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8,(11):30
从5月29日起,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一套全新的“新闻阅读大餐”——桌面报纸。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被现代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读报纸、读书、欣赏音乐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兴起,纸质报纸开始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布在线版;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报纸又开始在基于浏览器阅读的在线版之外,研发各种报纸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启了"直达式"阅读电子报的潮流。消费者对于这些不同形态的报纸究竟各有怎样的体验和评价?他们对于其新闻及广告内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6,(10):17-17
喻国明教授曾撰文讲:所谓“厚报”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不是关于报纸篇幅唯一决定的数量称谓,而是相对于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可以阅读的报纸篇幅数的一个概念。报纸所提供的内容篇幅超过了人们在有限阅读时间内可以有效阅读的篇幅数,就被人们称之为“厚报”,反之,则为“薄报”  相似文献   

5.
浅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其中找到了直截了当的快乐,时间在这种快乐中轻松易逝。报纸这一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浅阅读表现出消费文化的一些突出特征:快餐式、随意性、享乐化、碎片化。报纸如何把握住浅阅读时代读者的口味,使报纸让读者乐于接受?首先,应当注重报纸形式设计,强化报纸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内容上应研究读者口味,提供精彩的"碎片"。一份成功的报纸还应该做海量信息的导引者,并且有意识地加入深阅读元素,逐步完善报纸结构。  相似文献   

6.
王磊  于傲鹏 《出版广角》2015,(3):110-112
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不断冲击着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就连媒体的新闻采编方式也逐步向网络化、便捷化、可移动性方面迅速靠拢,传媒产业的变化为受众和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作为接受和获取信息最为敏锐的大学生群体,他们阅读习惯的变化无疑代表了大众群体阅读习惯改变的新趋势,因此对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如何向新媒体发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无线化,电脑终端微小化和手机技术的提升,报纸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权威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表明,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改变,新媒体吞食传统媒体的读者和广告份额的速度令人吃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并做出积极应对。因为在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编辑和出版商》报道,一份来自英国机构的最新调查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英国全国性报纸读者表示,他们更喜欢阅读印刷版报纸,而不是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进行阅读。这个调查结果主要用于研究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和对时事的兴趣。
  纵观全国性报纸,读者对印刷版报纸的偏爱明显存在,但有很多人会在典型的一周里通过多种方式阅读全国性报纸。总的来说,在偏好阅读印刷版报纸的读者中,有17%表示他们也会在网上阅读。相比较而言,在喜欢通过移动设备阅读全国性报纸的读者中,有38%表示他们也会阅读印刷版报纸--还有31%的读者表示,他们也会通过电脑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逐渐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阅读,向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等数字阅读方式转变。人们在电脑上看电子书,手持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地铁、公交车上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数字阅读以其存储海量、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然而,数字阅读真的能够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阅读吗?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04,(1):75-75
作为独立企业咨询顾问,切克.海斯每天的功课之一就是关心时事新闻。然而,他订的五种必读报纸没有一份是传统纸质版,而是眼下最时兴的出版样式——电子版。每天他只需将电子版报纸下载到电脑硬盘上就可以了,电子版与纸质报纸内容完全相同。众所周知,电子版的好处在于可以在瞬间将报纸的所有内容下载到硬盘,每月费用绝对低于邮订价格,如电子版华盛顿邮报每月售价是9.95美元,每年订价是120美元,而纸质版每年订价是180美元。现代读者希望随时随地及时获取最新资讯,对此电子版报纸和合适。海斯表示,这是个阅读习惯问题。我喜欢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浏…  相似文献   

11.
如今,报业蓬勃发展,报纸种类繁多,读者的阅读亦是有选择的,因而作为与受众息息相关的纸媒,就要用报纸特有的视觉元素,合理安排报纸版面,以实现信息最有效地传播表达,满足读者视觉需求、阅读需求。笔者探讨了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通过版面设计这一视觉表达方式,达到吸引阅读,引导阅读,方便阅读。  相似文献   

12.
孤云 《新闻窗》2006,(6):91-91
11月21日,第七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支化圆桌会议在深圳开幕,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报纸阅读文化主题峰会。书评与阅读以及媒体的关系。国内读书版的现状与趋向,想必会成为会议重要议题。本次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旨在唤醒各界对报纸阅读文化的关注,充分发挥媒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文化方面的作用。(2006年11月21日《晶报》)  相似文献   

13.
田艺霏  张彤 《今传媒》2014,(4):52-53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终端的广泛普及,网络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便利等优势,成为了人们阅读新闻的新宠,新闻不再局限在报纸、电视、收音机等传统载体上,网络新闻应运而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网络新闻存在的失实问题,需要我们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法国互联网公司Miratech的一项新研究对比了报纸读者和iPad读者的阅读模式。通过眼球跟踪技术,研究得出结论:由于种种原因,与iPad读者相比,报纸读者能够记住更多阅读信息。该项研究也并非没有缺陷:如没有给出样本数量,无法确定非英语报纸的文化影响等。不过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有趣信息,即:iPad读者和报纸读者的阅读时间相差无几,在iPad上的用时是1分13秒,而在传统报纸上则是1分11秒。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终端的广泛普及,网络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便利等优势,成为了人们阅读新闻的新宠,新闻不再局限在报纸、电视、收音机等传统载体上,网络新闻应运而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网络新闻存在的失实问题,需要我们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郎毅 《新闻实践》2012,(4):62-63
如今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电视、网络、手机浏览正在取代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报纸,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类报纸还有生存的价值吗?悲观论者认为,科技类报纸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还有种观点认为,科技类报纸只须锁住“深阅读”读者,把报道做深做透就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今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电视、网络、手机浏览正在取代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报纸,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类报纸还有生存的价值吗?悲观论者认为,科技类报纸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还有种观点认为,科技类报纸只须锁住“深阅读”读者,把报道做深做透就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平板电脑与电子纸书作为电子阅读器的优缺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军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11-113
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平板电脑与电子纸书作为电子阅读工具的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平板电脑虽然有许多的优势,作为电子阅读工具,电子纸书相对于平板电脑同样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我们认为,平板电脑并不能完全取代电子纸书成为唯一的电子阅读工具。  相似文献   

19.
由网络兴起的崇尚简单浏览式阅读方式的“浅阅读时代”已悄然来临。报纸等纸质媒体想要在“浅阅读时代”赢得生存空间就必须重视版面设计.本文通过简析原因,陈述报纸版面设计考量,展望“浅阅读时代”的报纸版面设计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人们开始趋向于通过网络来阅读新闻,大有取代传统报纸新闻的趋势。建立在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这种趋势,总结当前人们对特定属性网络新闻的阅读倾向及其与报纸新闻为主时期阅读习惯与倾向的不同,进而去探讨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变量对于阅读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