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2006年12月9日在四川大学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100多位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四川大学、陕西电视台、云南广播电视局等联合主办。张凤铸、黄式宪、孟建、李亦中、周星、胡智锋、欧阳宏生、李幸、时统宇、张君昌、陈富清等20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12月9日在成都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100多位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等主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去年12月9日在四川大学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电视批评是以具体的电视节目、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媒介为对象的一种价值评判的研究活动。随着电视的诞生,也开始有了电视批评。我国已有大量的电视批评实践,并出版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电视批评专  相似文献   

4.
由欧阳宏生教授主持撰写的《电视批评学》一书。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近55万字的著作从研究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通过梳理西方电视批评主要流派及研究状况,探究了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的西部电视传媒在传播理念、经营理念等方面同发达地区的东部电视传媒比较相对滞后。缩小东西部地区电视传媒之间的差距,共同促进,协调发展,是2005年11月24 -25日在贵阳举行的中国第二届东西部电视传媒发展战略高级论坛的主题,20多位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高级论坛由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有关传媒研究机构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共同主办。10多所著名高校和多家电视台共1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研究基地主任欧阳宏生教授主持开幕式,张振华、孟建、吴信训、白方芹分别代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主办、承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6.
"踏踏实实做学问,平平淡淡做人。"这是欧阳宏生教授喜爱的自勉语。2011年6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如其人其志,欧阳教授以谨严平实的行文,整理十年研究所得,系统探讨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建构问题。《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书,统编有节、分合井然,从电视本体与电视文化的探索,电视批评的开拓与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承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陕西电视台和云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等单位协办的"首届中国电视传媒研究博士生论坛",于2008年12月20日在四川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博士研究生以及陕西电视台、云南广电局、昆明电视台等业界代表参与了本次博士生论坛.论坛共收到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十余所高等院校六十多篇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论文.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丰富的电视实践,给电视批评提出了挑战,建立中国特色电视理论,迫切需要大量的经验总结,迫切需要建立在电视实践基础上的电视批评。此时,我国电视批评进入了自觉阶段,电视批评学理论开始逐步形成,其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电视批评论》是一部以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为依据 ,论述电视批评性质、作用、方法及电视批评基本规律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 ,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阐释了这一学科的理念、美学思想及特征 ,提出了电视批评应该具有的品格。在批评方法的具体论述中 ,作者运用社会学、比较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 ,分析并阐述了电视作品、电视现象及电视思潮的评判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 ,作者还从电视批评的选题切入 ,具体描述了电视的评析过程和基本类型 ,论述…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召开。来自15所国内高校和40多家媒体的150多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对正处于我国“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国民经济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研讨。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新闻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电视批评的媒介生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影响着中国当代电视批评的发展走向和话语空间.本文从电视批评主体、批评对象、批评手段、批评风格、批评理论、批评生态等各环节对中国电视批评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来,中国的电视批评伴随着电视实践和电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后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萌芽时期。这时期观众来信成为电视批评的一种最直观的形式,另外一些带有对电视节目研究和探讨性质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电视批评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总的看来,萌芽阶段的电视批评还比较稚嫩。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丰富的电视实践为电视批评提供了研究对象。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批评进入起步阶段,其显著标志表现在:刊…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3,(2):78-79
<正>上个世纪90年代我开始关注电视批评,2000年出版了关于电视批评的著作《电视批评论》。2006年底又作为首倡者和主持人,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的其他几位会长、副会长,邀请了来自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  相似文献   

14.
高级编辑欧阳宏生《电视批评论》目前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部33万字的专著是我国“新世纪电视理论文库”推出的第一邵著作。《电视批评论》是一部以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为依据。论述电视批评性质、作用、方法及电视批评基本规津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阐释了这一学科的理念。美学思想及特征,提出了电视批评应该具有的品格。在批评方法的具体论述中,作者运用社会学、比较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阐述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电视批评的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建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论述了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这一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认为建立科学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电视批评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推动中国电视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与发展理论年会”于11月13日-16日在北京和西安召开,这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委会、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和陕西电视台共同举办的。来自全国23家省级电视台、11家市级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南方电视学刊》等电视理论刊物的代表,以及电视学术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共9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年会旨在研讨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级电视台研发部门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以及在世界语境和大市场环境下如何调整自身定位、进行科学运作。  相似文献   

17.
电视,在众多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趁突出,越来越重要;电视,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电视出现的“三多”现象也越来趟使观众难以忍受。 一是会议新闻多。每天夜晚,打开电视,首先要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而每次联播中的会议新闻几乎占了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时间。上行下效,各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的会议新闻所占比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弄得观众们天天看那些“大官小官排排座,主席台上讲话者口芳悬河”的镜头,以致于老百姓三五天没看到某些领导讲话开会的镜头,就怀疑某些领导是不是犯了错误,被纪检部门“两规”了,或…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迈向21世纪电影美学研讨会”于2000年3月25日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界定,电影美学的学术规范乃至学派建立,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本土化,市场化条件下中国电影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访谈,统地梳理了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通过对电视批评主体、客体和批评方法的阐述,揭示了建立和完善电视批评学的意义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当前电视批评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评奖于2006年12月在四川大学举行。这次评奖一共收到各类专著、论文等成果一百多项,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讨论,最后评出论著一等奖3部、二等奖6部、三等奖9部;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5篇;创作类一等奖8部、二等奖14部。这些成果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我国电影电视理论的研究水平,体现了前沿性学术研究的特性。本届“学会奖”的获奖成果具有以下特点:基础理论研究更具广泛性和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