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篮球峰会上大放异彩之后,王哲林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人们在热议他数千万的身价以及他能否成为下一个姚明刚回国,王哲林就接到了父母的"警告"。"我们第一时间提醒他,国内媒体都在说你,你要做好自己,在国家队集训练好基本功,不要关心外面说什么,不要被媒体干扰。"王哲林的父亲王昌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隔一段时间就会提醒他一下。我们讲什么他都能听进去,不叛逆。"4月上旬,王哲林受邀赴美参加篮球峰会,这是集合了美国及全世界优秀青年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经营     
捷克大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这段话提醒我们,生命的无限重复并非好事。你可以免除死亡的恐惧,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轮回生活,只是你生命中曾有过的幼稚、尴尬、难堪、耻辱以及你最不愿意让外人看到的事情会一次又一次地无情再现,让你痛苦地不可避免地撕裂这些永恒的伤口。人无不渴望生命…  相似文献   

3.
让人爱到要死要活的美味,十有八九是垃圾食品。 很少见人用筷子夹一根绿油油的青菜以一种很爱很爱你的心情将它吃下去。虽然不少人说自己喜欢吃青菜,只是那眼神那语气,就跟一个女人说自己准备嫁一个老实本分会过日子的男人一样,你追问她到底爱不爱那个男人,她马上眼神闪烁起来。  相似文献   

4.
先讲个寓言:一只九官鸟学人的语言,不久就能讲两三句人话。这天,蝉儿在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九官鸟嘲笑蝉儿:“你的歌声太刺耳,听你唱倒不如听我说人话。”蝉儿自信地回答:“我的歌声虽然不好听,但这是我自己的声音。你讲人话固然悦耳,但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对吗?”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拿出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九官鸟学别人说话,主要是只会模仿,不懂创新。其实在新闻采写中,这种靠模仿过日子的人也不少。别人写了改革增效益的稿子,他急忙依葫芦画瓢,跟着来了篇改革效益增,有的甚至结构相同,导语相似,内容相像。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刚刚踏上主持人工作岗位的时候,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祝贺你,你终于获得了你启盼已久的广播工作了!现在你可以坐在电台的直播间里直接从事大众传播工作了,这是一份了不起的工作。”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我要做到些什么呢? 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不管我们在电台中说什么都在和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说话。这个人在倾听我们的言语,在注视我们的行动。不要把我们的听众当成没有知觉、不知姓名的听众。我们必须保证我们喜爱并且尊重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影响人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对此,美国科学家查尔斯·都希格在其《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作了生动的诠释。这本书被誉为风行全球的"习惯改造指南",一本彻底改变你事业和生活的书。书中提到,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作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我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有一首民间歌谣,模拟说空话者的腔调,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尽说空话的人。歌谣中有这么几句——你有舌头,就会说话; 你有大牙,就不是没牙; 你一照镜子,就会看见自己的脸。请看,这不是十足的空话吗!说了等于没有说。在我们现在的报刊上,虽然很难找到如  相似文献   

8.
这不是吹牛     
我们搞新闻工作的人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当然不能靠“吹牛”过日子。但是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有这样的偏见,即使你的稿件内容完全真实,他也会说你是“吹”。所以如果你要问我最反对的是什么?我就会说:“我最反对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见报后,有人嫉妒他!”我们的新闻报道是要扶正祛邪,宣传先进人物的动人事迹,如果说是“吹”的话,我就勇敢地宣布:“该‘吹’的我就要‘吹’!”请看下面三个例子。山阴县岱岳镇先进巷有个转业军人叫张占成,原是下喇叭乡  相似文献   

9.
张大宏  慕君霞 《记者摇篮》2004,(3):55-55,52
只要你留心,平日里时常会碰到这样的事,当有人说在报上看到了什么,或者从广播、电视里听到了什么,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你,别听他们瞎说,那都是糊弄人的。说这话的人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却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条可怕的信息,那就是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也就是说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受众质疑。  相似文献   

10.
露天舞者     
采访地点:北京市广安门立交桥下 周女士 47岁 机床厂职工 我天天来,好几年了,每天跳到8点多,然后骑车去上班。我爱人挺支持我的,跳就跳呗,平时也没什么娱乐。他也喜欢跳,不过我们不在一起跳。夫妻喜欢抬杠,跳舞的时候老配合不好。跳舞和过日子是两回事。你说很多跳国标舞的是夫妻。那是人家在跳的过程中跳出了感觉,不是说成了夫妻之后,跳舞时配合就一定很好。这里环境不好,车来车往,有噪音,还有污染。但便宜啊,而且离家近。  相似文献   

