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当前,高校办学理念和实践中存在重向上服务、轻向下服务;重管理、轻领导;重单干、轻联盟;重科研、轻教学;重实干、轻宣传的倾向,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需要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服务学生;推崇自我领导,强化自主意识;实施联盟战略,增加办学资本;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艺丽 《文教资料》2013,(13):136-138
伴随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出现了弱化的现象。高校勤工俭学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对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勤工俭学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完善勤工俭学制度,使得高校勤工俭学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强化高校勤工俭学制度可以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做起:健全勤工俭学体制;加强勤工俭学活动与学生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加强勤工俭学的教育与培训;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以90后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运用 SPSS 和 Excel 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90后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有如下特点:就业意愿明显,继续深造者少;轻思想素质,重实践能力;依赖网络就业渠道,忽略就业部门的指导;看重职业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帮助90后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必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适时调整就业指导平台,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加强创业指导。  相似文献   

4.
思政教育实践是提升大学生隐性就业胜任力的现实诉求和源端所在,也是实践育人的时代需求。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突破就业瓶颈,需要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认识上重战略、重落实,内容上重创新、重体系,方法上重体验、重养成,环境上重熏陶、重引导,让思政教育实践回归生活,建立思政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能够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能够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让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胜利。因而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时,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宋发平 《中国教师》2014,(Z1):284-285
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核心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特点,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从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指导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职业生涯辅导是辅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职业训练和职业的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重学习形式轻实际内容;重髋业导向轻创业精神;重短期效益轻全程规划的弊端。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高校应构建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笔者认为构建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应从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注重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就业队伍建设和分层次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四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职业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深远,高校能否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紧密相关。文章首先分别对职业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科学地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思想导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创业观。对此,为了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通过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优势竞争、学会团队合作、积极参加职业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研究和对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的分析,根据自身的经验体会总结了第二课堂教育循环体系,通过理念指导、保障支持、活动开展、实践机会和反馈提升的5P模式来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最终形成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团组织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多年来,高校团组织形成了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为载体,以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目标的工作格局。然而,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团组织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效、重服从轻自主、重整体轻个案等问题。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是高校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高校就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就业教育可以从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选修课设置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等各个层面出发,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就业力、职业素质,以增强社会的稳定因素,确保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尚处在职业能力本位阶段,语文课程在课时偏少的情况下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对人文精神、道德品格、诚信品格的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因此,应充分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有效功能,优化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理顺体制,规范管理,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扎实开展订单教育,创新实习实训模式,深度融合校企文化,校企共做就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应把握其专业特点,以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需求为导向,从学生入学开始全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开发、建设与发展,使其潜在的职业能力得以挖掘,现实的职业技能得以改进,合理的人力资源得以配置的指导方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至少包括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从业指导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谈高职高专《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和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其二,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加强"双师素质"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发展变革,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加之他们也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年龄,存在环境、学业、能力、角色、就业等的困惑,挫折与适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探究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高校要努力改进思想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就业难成为许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非认知技能,认为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强化学生的技能竞争,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大学生才有能力在严峻的就业难问题上把握机遇。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它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此,要转变观念,制定良策,注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督导,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拓宽择业渠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