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是印度古典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印度两大史诗幸福观的形成与印度婆罗门教系统化和列国争霸的宗教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史诗中,“法、利、欲、解脱”是古代印度人的四大目的。以遵循正法、拥有财富、满足爱欲、寻求解脱为人生目标,充分体现了印度民族的幸福观:既“求今世永安乐”,又“求不朽的天堂”。  相似文献   

2.
汉族古代史诗不发达其症结何在?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悬而末决的问题。但是,对汉族古代诗进行一番全面而客观的探索,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它能加深我们对上古时期文学状况的认识,认清史诗的不发达与社会历史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并从中找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特点,同时对考察后世叙事诗的发展状况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说中国人的“观照方式”和“宗教观点”不同于西方,所以中国没有希腊那种民族史诗。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一论断,认为“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不够典型”,“生产力相对的低”,是“三家村”,才是产生了民族史诗的根本原因,其实中国古代社会不是“三家村”,而且生产力相对的低也不一定产生不了史诗。我国藏族,蒙古族都有民族史诗便是证据,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民族史诗,还只能像黑格尔,鲁迅那样文化层面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刨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噎河文明印度教圣典《吠陀},史诗g罗摩衍那}都曾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无疑是印度近代著名的大诗人泰戈尔不朽的作品 由于辉煌灿i兰的古文化和广袤的国土,印度名胜古迹和奇山丽水甚多 令人玩赏不尽泰姬陵代表了印度建筑艺术的最高水;隹.加尔各答和盂买都是独具风情的热带海滨城市 印度还有许多石窟、神庙等佛教遗迹 那里有众多的佛教塑像、雕刻和绘画 是饼究印度古代文化艺术的绝佳之地万水千山走遍印度  相似文献   

5.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它与中国、埃及、巴比伦,并称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但印度的历史,“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征服者的历史”,并在雅利安人的征服过程中,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种姓等级制度,成为印度社会发展史上一大特点。它影响着印度历史的发展,从古至今,一直是印度剥削阶级秩序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张蓉 《海外英语》2014,(18):214-219
该篇论文主要围绕印度两大史诗与中国的《诗经》当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展开类比分析。首先,开篇简要介绍了两大史诗和诗经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地位,列举了诗篇当中举足轻重的几位女性。随后,正文部分是对中印两大著作中女性艺术形象的详细类比:列举了古代中国和印度社会对女性之美的评价标准;分析了两大著作中女性在政治,婚姻和恋爱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剖析了女性人物性格的二元特征,以及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最后,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做出总结并引出本篇论文的主旨:充分肯定两大史诗和《诗经》当中的妇女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呼吁社会关注女性,认可女性,尊重女性。  相似文献   

7.
该篇论文主要围绕印度两大史诗与中国的《诗经》当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展开类比分析。首先,开篇简要介绍了两大史诗和诗经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地位,列举了诗篇当中举足轻重的几位女性。随后,正文部分是对中印两大著作中女性艺术形象的详细类比:列举了古代中国和印度社会对女性之美的评价标准;分析了两大著作中女性在政治,婚姻和恋爱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剖析了女性人物性格的二元特征,以及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最后,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做出总结并引出本篇论文的主旨:充分肯定两大史诗和《诗经》当中的妇女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呼吁社会关注女性,认可女性,尊重女性。  相似文献   

