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道思考人、感悟人生是老子大美学观的基本内涵。老子从本体义、发生义出发,把道与人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把道作为思考人生的本体。道既是自然之道,又是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根本上解救春秋末期人的生存危机,老子以哲学的方式探究了人的生存问题,提出了自然主义的生存观.老子教人返本归根,合道同玄,重新找回自然真朴的生命."自然"是老子生存思想的精神灵魂,在老子看来,自然是人之生存的最佳状态,是人之生命的本真存在方式.老子自然主义的生存之道,对于现代人类正确理解人的生命自由,克服现代社会中个体化、虚无化的自由观,重塑新的生存理念及生存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总是将自己看成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视天地自然则如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快活之大全体,影响及中国美学则形成其重生、贵生的特点,认为作为宇宙自然生命本原的"道"既是生命的基础,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构成美的原初本源.这一特点在老子美学思想中有最为充分的体现.应该说,老子美学就是生命美学.因此从生命美学之维来考察老子关学思想,最能揭示其精髓.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自然人性论为基础的,老子哲学的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目的的终权关怀。老子着重在自然中寻找人的存在的根据,其立论的最根本动因乃是对人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的鸿沟所进行的广泛考察和深入思考,并以自然之性作为人的存在的终权依据和价值归依。通过对自然之性的异化与回归纳深刻分析,老子哲学提出圣人人格建构的人生修养旨趣,对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子在休闲与养生方面的思想是中国休闲思想史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积极有为的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个体生命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协调与共存,而老子的养生理论与休闲智慧正是以“体道”为理论宗旨,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休闲核心的具有自然主义思想的哲学。老子主张人要长生久视、活得自然,那么身体就要健康,心性就要悠远闲淡。老子的休闲与养生思想主要包括:“随化自然、少私寡欲、致虚守静”的养生原则;“自然无为、知足常乐、回归自然”的休闲境界。所以,老子的养生与休闲智慧对现代人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也是《老子》的核心概念,其根本认识就是要人们承认客观规律的真实存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遵守这一规律。老子所谓的知常、知和、知足、知止等思想认识,就是遵循这一规律的伦理价值观体现,与其反“伎巧”、倡“无为”的社会实践观相结合,其结果必然是对自然无为、和谐共生社会的美好憧憬,即所谓“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从而最终完成了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逻辑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7.
老子并没有另一套美学主张,把美作为手段、方法去服务于某个宗旨。他的审美观、人生观完全融合在他的自然本体论的内容之中。可以说老子在说自然,也是在说人生,也是在说美。最高的存在是自然,人生的最高法则是合于自然,美也就在人心悦诚服地合于自然之时而显现。自然而然地“无为”,无意识而又合目的,正是老子“自然美”体系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儒家生命价值观的境界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生命价值观关于人类生命的范畴包括自然生命、文化生命和道德生命三种境界。儒家生命价值观在当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能够帮助高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培养正确的死亡观,履行人生的崇高使命,提升生命的精神价值,塑造完美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力图通过对作为世界本原和根源的“道”及其特征的描述,为变动不拘、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寻求稳固的基础。“道”并不是事物之外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万事万物生长变化过程之中。“道”借具体事物显现自身。“道”不能言说,不能用具体的概念来描述,但是人能通过“体道”,通过人内心的体悟而达到心的澄明。因此,人可以凭借具体存在的有形的事物,达到对于无形却又真实存在的道的状态的领悟。这样,“道”所具有的“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处下”等特征,亦应成为人们在“体道”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循“道”而行,生存于现世的人才能达到如“婴儿”、“圣人”般“朴”的状态,达到内心天真整全的境地。老子哲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把握宇宙世界的真实存在状态,为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提供解决困境的方法。老子哲学并不是对于个体生命的反动,而是在“隐士”的消极思想背后,寻求并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入世”哲学。也就是要突破个体生命自身的许多局限性,拓展人的精神生命,追求人的心境自由,从而达到“既有限而无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智慧和哲学高度是无人可以替代的,《道德经》具有至高的人文价值。他较任何时代之前,从人的生命存在,社会存在,自然存在,给予了人最尊严的呵护与关注,具有普世价值。这样的人文关怀是朴素的,真实的,和谐的,人性的。  相似文献   

11.
老子作为最早具有休闲观念形态的人,主张人要活得自然、自由自在,心性尤其要悠然散淡.受老子及其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休闲的价值观取向上也是追求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以期达到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学习老子休闲哲学中的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休闲方式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生艺术化"是以审美观照来克制对人生实在物的过分欲求,它挣脱了各种现实的束缚与狭隘的人生局限,最终带来人生境界的提升与拓展。人的生活审美化、艺术化,艺术自然便成为人生命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人生艺术化"的意图是在寻找生命的和谐中让生命获得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颖 《现代语文》2009,(10):102-103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除了具有自然生理机制外,更具有情感、意志、兴趣、价值观等精神机制。人是完整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的生命存在,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人的这些生命的特性失却关照,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世界性的存在者。人的这一存在事实源于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对他的整体创化,更源于自然、生命、人三者的共在互存。自然、生命、人三者的共在互存,既内在地规定了人作为利益存在者,必须考虑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利益;也敞开了自然社会与制度社会之间的原初血缘伦理关系。由此双重规范,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存在价值观和价值尺度,构成了人类伦理的根本依据。当代伦理学的重建,将不再为人类的单向征服、改造、控制以及随心所欲地暴力发展和开疆拓土提供价值导向,而是要为人类对其世界性存在的原生态秩序、节奏、平静和诚实的存在守护提供价值引导与行动规范。  相似文献   

15.
汶川、玉树的地震灾难使人们认识到生命是一种相对于死亡的存在,现实一次次发出了对生命教育的呼唤。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其根本要放在丰富学生的人性意识,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价值观是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观念,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更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与现象时所依据的内在准则。价值观还能够成为人们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个体性、变化性是价值观的特性。价值观教育就是用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对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作用和认识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关注自己的灵  相似文献   

17.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52章)这确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哲学定论。欲说语文教学之道,实在也可以从道法自然中获得启迪。学语文总是从学口头语言开始的,这本来就是很自然的行为。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一文中说得很透彻: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  相似文献   

18.
王刚  朱兵香 《考试周刊》2008,(14):211-212
"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由婴孩素朴自然的本性出发,要求人们克服私心和欲望,回归于"自然",回归于人的本性,以此来克服社会文明对人的异化和控制.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我们当代教育的启示是:树立和谐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道德教育要立足于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鲜活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  相似文献   

20.
老子、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人等万物产生的根源,存在的依据,道的本性又是“自然”的,所以,他们认为万物应该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即“无为”,这实际上就是要遵循天人和谐的原则.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从“道法自然”出发,主张“知常”、“知止”,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