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从史馆制度看唐代档案文献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阐述史馆和史馆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分析唐代史馆的组织、功能及性质入手。探讨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原因。并指出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阐述史馆和史馆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分析唐代史馆的组织、功能及性质入手,探讨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原因,并指出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制度建设、类型创新、思想理论的总结、经世致用精神以及私家档案文献编纂的兴起等方面对唐代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成就及其时代特征做了概要性的论述。本文认为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在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宋代乃至元明清各朝档案文献编纂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集大成者.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是章学诚系统、成熟、完整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社会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馆服务受众由小众向大众转型,当代的档案文献编纂、编研成果必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档案文献的编纂过程中,有关政典法令的汇编是从唐朝开始。唐朝的《唐律疏仪》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法律文集,《唐六典》也收入了许多唐代诏令。宋朝法典档案文献的编纂主要有《宋刑统》、"编敕"、"条法事类"。《元典章》、《通制条格》是元朝政府的档案文献和案例的汇编。《明会典》是根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代相因不断发展,规模巨大成果繁富。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则渊源于档案文献编纂的实践。有史可考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的兴起和发展,给档案实践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式。档案文献编纂因其固定的工作环节在大数据的适应上有所滞后,通过辨析大数据和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关系,以及对大数据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现状的探析,探讨大数据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借助大数据实现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过程优化,以及编纂成果多样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真分析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着重分析研究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发展的社会文化渊源:道德本位价值观、忠君顺上价值观、祖先崇拜价值观,并探讨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是整个编纂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档案文献与社会沟通的桥梁。集成管理平台的构建能够将传统档案信息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集中并构建优势互补的集成化服务体系,拓宽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的方式与路径,提升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率,促进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文章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分析档案文献编纂成果集成管理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真分析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着重分析研究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发展的社会文化渊源:道德本位价值观、忠君顺上价值观、祖先崇拜价值观,并探讨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于4月14日至2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档案文献编纂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对档案馆文献编纂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行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丰富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理论,推动档案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开展,提高档案文献编纂的质量和档案文献编纂人员的素质。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扬州市档案局和档案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新变化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互联网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带来的有利影响,以此进一步推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网络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最终目的。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可选择的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用户的利用意识日益提高,媒介传播力进一步扩展,促使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高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率。对此,需要创新形式、优化编纂内容,深入用户、开展分众传播,积极宣传、发挥成果价值,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期望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以提高用户积极性和满意度,优化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孔子潜心整理修订儒家经典——"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整理编纂活动,为人们研究我国上古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孔子在其编纂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一系列编纂原则和方法,不仅对我们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和档案编纂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体例的发展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息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编纂工作与社会发展联系愈加紧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了诸多可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主体、对象、编纂成果的传播方式和用户都在发生着变化。数字时代如何做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并提供有价值、用户满意度高的成果和满足用户多层次利用需求,已成为当前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质量的影响因素、编纂成果传播、用户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满意度以及编纂人员胜任力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通过理论研究推进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档案文献编纂具有社会记忆构建的重要功能,数字技术使档案文献编纂可以构建更为立体、多维、生动和深入细节的社会记忆图景,因此对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探索,将能更有利于发挥其连接古今、增强文化自信、服务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现代信息与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档案载体形式、档案工作状况、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及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等领域均出现了若干新现象、新事物。这其中一部分与传统档案及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如纸质档案及印刷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一部分是新技术运用于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如办公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及web2.0技术的运用;还有一部分是传统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与其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以及档案管理领域的深入拓展,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如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改变了档案文献资源的存在形态,改进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技术方法,进而影响着档案文献编纂形态及编纂理念的转变。面对新形势,传统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必须做出适时调整,更好、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曹喜琛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为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学术思想更是档案学界的宝贵财富。本文从他深度发掘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完善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反恩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经验教训、推广档案文献编纂学专业知识、划分新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阶段五个方面总结曹喜琛在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的贡献,谨以缅怀曹老先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焦循的生平入手,先对其档案文献编纂成就进行总结,然后对焦循在对档案文献进行编纂的过程中采用的"以文传事"等编纂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