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组合作学习最早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主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教师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飞燕 《广西教育》2012,(25):83-84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通过为学生设立共同的任务目标和明确的责任分工,使学生在互助和合作中共同学习。由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总体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方面收效显著,很快引起了各国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的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学会学习”是21世纪发展的主题,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条件。作为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是至关重要的。“教”与“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它应该是多种动态因素之间的统一体。可是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以讲授为主,导致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参与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故得到了我国广大教师的认可,并在高中各学科中得以实践。从目前杭州每年为数不少的以“合作、探究”为主题的生物公开课中,  相似文献   

5.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我们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时应坚持的原则。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ming),现已成为当代教改领域中影响最大的研究课题。合作学习相对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难度增大了许多倍。它不仅没有知识直接传授那样简单、便捷,而且还增加了许多风险,但这样做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价值就在于通过这种过程式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6.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主要以三种方式展开: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教学.即主体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教学。发展性教学,重在“发展”,须处理好“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早在20世纪30年代,维果茨基就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斐娣娜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学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它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其发展的一种教学。并认为.发展性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什么是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其本质是什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杰克布斯认为,“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最有效地协同努力的原理和方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合作”看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以来极为推崇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新颖、独到之处。从学习习惯上,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激发交流欲望,因为这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从教育理念上看,它承认学生是可互相为师的,“兵教兵”有时可能比“将教兵”的效果更好一些。它可以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范例教学”、“交互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三种模型构成,通过学生与教师、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满足了教学目标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学习是指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学习者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HenriHolec首次将“自主性”(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了外语教学中。自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主性学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在国内,基础教学课程已明确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哪一项工作不需要人们的合作?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合作学习的纽带。于是,合作学习成了~种时髦的形式,有的课动不动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海阔天空,说长道短,可是.学生愿不愿意合作,能不能合作,怎么合作,老师根本不去考虑。如果说“要合作”是合作学习主动性的表现,那么,“能合作”就是独立性的表现.“会合作”则为能动性的表现。本文就从这三方面初步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constmctivism)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对当今世界多学科教学改革影响都颇有影响。它倡导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本文在阐述建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情境教学、联想教学、合作学习教学三个角度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所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杨丽芳 《学苑教育》2012,(20):59-59
“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目标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职业学校实施合作学习尤为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它倡导的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它的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取得小组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即个人目标的真正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一、合作学习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分组学习才是合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屹 《上海教育》2008,(3):88-88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呈现于我们眼前,它给我们带来了全球化与多样化的特点。具有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必然成为人们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品质。今天,学生在校的学习方式,将会与他们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为此改变学习方式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追求的是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它将深刻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的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包含着集体合作的因素,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取灵 《教育艺术》2006,(9):45-45,44
合作学习是基于发展学生个性,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组际、师生间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克服集体授课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