11.
背影     
上周难得空闲,我特地安排自己回华容老家一趟。家乡所在电信局的领导特关照我,说你难得回老家一趟,安排个车给你吧,我说我开车还不熟练,局长说给你安排个司机吧!我其实是很不习惯这种待遇的,但考虑到年迈的父母的感受,我还是答应了。快到老家所在的镇上时,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我回来看您二老,现在已经快到镇上了,母亲有些激动地说,那你到镇上后叫个摩的吧。我说妈不用,我自己带车回来了,妈有些意外,说你真的开车回来了啊?我说真的——妈。妈说那好,你爸一大早就到镇上去了,现在可能正在镇上的菜市场卖黄  相似文献   

12.
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人类社会已经被自己所发明的网络信息技术裹挟着进入了虚拟社会。到底我们自己是手握鼠标的笼中困兽,还是呼啸而出的北方之狼?困顿中疯狂的欢乐,呼啸中潜藏的恐惧,冷暖只有自知。  相似文献   

13.
你愿意投入你全部的精力、想象力、自制力,去寻找你梦寐以求的工作吗?如果你愿意,那么此时的你就像一位刚开始自己事业的企业家一样.我们在这里对企业家的定义是:即使周围的人都认为你疯了,你依然相信自己的那个想法是伟大的,并会为了那个想法投身于一线,努力拼搏.企业家的种种工作习惯可以给你许多关于"如何成功求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假如你们的行为不比我们现在或过去的行为更公正、更平和、思想不能更理性的话,那么你们就等着被魔鬼带走吧南怀瑾仙逝。有一天早上,我正在电脑前看自己一两年前写南先生的文章,接到媒体的采访。我答到后来,才想到媒体有备而来,太想给南"盖棺定论",希望客观公正却多涉及了社会的负面评价。我善意地提醒记者,没想到下午就有人说,你在骂南先生。看看网上发布的采访记录,虽然有所删节,但大体是我的话,只是没想到评论几乎一边倒地骂我。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力量     
如今,传统媒体遇到严峻的挑战.在我们周围,不断有人提醒:你选择的新闻业、新闻教育工作或新闻学专业,还值得去努力吗? 事实上,不是我们的选择错了,而是我们没有做得更好.纪录片《寿司之神》讲述了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小野二郎的故事,在美味的寿司背后是他所付出的心力以及绝不妥协的信念和态度.小野二郎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05,(11):47-47
你愿意投入你全部的精力、想象力、自制力,去寻找你梦寐以求的工作吗?如果你愿意,那么此时的你就像一位刚开始自己事业的企业家一样。我们在这里对企业家的定义是:即使周围的人都认为你疯了,你依然相信自己的那个想法是伟大的,并会为了那个想法投身于一线,努力拼搏。企业家的种种工作习惯可以给你许多关于“如何成功求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导读:没有完美的人,我们需要多看看自己优点和拥有的地方,就容易感觉到价值。我们都是半杯水,看你看到空的部分,还是看到有的部分。我想谈谈自我价值。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城市,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否定自己。充满了挫败,抑郁。看不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我发现他们的学者不太逛书店,至少不像我们中国学者那样逛书店。在中国,逛书店几乎成了一个研究文史哲,特别是研究中国传统学问的人的一种习惯。如果别人觉得你不逛书店或者不会逛书店,那就好像是说你没学问。  相似文献   

19.
(一)在日常采编工作中,我时常提醒自己:能不能再具体一点?研究宣传思想,提醒自己具体一点:尽可能把上级精神与基层实际结合起来,文章往下做,往细做;设计直传栏目,提醒自己具体一点:尽可能从基层的需要和战区的特点出发,寻求变化,哪怕“小异”也行;外出调查采访,提醒自己具体一点:尽可能往下走,蹲得住,出去一次就老老实实干好一件事情。具体,使我体验到了具体的不易,也感受到了具体带来的喜悦。不常见面的人见了面,常问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这么瘦”?我也为自己胖不起来而着急。然而,一碰到要“具体”的事,又改不了…  相似文献   

20.
庞艳平 《大观周刊》2012,(38):317-317
认得好多毛病不好改掉就是因为习惯了,所以我们要加强多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如同一笔财富,使你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