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如其文”,出自《东坡集·答张文潜书》。当苏轼读了张文潜的文稿后,便给张写信,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好,和他兄弟苏辙的文章很相像。接着写道:“子由(苏辙字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由此观之,苏东坡用“文如其人”,只是讲苏辙的文章深沉恬静不易为人赏识与他的不愿人知的性格相符而已,并没  相似文献   

2.
赵孟頫的知名,得之于他的书法艺术。元代以后,倘谈书法者,无不论及他,那名气,在唐宋之后,是颇大的。观赵氏的字,秀而雅,其内在学识,可知一二。历代文人,凡在一领域有所建树者,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恐怕都通一点。这是中国文化神秘的地方,凡精神界之现象,大多相通相近。赵孟頫也不例外。他其实很有才华,能诗能文,能琴能画。《元史·赵孟頫传》说他多才多艺,其成就“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他在音乐上造诣非凡,写有《琴原》、《乐原》,史称“得律吕不传之妙”。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他在书画上取得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嘉祐年间,是北宋“人文极盛”的年代。当时的文坛上,有眉山苏氏父子三人,诗文唱和,名动京师,是为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为之惊,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宋代文风颇盛,父子兄弟能文者甚多,然似三苏父子这般,皆堪称一代文豪,齐列名唐宋八大家者,却无人能及。 《三苏全书》的出版,是我国文史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该书是文史学界对“三苏”的文学类(书中列为集部)和非文学类(书中列为经部、史部、子部)所有著述的第一次集中整理,填补了我国该项出版领域的空白。此书不仅对于整理保存“三苏”父子的  相似文献   

4.
振铎先生对中国古文学的造诣和文物知识的渊博素为人知,此外他于重印古籍设计的精细工夫也独有一番创造的心思。《西谛书话》中有“谈印书”一文,专门说了不少对重印古籍独有的见解。不过倘不经过和他亲自交往,他的那种处事方法之严谨与精到的工力就不会有深切的印象。1953年世界文  相似文献   

5.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其诗文并茂,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他的父亲苏淘和弟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敌文家。《黠鼠赋》是苏东坡少年(十一、二岁)之作。它虽名目“赋”,实际上是一篇绝妙的小品文。全文计二百八十七字,写得生动活  相似文献   

6.
明清揭帖考     
一、揭帖的由来与发展很多人认为揭帖是“明制,内阁直达皇帝的一种机密文件。其后使用渐广,凡公开的私人启事也称揭帖,其不具名而有揭发性质者称为匿名揭帖。”但实际上,“揭帖”作为一般文书名称使用的渊源很早,并不是明代以后由机密文件转化而来的。揭帖自宋代就已经出现,宋代文豪苏辙在《栾城集》中就曾经三次提到“揭帖”,这应该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揭帖”一词,苏辙提到“诸侯收到助役钱——候岁终除支外,尚有宽剩余钱数,令封桩房置簿,候诸侯申到数目揭帖”,“若欲岁知其数,宜令提刑可申上户部右曹置簿揭帖”,“坊场钱…  相似文献   

7.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翻读着学洲老友的作品集,我脑子里不断闪现出华罗庚先生写的这两句诗。林林总总、洋洋洒洒的四十多万字《无涯集》,有力地印证着李学洲的足迹,无声地诉说着李学洲的分量。《无涯集》共分“新闻”、“言论”和“文艺”三大部类。学洲的写作入门是从写新闻报道开始的。先是消息,继而是通讯,最后是调查报告。这一部分文章,很能反映他的工作经历和写作过程。由生疏到熟稔,由浅显到深刻,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一般感悟到深思熟虑。其中当然不乏“应景”之作和“奉命”之作,但他的“应景”却并不…  相似文献   

8.
我很喜欢读名记者彭子冈的作品,她的文字往往犀和、凝重,具有文采,至今她的“神笔、慧眼、学识”还是我练习写作的追求境地。多年来已不见她那种风格的文字再世了。最近首都女记者协会举办“子冈报告会”,会上子冈之子戏剧专家徐城北的发言又承继了其母亲的风格,给人以凝重、深沉之感,读了很受启发。请看1月19日人民日报消息中引用的两段话:(1)“我母亲的职业固然是记者,但她的目标是做一个完全的人,无论是深处逆境还是载誉之时,她作为人的本性始终未改。在她为文与为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公案:《论语·公冶长》载孔子对宁武子之评语云:"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案: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谥号武。)今用:"知"者,为智巧之士所欲为;"愚"者,为智巧之士所不欲  相似文献   

10.
苏辙晚年“卜居嵩、颍间”,自号“颍滨”,在这里,完成了彪炳文学史册的《栾城后集》、《栾城三集》的编纂.现就苏辙寓居颍川的缘起、苏辙寓居颍川何处、苏辙颍川寓居的格局和功能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1苏辙寓居颍川的缘起 嘉祐元年(1056年),48岁的苏洵携轼、辙二子在京城汴梁应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一句话,叫“文如其人”,西方理论家的说法是,“风格即是人本身”。意思都一样,强调的是人品与作品的统一。确实,道德与文章、做人与作文常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文章、作品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道德与文章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占人说:“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作者高风亮节,他写出的文章就像雪似的洁白;如果作者不努力陶冶和培养自己的品德,他写出的作品就不会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只能是雕虫小技罢了。“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道是文章的骨骼…  相似文献   

