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民族预科教育简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预科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创办和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对于推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计算机作为民族预科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成为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预科部计算机教学为例,对该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计算机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民族预科班计算机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层次.60年来,中央民族大学通过预科教育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结近60年来的办学经验,展望民族预科的美好未来,对于深化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改革,办好民族预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又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民族教育遵从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民族理论的指导,所以民族教育既有国民教育的“共性”,又有民族的“个性”。民族教育的这种双重性决定民族预科教育更是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民族预科教育作为介于民族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影响着民族高等教育能否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性思考的顶层设计,是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评价民族预科教育,目前没有具体标准,民族预科教育评价出现了理论上的缺口,而“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的提出无疑为我国民族预科教育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将对民族教育发展及其质量要求产生导向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级专业人才和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预科教育担负着巩固高中知识和链接大学本科教育的责任。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探讨如何提高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效果,顺利实现从预科教育过渡到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承担民族预科学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已经初步实现了预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统一,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民族预科数学教学及学生特点,结合四川民族学院实际,研究民族预科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对民族预科教育的认识,总结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改重点项目——“民族预科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提炼民族预科数学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创新预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形式。内蒙古大学于1980年在自治区率先举办民族预科班,成为自治区首批创办民族预科教育的院校之一。经过30年的探  相似文献   

10.
温志波 《考试周刊》2012,(66):163-164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意义。根据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目标应有正确认识并进行准确定位,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融入不同高等学校的具体实际中去,创新预科教育机制,形成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培养模式,建立新的预科教育课程体系,从宏观上形成各具特色、全面发展的和谐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也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对提高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其在教学规模、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有较大的改革和发展。但在办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21世纪,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川民族学院的实际出发,通过简要回顾民族预科教育历史,结合四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民族预科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借鉴国内同行专家在理论研讨方面的成果,对民族预科的办学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民族预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族预科学生全面成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本研究在梳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7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总结为五个方面:民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族际受教育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以及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与此同时,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流民族特色学科发展滞后、高层次人才难以满足民族地区发展需要、民族高校科研的前瞻性不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亟须提升等。民族高校需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加快一流民族特色学科建设;以"两个服务"为原则,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以科研创新为导向,开展民族社会各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以复合型区域合作人才培养为依托,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广西民族预科1992年实行全自治区集中办学。近10年来,形成了独特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创建了广西民族预科的办学特色。1992年至2002年,广西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民族预科结业直升生6221人。认真总结广西民族预科办学的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巩固、发展广西民族预科教育,使广西民族预科教育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院校预科语文教材的编撰原则一直是预科语文教学及教学效果的重要探索领域.编写预科语文教材首先应该明确预科语文教学的目标,分析教学的对象,更新教学观念,破除陈规并精选教材内容以实现教学的目的.其次应遵循文史并重原则、经典性与现代性、文学性与思想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原则以及衔接性与拓展性融合原则.  相似文献   

17.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中的教师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师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民族院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正处在转型发展之中,表现有四大发展趋势。而其中的教师教育则在转型中遭遇发展的尴尬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为此,笔者提出了三个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试论民族院校预科汉语教学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边疆地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并提出少数民族预科生结业汉语能力达标要求,以及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推行,都给预科汉语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针对此问题,预科汉语教学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模式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社会需求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探索通识教育中的多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
Abstract:
In higher education,the concept and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concern in recent researches.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eneral education is both the social requirement for the training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also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ways to inherit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Exploring education of multi-cultures in gene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ssue to be consider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but also a perquisite for safeguard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