8.
班基故事是继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之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古典文学作品。它的众多文本和广泛流传证明了它在相关国家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印度地理环境及其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史诗的生成离不开印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其对印度自然风光的多处描写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史诗文本呈现的“深刻而糊涂”这一特点也是印度先民思维特征之反映.《摩诃婆罗多》的生成鲜明表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二大史诗之一,对印度乃至世界影响很大。史诗既是诗歌又蕴含历史事实,以诗为表,以史实为里,诗史浑然为一。史诗的内核是历史。史诗《罗摩衍那》也是一部史学作品。史诗《罗摩衍那》表达一定的史学思想:其一,宣扬“达磨”精神,主张以法治国。宣扬“达磨”销蚀人民的反抗精神。消极作用是明显的。提出以法治国理念,对印度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其二,崇尚种姓制度,维护社会不平等。种姓制度经史诗《罗摩衍那》张扬,成为印度社会一种意识形态与世界观,是一种时代思维与社会思想。崇尚种姓制度的史学思想是史诗一大弊窦。其三,鼓吹宿命思想,要求甘受命运摆布。史诗《罗摩衍那》鼓吹命运注定论,灌输听天由命,屈从命运摆弄的思想是起消极效应的。其四,推崇贤君明主,倡导民本和谐政治。贤君明主治世,以民为本,倡导和谐政治,这是史诗人民性思想体现,是史诗一个闪光点。其五,初露唯物论彩霞,彰显革命性精华。史诗《罗摩衍那》提出许多叛逆性的异端思想观念。尤其显露出唯物主义思想光辉,这是最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文学概念并不是从历史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在20世纪早期被建构出来的,古代文学史同样是现代事物,它是基于现代文学概念的历时性梳理。文学源头也同样是出自现代视野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真正源头不在古代,而在20世纪早期。从早期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可以看到文学史的逐渐成型,也可以看到文学的逐渐成型,两者实为一者。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一种文学的历史,而是一种叙事的历史,文学史实也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而是现代视野的建构,更彻底地说,文学史是在叙事中产生的,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格外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叙事的轨迹。对此文学史存在形态的澄清,提供了文学史解释模式转型的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一说起神话与英雄史诗,就会想到古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或者是古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其实,最古老的史诗是出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尔迦美什》。它是人类的第一部史诗。所谓的“美索不达米亚”又叫“两河流域”,也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土地。照现在而言,大体上就是伊拉克所属  相似文献   

13.
外来文化对古代东南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 ,尤以印度文化的影响较甚 ,但“印度化”的说法无疑夸大了印度文化对古代东南亚文化的影响 ;东南亚社会在吸收印度文化过程中有所选择 ;除印度文化外 ,古代东南亚还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虽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 ,但从来不是印度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91):6-7
<正>七幕剧《沙恭达罗》是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创作的最高成就,该书描述了一位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之间感人而热烈、幸福美好而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集自然美、质朴美和青春美于一身的古代理想妇女形象沙恭达罗。《沙恭达罗》在古代印度广泛流传,版本很多。在中世纪,又被大量译成各种印度方言。近代,正是《沙恭达罗》首先为迦梨陀娑赢得世界声誉,也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千古名剧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五卷书与维吾尔民间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卷书与维吾尔民间故事穆罕默德吐尔逊.吐尔迪《五卷书》是印度古代寓言童话集,在东方古典文学史上,是同《一千零一夜》相媲美的、影响深远的一部世界名著。自公元六世纪起,它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对欧、亚、非许多国家或民族的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产生过影响。它不...  相似文献   

16.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有不少重要的成就,它构成了古代印度文化的一个基础。它与古代世界其他文明地区,特别是西南亚的两河流域和伊朗的文化很早就有了交往,后者对它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影响。至今,这一文化给印度社会在宗教、习俗、服饰等方面都留下了痕迹。因此,对这一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渊源及其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今天的印度次大陆的人民,有利于促进我国和南亚各国人民友好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印度河流域文化遗址曾  相似文献   

17.
印度古代史,内容繁杂,深邃古奥,且缺乏原始资料。关于印度光荣历史的谈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印度古代史有如下的特点:经济上,它实行封闭而保守的村社生产方式;政治上,它长期分裂与短暂统一相交替;社会结构上,它有着独具一格、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文化上,它主要是瑰丽灿烂的宗教文明。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文学"概念并不是从历史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在20世纪早期被建构出来的,古代文学史同样是现代事物,它是基于现代"文学"概念的历时性梳理."文学源头"也同样是出自现代视野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真正源头不在古代.而在20世纪早期.从早期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可以看到文学史的逐渐成型,也可以看到文学的逐渐成型,两者实为一者.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一种"文学"的历史.而是一种叙事的历史,"文学史实"也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而是现代视野的建构,更彻底地说.文学史是在叙事中产生的,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格外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叙事的轨.迹.对此文学史存在形态的澄清,提供了文学史解释模式转型的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德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海涅曾师事德国的印度学家,他敏感浪漫的艺术气质使他向往神奇的印度文化。印度古代两大史诗对他的影响尤深。海涅的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源于印度的诗歌意象;或活用印度文学题材.表达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分析格萨尔史诗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赖以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入手,指出了史诗的宗教倾向性及其在内容上的表现,并简要地探讨了它的宗教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