12.
《上枢密韩太尉书》系宋代古文大家苏辙所写。他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执著追求,对当时的名臣望相韩琦的仰慕,在信中阐述了自己“文章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基本观点,表达了求见韩琦并得到指教的热切愿望。 “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中国相当于国教的儒家学说所提倡追求的人生理想。苏辙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耳提面命,耳濡目  相似文献   

13.
李成晴 《档案学研究》2019,33(1):126-131
苏轼的制诰文同其他苏文一样,皆“相时立说”,浸润着其思想与见解的精华,被韩淲誉为“制诰之杰”。苏轼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雄深秀伟”的制文风格,对两宋掌制诰者影响深远。起自北宋苏轼之弟苏辙及亲炙后学孙觌、翟汝文,历李纲、周必大、林之奇、刘克庄、真德秀等数十位掌制诰的文士,皆能看出对苏轼制文的模拟。诸人有意识地在制文全篇、文章结构、句段、词汇、用典等方面加以借鉴“仿造”,或因袭原文,或模拟化用,共同汇成了苏文在两宋接受史上一支未曾受到关注的潜流。  相似文献   

14.
《索隐》:《淮南子》云:“夫乱人者,若芎藂之与槁本。”(中华书局本1982年11月第2版,3006页。下同)按:芎藂,辞书不载。此引《淮南子》文以释《子虚赋》“穹穷”一词,与“芎藂”无涉,疑有误。检《淮南子·汜论训》,作“夫乱人者,芎藭之与槁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芎藂”似为“芎藭”之误。芎藭,与“穹穷”为同义异  相似文献   

15.
机关话语病     
正确的废话,就是那些你挑不出毛病也抓不住把柄而又毫无意义的话。如,“夫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而老郎之子也”。在逻辑上,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它转了一圈等于什么也没说,是绝对正确的废话。  相似文献   

16.
道光二年,清未大儒龚自珍以“我劝天公重抖擞”的诗人气魄,勾勒出一个极具超前意识的“西部大开发”计划采。他将他的惊天计划撰成《西域置行省议》一文,上奏道光皇帝,提出把东部、中部和南部城市中的无业人员向大西北迁徒创业,凭借国家的政策倾斜,让这些城镇“待业青年”到大西北去变成有屋有业的成功人士。在龚老先生的设想中,有两个地方的人是不用考虑西迁问题的:一是江浙一带的人,理由是江浙人筋骨柔软,耐不住长途跋涉之苦;再就是山西人,理由是“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涉,毋庸议。”  相似文献   

17.
晋商史料与史料中的晋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光二年,清末大儒龚自珍以“我劝天公重抖擞”,的诗人气魄,构思出一个极具超前意识的“西部大开发”计划来。他将他的惊天计划撰成《西域置行省议》一文,上奏道光皇帝,提出把东部、中部和南部城市中的无业人员向大西北迁徙创业,凭借国家的政策倾斜,让这些城镇“待业青年”到大西北去变成有屋有业的成功人士。在龚老先生的设想中,有两个地方的人是不用考虑西迁问题的:一是江浙一带的人,理由是江浙人筋骨柔软,耐不住长途跋涉之苦;再就是山西人,理由是“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涉,毋庸议。”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1993,(4)
王国藩状告《穷捧子王固》作者古鉴兹和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侵犯他的“名誉权”一案,我早从报纸上得知了,但知焉不详。今年3月中旬又听说此案已经作了判决,王围藩胜诉,然而仍知焉不详。我不了解王国藩,也不认识古鉴兹,没读过《穷棒子王国》,因此没有发言权。直到看到关于三十二位全国人大代表拍案而起为此提出决议案的报道,才引起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向您介绍的一位小记者(不是年幼的小主人报记者,而是指一家小型企业报的记者)名副其实地撑起“大市面”。他叫邱正平,三十六岁,市郊川沙县人,上海港务局《海港报》记者。无论从哪方面看,他的个头、年龄、身世、以及他所从事某个局部地区小版面、小范围的工作,我们都没办法不叫他小记者的。可就是这个不为人注自的小记者却在有限的空间内,爆出了一连串令“大记者”赞美不已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在北京一家报社学校对时,闲下来便翻读30年代出版的一本大辞海(那时,大革文化命,书多被“禁”,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读。).抄词条,曾记下苏东坡《和子由渑他怀旧》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 感到它写人生飘泊,有一种豁达之美;后来,知道诗为东坡先生劝慰弟弟苏辙所作。这对出门在外,常怀乡愁的青年来说,不仅极易产生共鸣,而且还有一些鼓励作用。 因此,年前接到石建华兄的文集《雪泥》的时候,就感到十分亲切;读其中的作品,人生况味纷纷涌入心头。《改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