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由此可见,教会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获取直接生活材料,文章就会情真意切,枝繁叶茂。因而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文学写作应该永远植根于生活,离开了生活,作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因此,强化体验对作文教学极为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因此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寻找作文素材,不仅要“身人生活”,更要“心人生活”。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因而,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语文课程标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相似文献   

7.
吴炳瑾 《教师》2011,(10):63-63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见,鲜活的习作素材来源于多彩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走进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积累鲜活的素材,成就习作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个性。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也就是说,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如何让学生投入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将这美好的生活变成美好的文字。为此,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社会中广泛获取材料。叶圣陶先生还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又表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文要与生活相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对于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社会中广泛获取材料。叶圣陶先生还说过:  相似文献   

13.
遭遇亲历亲为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就越真实、越生动。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生活犹如源采,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只要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物一景,就会成为生发妙文的导引,生活就会成为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都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的素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行为、情感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眼睛认识生活,通过行为感受生活,通过|情感享受生活。只有来自生活的作文,才是真实感人的。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见,鲜活的习作素材来源于多彩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走进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积累鲜活的素材,成就习作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早就对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于漪老师在谈写作时也说:"任何文章都是一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文学教育(上)》2010,(14):126-126
捷径一:学会观察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打过一个比方:“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就会活泼的,昼夜不息。”人永远生活在感情的世界里,要想宣泄这些情感就要找到适当的对象,而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或情境都可以引发人们的某种情感波动,于是观察生活就实现了这种迁移,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相似文献   

18.
庞玉忠 《现代语文》2014,(8):142-144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位先生的话精妙地指出了生活和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不变的真理。然而,有些老师往往知道这个道理,却不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只是习惯于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教学生审题、谋篇和遣  相似文献   

20.
徐继立 《小学生》2009,(12):12-1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是的,现实生活是一本大的活的教科书,文内蕴涵丰富,包罗万千。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