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缉之的《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令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东阳记》佚文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今人纬毅等辑本之外,尚有《东阳记》佚文数条失辑,当予补辑。  相似文献   

2.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本文经考证提出:《东阳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今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笔者又在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补辑得《东阳记》佚文数条。并在此基础上,对《东阳记》佚文价值的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东阳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今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尚有《东阳记》佚文数条失辑,当予补辑。  相似文献   

4.
郑缉之《永嘉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本文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永嘉(今温州)、东阳(今金华)二郡的经历。其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虽原书久佚,但其佚文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还对《永嘉记》现有辑本的佚文归属,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熹平石经(即汉石经)有关史料作出考证,辑考出王念孙佚文《跋孙承泽本汉石经残字》及江藩佚文《跋文选楼汉石经残字》;并指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将宋代重刻汉石经的胡元质误作胡宗愈,对其致误之由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佰三一二六卷末写有《冥报记》三字,在这一写本中记有十五个故事。《冥报记》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是唐临撰,撰者未著明年代,凡二卷,宋代以后原书已失,王重民先生根据《冥报记》清末辑本,对敦煌写本中十五个故事作了简略考据,得出下列结论说:“清末杨宁敬访书东国,得古抄本三卷;又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所引,辑其佚文,厘为十卷(冥报记),以符籐原佐世《见在书目》所载原帙之旧,具详《日本访书志》中。  相似文献   

7.
《东观汉记》是东汉刘珍、边韶、蔡邕等相继撰成的纪传体东汉史,在范晔《后汉书》问世以前,世人将此书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甚为推重。此书原有143卷,唐代已佚十余篇,传至元代已没有完篇。清康熙时,姚之驷从旧史注文及类书中搜集一部分佚文,辑为《东观汉记》8卷。乾隆时,纂修《四库全书》的馆臣又增收了姚辑本失收的大部分佚文,汇为聚珍本24卷。1987年3月,中  相似文献   

8.
重编说郛本、集纬本是《礼纬》的两个早期辑本,对后世辑本影响较大,但这两个辑本都存在较严重的误辑现象,佚文错误也多为后世辑本所因袭。通过对重编说郛本佚文之误9处、集纬本篇目之误1处和佚文之误14处的辨析,基本廓清了这些文献的本来面目,对今后的《礼纬》重辑和研究都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宋刘黻《蒙川遗稿》有三个版本:四卷本两种,即四库全书本和孙诒让校勘本;十卷本一种,即南京图书馆藏的清丁丙跋明抄本。本文考证《蒙川遗稿》的主要内容、三种本子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优劣,同时在方志中辑得佚文《云门福地记》一篇。  相似文献   

10.
道光《徽州府志》征引了大量文献,其中有不少志书。这些志书中有一些原书已经亡佚,有的虽有辑本却已不完整。道光《徽州府志》注明了资料出处,因而成为辑佚这些旧志的资料来源。道光《徽州府志》总共辑出16部志书的40条佚文,其中包括6部总志的24条佚文,5部府志的8条佚文,以及5部不知归属之志的8条佚文。  相似文献   

11.
郑缉之《永嘉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之一。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永嘉(今温州)、东阳(今金华)二郡的经历,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侠。虽郑缉之《永嘉记》久侠,但其侠文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瑗著述有名春秋论者,向未见近世论者称说。杜谔《春秋会义》所引胡氏曰二十二条、胡氏论曰四条,皆系胡瑗《春秋论》佚说。此外,《黄氏日抄》、《春秋阙疑》、《春秋胡传附录纂疏》等书中亦存不少胡瑗佚说,综辑凡得八十二条。胡瑗佚说中有一些与孙复《春秋尊王发微》不仅旨意相同、而且连文辞都相近甚至完全相同,如出一人之手,这与胡、孙二人早期同学十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胡、孙二人都受到啖赵学派舍传求经新学风的深刻影响。在具体经说上,胡、孙二人也存在广泛的一致性。不过,在褒贬问题上胡瑗远较孙复平允实在,没有孙复那样强烈的有贬无褒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公鼐为明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据载其著述颇丰,而现只见《问次斋稿》《续稿》《西游稿》共四十三卷,散佚严重。笔者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发现佚文三篇,其中《池阳来先生自愉堂稿序》《大司成即墨砺斋周先生集叙》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的两篇序文,《新建石桥碑记》为《续修东阿县志》艺文中的一篇,可稍补研究之遗缺。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是近代著名外交家、学者和诗人。其百年忌辰将届,而其全集至今未能问世,颇令人遗憾。今整理解析其佚作数篇,聊补阙如,以引起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5.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个体适应新环境新工作的能力和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失地农民的特点显示出他们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缺乏,这对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就业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职业教育应采取一定的举措来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云内人孟攀鳞是金元之际政坛与文坛的重要人物。《全辽金文》对其传记甚略,且仅收文一篇。作者结合现有资料对孟攀鳞生平、交游详加考证与补充。同时又发现其佚文数篇,现抄列、标点出来,期与学者共享。  相似文献   

17.
《何其芳全集》之外,有佚诗《梦歌》和《招》,佚文《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和《曾经是地主的农民》。这些散佚诗文,对全面评价何其芳的文学创作活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