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体育》2002,(10)
蔡振华(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 他是一个好的运动员,但我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好教练,而且要比我干得好!黄飚(中国乒乓球队领队): 刘国梁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对中国乒乓球事业的贡献很大。他热爱乒乓球,  相似文献   

2.
<正>乒乓球课是笔者所在学校体育学科开设的特色课之一,我有幸担任一年级的乒乓球特色课教学。我用心去教学,让学生们快乐地学打乒乓球、开心地练习乒乓球、从小爱好乒乓球;我用心去教学,快乐着一年级孩子们的文明有礼、常规形成;快乐着学生们对乒乓球学习的极大兴趣、对乒乓球练习的认真专注;快乐着学生们对乒乓球球性的逐步熟练、对发球接发球的点点进步……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1997,(1)
刘国梁学打乒乓球时只有5岁多一点儿.他之所以这么小就干上了这件事,是我这个当爸爸的替他做的安排.打从年轻时候起,我就酷爱乒乓球,后来一直是体校乒乓球教练,因此我的最大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优秀乒乓人才.  相似文献   

4.
我在学生时代是一名排球运动员,成家后因为送儿子到桂林市体校学打乒乓球,才逐渐爱上这项运动。此后,我从订阅的《乒乓世界》杂志以及购买的各种乒乓球规则书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桂林市乒乓球比赛,当时桂林的国家级裁判经文秋老师成为了我裁判路上的启蒙老师,他从临场裁判到抽签编排等各项环节都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传授,让我正式走进了乒乓球裁判员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逢伟 《乒乓世界》2001,(7):42-43
1982年至1985年在市少年宫训练的三年,是孔令辉从懵懵懂懂到真正懂得打乒乓球是怎么回事的三年,是他练基本功练得最苦的三年,也是为他后来成为真正的乒乓球人才奠定深厚基础的三年。那三年里,他吃的苦可真不少。  相似文献   

6.
在孔祥智眼中,乒乓球是一个白色的皮壳,但在他儿子眼中,乒乓球是一个散发着诱人光彩的精灵,他小小的脑袋上立起几小绺头发,眼睛随着这个小精灵的左蹦右跳滚动,让他的头皮有点儿痒,但他真舍不得抬起左手或右手去拢一拢头发——因为那会让他的双眼离开紧紧盯了两个半钟头的乒乓球,他的小身体木成一座小钟,脑袋像个倒挂的摆,摆来摆去,摆去摆来。 那时,他差几天就是三周岁,17年后的这一天,他成了全世界乒乓球打得最好的人。  相似文献   

7.
1.培养兴趣,熟悉球性孔令辉从3岁起,对乒乓球开始有了兴趣.因为与乒乓球队的队员很熟,所以他有时从省体校托儿所偷偷跑到乒乓馆看练习,星期日也经常在场地看训练,对乒乓球的兴趣日渐浓厚,有时会坐上一个多小时不动,看队员们练习.这对一个3岁幼儿实属不易.说来也怪,大概是长时间直观教育的结果,孔令辉从6岁开始上台练习就能连续击球,并且能直接将球发过球台.为了让他熟悉球性,我在家里吊起了乒乓球,让他每天做2000次以上的徒手动作,促进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体委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一个明亮温暖的隔间里,我见到了上任不久的张燮林同志,前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现任乒乓球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燮林衣着整洁,他的办公室布置得同样干净整齐,桌边放一盆常绿植物,显得生机勃勃。早在拜访之间,我就精心准备了不少有关张燮林同志个人教练生涯回顾的问题,蛮以为他会有问必答,让我从容记来。谁料到,连珠炮似地问完,他却笑而不答,连说中国乒乓界有个传统,就是少宣传个人,多宣传集体。 在张燮林的一再坚持下,我只好提下一个问题,他就任管理中心副主任后都在忙些什么,以及他在新的一年中有何打算。没想到,我话  相似文献   

