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研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学评价模型,结合模拟案例,对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各地区可以找到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优势和不足,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剖析了内蒙古在推动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区情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是重庆市着手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社会保障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分析了重庆市社会保障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情况,借助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CSS),反映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发现重庆市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人口老龄化,最后提出科学预测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影响,推进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发展老年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分依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应摈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民有无土地两序列养老路径及养老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养老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会养老方式的重要补充.在人口流动和水土资源变化等情况下,农民分化成“有土地”和“无土地”两个序列.“无土地”农民比“有土地”农民少获得一道源自土地经营收益的养老安全网,并导致农民养老水平的差异化.为了解决农民养老两序列分化中出现的异质化问题,文章提出“以农民养老适度水平”为主线,构建两序列养老差异化组合模型,通过对不同类型农民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实现“有土地”和“无土地”农民养老水平同质化发展的目标.同时为确保农民养老水平向适度区间发展,还需要加快推进“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建立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和土地流转租赁机制等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兰 《软科学》2001,15(3):32-34
本文从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现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着手,探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汉油田某区块的水平井的生产动态数据和相关资料为基础,用产能公式法、数值模拟法反考虑技术经济条件法去确定该水平井水平段的最优长度,通过分析,给出了这三种方法优化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以及谊区块水平井合理水平段长度。  相似文献   

8.
姜欣 《软科学》2012,26(5):41-44
在费尔德斯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理论,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和全社会效用最大化这两个角度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优社会保障支出模型。根据模型求解出最优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公式,以我国1990~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我国最优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为29.8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处在较低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实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新型农合作医院、农村基本养老医疗和农村低保医疗三部分.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相比出入较大.  相似文献   

10.
陈美球  彭云飞  周丙娟 《资源科学》2008,30(10):1491-1496
耕地流转是协调我国耕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江西省16县(区)21村952户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就当前条件、假设产权明晰、假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三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农户的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农户对耕地的依恋程度的分析,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现实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对耕地的“依恋”心态在总体上比较强,但随意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恋土”心态会不断弱化,能推动耕地的流转,并在流转方式的彻底性上也不断加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促进耕地的流转;产权明晰并不能促进耕地流转的彻底性,反而会增强农户对耕地的长期拥有意愿,表明耕地在农户心目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不是经济功能,而是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应通过推动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向资本功能的转变,来推动我国耕地流转。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开远两地农村的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新农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缴费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关键环节.笔者运用柯布-道哥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各缴费主体应承担的适度缴费比例以及2008年到2030年间财政收入状况.通过分析知,个人缴费率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个人缴费率还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但企业缴费率超出了能够承受的缴费水平.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中的工作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全胜 《情报科学》2006,24(10):1473-1476,1500
工作秘密就是各级国家机关在其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对外公开的事项,工作秘密范围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导致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限不清,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就必须对我国的工作秘密进行严格界定与限制。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电子商务采纳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连刚 《软科学》2009,23(12):130-136
选取中国13个行业中的1208家上市公司,就企业电子商务采纳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企业电子商务采纳水平划分为电子交易、信息与服务、安全与隐私和交流与互动4个层次。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电子商务采纳水平整体较低,并且行业间电子商务发展存在显著性差异:企业的信息与服务能力比较强,其次是交流与互动能力,而安全与隐私能力和电子交易能力较弱,电子交易和安全隐私两个方面的低得分是造成整体电子商务采纳水平得分低的核心原因;金融保险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而像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行业应用水平相当低,有待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measures the social information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with statisti-cal data. It results in the indexes of social information in these 4 citi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 level in these cities are also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历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教育投入、在校人数、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数据,拟采用MATLAB计算模拟,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预测未来中国教育规模的变化趋势,以期对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贾亚娟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20,42(12):2370-2381
农户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主体,其分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基于农户分类行为的微观数据,本文结合“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因素,分析生活垃圾污染感知、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的影响机理,并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陕西农村13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个体层面”的生活垃圾污染感知对农户分类水平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农户对生活垃圾在生态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身心健康方面产生的污染及影响感知越强,其生活垃圾分类水平越高;②“集体层面”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制度信任、社会参与及社会规范显著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但人际信任对其分类水平并无显著影响,说明社会交往频率较高、制度信任度较高、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公共事宜以及认为村庄垃圾治理较好的农户,其分类水平较高;③女性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相较于男性更高一些,低收入家庭相对于高收入家庭的分类水平更高。因此,要实现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不仅要强化农户污染感知,而且需要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网络沟通以及信息共享加强农户交往频率、提高农户的制度信任度以及公共事务参与度、强化社区约束机制,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