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是以单一经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为起点和核心,逐渐演化出多元化和国际化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首先从竞争优势外部化、竞争优势内部化、环境与企业互动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四个视角,对单一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诠释;其次,归纳了影响我国企业采取不相关多元化战略从而不能发挥组合优势的四个因素,即机会导向和制度推动、缺乏有效的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缺乏有效管理模式的支撑以及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最后,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三个比较明显的弱点是:没有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整合考虑、没有打破“内向企业”和“外向企业”的界定以及没有打破在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上由来已久的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通过技术产权配置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来说明技术产权配置在整合市场和技术、企业内外部优势资源、人力和技术等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要素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认识国家特定因素对创新的影响,学术界提出了"领先市场"的概念。如何培育创新的领先市场,通过技术与市场的有效互动形成全球领先的主导设计,对提升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何为领先市场一项全球性应用的技术在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之前,通常首先被某一个国家或地区采用,  相似文献   

4.
金波  郭青俊  冯达 《未来与发展》2012,(1):68-72,90
本文基于1998-2009年的人造板进出口数据,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指标衡量了中国主要人造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结果显示,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总体趋势,但产业内部存在发展不平衡。中国人造板产业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的资源,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进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山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通过扎根分析,识别影响后发企业快速国际化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包括"国家特定优势"、"产业特定优势"及"企业特定优势"三重综合因素在内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国家特定优势"作为国际化的催化因素,通过作用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来间接或直接影响后发企业的快速国际化;企业家国际认知及国际化战略是直接影响快速国际化实现的内在因素。最后,指出"国家特定优势"和"产业特定优势"这些外在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在国际市场地位的稳固最终还是依赖于内在因素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认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历一个特定的阶段。但最新研究发现,许多企业不再严格遵照阶段模式进行国际化,而是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国际化的战略,我们将这类国际化的企业定义为天生国际经营企业。天生国际经营企业是从企业成立最初就采取主动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从不同国家获得生产制造资源和销售产品来寻求获得重要的、有竞争性优势的企业。天生国际经营企业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交易内部化、管理决策结构、国外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等。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长期以来公认的观点,然而本文运用领先一滞后市场模型进行的研究表明,领先市场中的技术创新才可能成为全球主导设计,获得竞争优势;而滞后市场诱导"异质创新",损害国际竞争力;进而阐释技术创新上的这种差异与特定的国家市场属性之间的关联,揭示这一模型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资源转化和市场化两个维度上的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通过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资源转化能力仍然较弱,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值率和利税率呈振荡下滑态势;市场化能力优势明显,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不断提高,新产品竞争力振荡上升,部分产品质量与档次有所提升,绝大部分产品低价格竞争力仍得到维持。中国未来应推动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论认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指数与竞争优势指数均在提升,但决定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竞争优势的增强.不同产品类别的竞争力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的不同变化趋势显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优势产品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创新外包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取竞争优势,而资源外包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快捷的战略措施。以往,大多数企业认为,重要的技术创新工作必须由自己完成,不能实行外包。而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成为历史,技术创新外包大行其道。对技术创新外包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万青  闫逢柱 《资源科学》2006,28(4):118-124
本文运用FAO的统计资料,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3个显性评价指标和单产这个隐性评价指标,测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分析表明,中国茶叶在4个评价指标上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尤其表现在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单产3个指标上。本文基于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的5个决定因素,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与建议:①在要素禀赋层面,重点解决低下的要素的生产率问题,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并将之导入茶叶产业;②在公司层面,要顺应国际茶叶竞争潮流,推行联合规模经营,走名茶名牌之路;③在关联产业层面,要积极发展专业化生产,为茶叶生产提供专业性的生产资料;④在需求层面,要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出口市场的集中度;⑤在政府层面,要明确在WTO框架下的职能边界,重点解决好茶叶的标准化问题,从源头和末端对混乱的茶叶出口秩序进行有效的治理。与其它4个层面相比,对茶叶产业而言,政府的行为可能更为关键,因为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阮敏  简泽 《科研管理》2020,41(6):109-118
与其它经济体比较起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出口参与率。现有研究认为,贸易成本的下降是导致中国制造业企业呈现高出口倾向的主要原因。与这个视角不同,本文从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国内市场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在这个新的视角下,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与企业层面的出口倾向正相关,因而,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出口;(2)在经济机制上,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而通过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企业出口;(3)国内市场竞争不仅在扩展边际上推动了更多的企业出口,而且在集约边际上促进了企业出口强度的提高。这些结果表明,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增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因此,我们促进出口的政策应该更多地转向以培育竞争性市场为中心的微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3.
自主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品牌竞争优势,抵御市场风险的关键因素,是我国进行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以创新文化环境为切入点,从价值链理论的视角,探究创新文化环境下自主品牌竞争力构建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创新文化环境驱动下,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作用影响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构建,从而使企业实现品牌价值,获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因素。为了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特斯拉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领先企业,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产品架构理论,分析了特斯拉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架构创新是特斯拉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特斯拉通过创造性地选择开放模块型产品架构,成功突破市场壁垒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开放模块型架构向封闭模块型的架构转变,是特斯拉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提高其产品市场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技术创新与架构创新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特斯拉通过核心技术促进架构创新是特斯拉产品背后竞争优势的源泉;特斯拉和松下的长期合作不仅是特斯拉架构创新的主要推手,同时也是通过双方的紧密协作不断提升“企业间问题解决”能力,进而快速提升特斯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专利视角下科技型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型企业通过专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路径探索越来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专利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提出了科技型企业在统一的专利战略基础上,通过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和专利管理构建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并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发展路径,最后结合华为公司的发展实践,对专利促进科技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以期为“互联网 ”时代众多科技型企业运用专利提升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新管理和创新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自主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提出了自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和市场竞争程度及人力资本水平对“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力”关系的调节效应的假设,并利用22个中国制造业行业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主创新的各个指标对中国制造业提高净出口率指数、比较优势Michaely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说明自主创新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正日益重要。(2)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越能从自主创新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梁永飞 《科教文汇》2011,(7):154-154,204
高职涉外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找准目标市场.以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涉外秘书人才。以“双证融通”为主导.使学生拥有时代感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满足涉外企业秘书岗位的用人需求:以细分市场及学校主要人才培养方向为指导.注重特色课程建设.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行业知识。两种模式的融合共同促进高职涉外文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年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从产出、效率、市场、制度、创新等全方位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番不尽人意的景象。本文应用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通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比较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具有较高的水平,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大市场,但也面临挑战;软实力则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待全面提升和改善。此项国际比较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国际竞争地位,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0--2009年韩国细分农产品进口的有关数据,从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两个不同的视角,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根据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我国的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少数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要胜过美国,但是整体上我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要逊于美国。文章最后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