9.
我对乒乓球的热爱从上小学一直持续到今天。有人说,人要是一生都可以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那他就是幸福的。如此说来,我也算是个幸福的人了,因为我最钟爱的乒乓球时刻陪伴着我,除了让我体味到一挥手间的惬意与潇洒外,更让我懂得了做人和打球一样,要得意时泰然,失意时坦然。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体育课开设选项教学以来,我这个年近六旬的"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大家照顾我,让我带乒乓球专项班,我也自认为自己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被学生给难住了。  相似文献   

11.
笑纳英才     
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几位金牌得主的某些经历引起了我的兴趣。王旭,先练柔道,后练摔跤,其间两度不辞而别集训队:唐功红,由练投掷改练举重,也因苦和累而擅自跑回家:马琳,练了几天乒乓球就不干了,杨沈利教练“三顾茅庐”,让他回到了台边;  相似文献   

12.
孟德忠 《乒乓世界》2014,(1):131-131
我是铁杆的乒乓球迷,今年已经68岁了。第一次接触乒乓球,还是在5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体育老师给我们上了几节乒乓球课后,我和许多同学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当时打球的条件十分艰苦,我的第一个球拍是用一块三合板自制的,它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开心的日子。之后,大姐从北京给我买了一对木板球拍,这让我兴奋得几天都睡不着觉。日子一天天地过,我对乒乓球更加痴迷。尤其是在26届世乒赛国家队夺取金牌后,举国上下掀起了全民乒乓热。  相似文献   

13.
甜蜜的回忆     
我从小喜欢体育,尤其喜欢打乒乓球。上中学时,我所在的石景山中学是个乒乓球活动非常普及的学校。在校几年,我也打下了一些基础。上山下乡以后,除了放马干仅活外,几乎没有什么体育活动。在全体知骨的强烈要东下,生产队腾出一间房子,用木板n了一个乒乓球自于供人寥?..  相似文献   

14.
冬季的严寒令人心生抗拒.内心企盼着春天的到来。欧洲乒乓球俱乐部的豪门——比利时的皇家沙勒洛瓦队,此刻正饱受着一号球员——白俄罗斯名将萨姆索诺夫即将离队的煎熬。这位世界乒坛的超级球星.欧洲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好好先生.场上颇具大将风度场下待人彬彬有礼。作为一个如此优秀的球员.他的转会让比利时的乒乓球爱好者无不感到惋惜。短短的几句话,也许勾起了大家想进一步了解老萨的兴趣。让我就从个人观点下笔谈一下我眼中的老萨吧。  相似文献   

15.
赵俊峰 《乒乓世界》2007,(10):I0016-I0016
杨少锐,深圳龙岗区横岗六约村的糖果商人.乒乓球爱好者。十五年前,为了提高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竞技性。更好地让乒乓球运动为大众所接受.他开始悉心致力干乒乓球台的改革,独自研制出长3米66。宽1米60的乒乓球大台。经过反复实践.初步得出成功的结论。赢得了很多乒乓爱好者、专业人士的赞许和认可。2007年4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杨光锐新型乒乓球台专利。专利号为:ZL2006200136318。[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很朴素的文章,读后却让我很感动,因为我读出了老人对乒乓球浸润一生的深情。乒乓球因此也带给老人意想不到的快乐。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体会运动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17.
体育系的学生大多来自中学,乒乓球技术基础较差。乒乓球课不但应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基本技术,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乒乓球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探索新的教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获得能力。  相似文献   

18.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19.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 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20.
夏娃 《乒乓世界》2012,(11):149-151
10月20日、21日,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本刊总编辑徐寅生应邀参加了衢州市乒协成立12周年系列活动。虽然在衢州仅仅停留了不到24小时,当地浓厚的乒乓氛围让他感慨良多,“退休之后经常到各地走走,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乒乓球这个项目更广泛的意义,是可以为全民健身做贡献,群众性乒乓球运动大有可为,衢州乒协就是一个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