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廖青 《基础教育参考》2009,(9):48-48,49,50
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难以系统表述但却潜在影响其教学行为的知识类型。它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实践性等特征。教师的缄默知识不仅是教师获得显性知识的基础.而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教师教育中,可以通过增加职前教学实习和见习的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开展校本培训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来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论专家型教师缄默知识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型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实践领域里获得并拥有了丰富的缄默知识。我们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札记入手,分析专家型教师缄默知识的构成,包括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有关教育教学观念的缄默知识和有关教育教学机智的缄默知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教师缄默性知识显性化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缄默知识是体现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的一种知识,支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但又不能明确言说的知识。教师缄默性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内隐性、情境性等鲜明的特点。关注教师的缄默性知识,并将其显性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得以显性化,这些策略包括:加强教学反思,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学徒制的推广,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教师缄默知识的价值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超有 《教育探索》2006,(7):114-115
教育缄默知识支配和引导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系统的教师教育专业培养,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全程的校本培训,是教师形成和获得缄默知识,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波兰尼的缄默知识论角度看,英语语言具有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特点,但由于缄默知识是内隐的、不易言表的,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师缄默知识的问题越来越为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所重视。英语教师的发展取决于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的实践知识,而实践知识中大部分是缄默知识,因此缄默知识在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起着制约性的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成为优化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在契机。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头脑中的缄默教育知识支配和引导其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师范生的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倡导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是师范生形成和获得缄默知识,得以不断成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今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不能充分一致的现象迫使我们去研究真正影响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因素--教师的缄默知识.文章从缄默知识的角度来阐释教师教学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以及教师缄默知识的特征,并阐述了教师的缄默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号召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大量的缄默知识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从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秋芳 《教学研究》2007,(4):332-334
缄默知识是教师个人知识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却被忽视.缄默知识的凸显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化的实现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这条途径,促使缄默知识得到显现.  相似文献   

9.
缄默知识支配和引导着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教师的发展。系统的体育教师专业培训,丰富的教学实践,在临床教学研究中整合教师知识是体育教师形成和获得缄默知识,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缄默知识独特的内隐性,使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而缄默知识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亦是如此,缄默知识对教师整个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会不知不觉地塑造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通过阐述明晰教师缄默知识的性质,辨明缄默知识的功能,并从三方面阐明缄默知识对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教师在认识上明晰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结合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在师生互动上主动考虑学生的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中的缄默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不容忽视的缄默知识,它来源于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具有片断性、离散性、情境性等特征。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存在两种功能,一是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正向功能,二是阻碍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负向功能。研究缄默知识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更新教学中的传统知识观念,使教学中缄默知识显性化,在实践中形成和应用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12.
缄默知识是一种深埋在人们潜意识里的知识,是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教师所拥有的缄默知识不仅支配着教师的显性知识,以及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教师的缄默知识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养成;教师的缄默知识是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的内在契机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知识分为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两大类,传统的教学以显性知识的传授为己任,而忽视了缄默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不仅是显性知识的传递,也带来了大量缄默知识.教师与学生的缄默知识是教学的关键所在,而缄默知识本质是实践智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才是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缄默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传统语文缄默知识教学问题的把脉,认识到教育观念的缺失性、教学方法的无效性、教学结果的有限性。着重阐述语文缄默知识教学包括动机提纯、价值提炼、素质提振的智慧养成,再强调语文教师反思习惯的塑造、学徒关系的构建和教学显性化的体验。标本兼治,以提高语文缄默知识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积累大量的缄默知识,包括关于学科内容的缄默知识和关于教育教学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Blog、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能够使教师专业缄默知识得到充分的显性化并得到共享,最终使他们的专业缄默知识得到重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不能充分一致的现象迫使我们去研究真正影响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因素——教师的缄默知识。文章从缄默知识的角度来阐释教师教学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以及教师缄默知识的特征,并阐述了教师的缄默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号召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大量的缄默知识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从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茵 《教育探索》2003,(9):90-92
教师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积极的缄默知识有利于教育教学,而消极的缄默知识在教育价值观、学科教材知识和教学活动中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要建构教师正确的缄默知识,需要从教师缄默知识的生成上着手,即帮助师范生建构良好的缄默知识,重视在职教师缄默知识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后学历时代背景下,以波兰尼的缄默知识论为切入点,论证了教师知识是由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共同组成的。教师的发展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的实践知识,而实践知识中大部分是缄默知识,但由于缄默知识是内隐的、不易言表的,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因此缄默知识在教师继续教育中起着制约性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缄默知识显性化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12,(12):79-80
城乡教师合作的意义1.实现平等对话,实现知识立体化。"教师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个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舒尔曼提出基础的七个范畴:内容知识、一般教育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教育背景知识以及教育目的、价值、哲学和历史基础知识。只有教师真正拥有知识,才能有效获得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2.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城乡教师合作可以建构、传播个人实践知识,也有利于个人实践理论的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理论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而建构的,是一种具有隐蔽性、非系统性、缄默性的内隐性知识,存在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情境和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20.
缄默知识独特的内隐性,使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而缄默知识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亦是如此,缄默知识对教师整个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会不知不觉地塑造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通过阐述明晰教师缄默知识的性质,辩明缄默知识的功能,并从三方面阐明缄默知识对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教师在认识上明晰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结合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在师生互动上主动考虑学生的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