嘴毫不犹豫地叼起正贪婪地享受树叶美餐的毛毛虫,一会儿又会轻轻地飞到你的脚边, “笃笃笃”大胆地踱起它特有的小方步……一副多么美妙和谐的“人鸟共处图”呀!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曾几何时,人们大量地捕捉猎杀鸟类,连平时经常见到的麻雀也在逐渐减少,好多的鸟类濒临灭绝的危险。“保护环境,爱护鸟类”,已逐渐让人们达成了共识。“爱鸟”是我们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孩子也一样。但是,孩子年龄小,说教的方式显然不是最可取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我们的教育应在生活的环境中自然地进行,这才是我们要的“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来自生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