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充分发挥课本上的听说训练作用的同时,要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在保证教材规定训练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特点的表达需要,进行多种类型作文的训练。通过多样化、多渠道、多类型的训练,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在表达中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2.
现在不少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总觉得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篇章。写人,则千人一面;状物,则万物一色;抒情,则虚假空洞;说理,则拾人牙慧。缺乏创新已成为中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以为——一、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在充分发挥课本听说训练作用的同时,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教师的作文指导要有创新思想。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戈特费里德·海纳特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作为语文老师,就要耐得住时间的打磨,发现并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  相似文献   

3.
作文历来都是中学生头痛的事情。从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来探讨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学生该如何进行作文训练,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从而喜欢上写作,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精心组织材料,竭力创设情境,严密调控训练过程,还有教师总结了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三段式作文模式,虽然学生照此写出的作文比较规范,但千篇一面,缺少灵性和个性。这样的作文忽视了不同学生言语发展的不平衡和语言表达方式的独特个性,与课程改革目的不符,这就给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要张扬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5.
一、在想象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个性 想象是张扬学生个性的翅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安排了不少的想象作文训练,有的是专门的作文训练,有的是课后练笔。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安排,科学、认真地组织习作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6.
王定军 《教师》2012,(13):74-75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都是按"教师命题—教师定内容—教师指导作文—教师改作文—教师评作文"这种单一的模式进行,这种训练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个性能力,作文教学显得呆板、单调,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生动、缺乏广度。针对这些弊端,改革作文训练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文在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涵养品质,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传统作文教学重视作文功利性,因而陷入僵化的模式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使学生形成了害怕作文的心理倾向,以至失去对写好作文的信心。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尤其是认识到"作文是学生个性发展及创新意识的活动"的重要性,即重视学生个性,让学生有话可写、有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教学是启发、联想、领悟、写作相统一的过程。创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融会贯通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一般有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四个环节,这里仅从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两个环节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作文训练方式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要恰当地选择作文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命题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命题时应有所突破,必要时在时空上给学生留下"空白",把学生思维引向无限。全命题作文要"心理学化"。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9.
马芊 《考试周刊》2009,(47):67-68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作文个性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用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素材;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走个性化之路,充分张扬个性,写出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禁锢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文章阐述了如何打破传统的作文指导模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新思维训练,开拓作文教学思路,从逆向思维训练和发散思维训练两个方面培养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异想",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封闭、固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弱化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个性感受,窒息学生的写作欲望,造成学生作文出现“假、大、空”等问题。语文教师必须延伸视野,拓展空间,从整体上优化教学流程,构建自主、开放作文的教学方式,促进有效的作文教学,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在生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的无序性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作文教学要向要求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表现主观情意、认识水平和个性色彩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长期以来,教师习惯在课堂上运用灌输式给学生单向信息传递写作知识概念,而忽视探究作文教学向思维训练过程,导致学生作文出现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语言干巴、内容枯燥,作文教学处于沉闷的状态,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4.
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在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进入美好的作文天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动在纸上快活地流淌,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扬。那么如何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众多作文思路狭窄、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其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力求"稳妥",作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我们不妨努力解除束缚学生手脚的镣铐,用以下做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动机。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的作文语言平淡,缺乏个性,味同嚼蜡。如何指导学生丰富自己的作文语言,就成了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寻写作的方法,做到读写结合,善于从美文的学习中积累作文语言,从而使学生作文语言鲜活丰润起来。这是写作训练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作文教学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起着奠基的作用,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进行教学,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缺少个性。要提高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效益,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把作文讲评改变为自我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乡土作文以乡土生活为依托,在作文训练中淡化模式,撤除限制思维的一切藩篱,给学生以广阔的自由写作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彰显作文的个性特点,绽放出个性的异彩。教师应该精心指导学生写好乡土作文,从而更好的挖掘学生写作潜能。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实现作文教学的四个转变:教学应从重教材向重能力转变。命题从教师中心型向学生中心型迁移,指导从作文前向作文后延伸,批改从教师“独唱”向师生“合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实现作文教学的四个转变:教学应从重教材向重能力转变,命题从教师中心型向学生中心型迁移,指导从作文前向作文后延伸,批改从教师"独唱"向师生"合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