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既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又影射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造成了很不良的社会效果。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就是为了挽回《聊斋志异》的不利影响。尽管纪昀的创作态度和作品的社会影响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截然不同,但《阅微草堂笔记》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  相似文献   

2.
纪昀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官员,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本文着眼于后者,对纪昀的亲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自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剌艺术则鲜明有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调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调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4.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但对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的《子不语》却颇为偏爱。而《阅微草堂笔记》也做不到内容单纯和完全真实。其实纪昀最不满的是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而《子不语》作为一部随意之作,则是纪昀可以容忍的。  相似文献   

5.
道教的经典著作《太平经》是推动三教融合的主动力,承负报应是其中的重要观点。纪昀主张三教合一,故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众多的承负报应故事。但笔记的特点和纪昀注重惩戒的创作宗旨导致《阅微草堂笔记》和《太平经》中的承负报应又有不同:《太平经》认为承负报应一直可延续十代,而纪昀则往往只记载父债子还;《太平经》认为祖先行为的后果只能由子孙承担,纪昀则认为祖先行善,子孙能光宗耀祖,最终受福报者还是行善者自己。就劝诫百姓来说,承负报应比因果报应的效果更佳,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承负报应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因果报应。  相似文献   

6.
清中叶纪昀晚年为追述平生见闻而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研究者通常把它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对比研究,但在语言特色研究方面,《聊斋志异》的研究早已收获颇丰,而对《阅微草堂笔记》语言特色的研究却尚未出现系统性、专门性、建树性的成果,仅有一些零星的评价性说法。《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语言简约、淡雅、冷幽默,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娓娓可听等语言特色鲜明独到。  相似文献   

7.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 ,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 ,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 :1讽刺的客观真实性 ;2讽刺的深刻性 ;3讽刺的分寸感 ;4讽刺的具体技巧 ,略加讨论 ,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8.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因不满《聊斋志异》而创作的,作为与《聊斋志异》相对立的一部作品,纪昀把真实和学问放在首要的位置。与此相呼应,在艺术手法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讽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讽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10.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因不满《聊斋志异》而创作的,作为与《聊斋志异》相对立的一部作品,纪昀把真实和学问放在首要的位置。与此相呼应,在艺术手法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在受刘备"三顾"之前曾有一段"躬耕"生活。三顾之"茅庐"和"躬耕地"何在,由于历史文献的简略歧异,后世逐渐形成了在南阳和在襄阳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而在这场学术争论中,东晋习凿齿《襄阳记》中的"孔明在南阳,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和《草庐对》中诸葛亮的"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两句话,常被襄阳说者引为"躬耕地"在襄阳不在南阳之依据,但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是其缺乏对史料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误读了史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三顾草庐”、“隆中对”的史事发生在襄樊,襄樊又因“三顾草庐”、“隆中对”而享誉中外。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讲,易中天先生所说的诸葛亮出山方式是“登门自见在前,三顾茅庐在后”的观点,至少在四个方面违背了历史事实,出现了一个根本失误。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起源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表现为一种文本理论,依运作层面的不同可分为宏观互文性、中观互文性、微观互文性三类。其中宏观互文性主要发生在文本与情景或文化之间。文章主要应用宏观互文性,分析了杜甫草堂几处景点名称的英译。宏观互文性视角尤其是情景互文性为旅游景点的命名和翻译提供了一种颇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的笔记小说,其创作动机是多方面的,主要从文本体现的劝世化俗倾向、序跋对劝世化俗动机的揭示、对统治者教化意识的迎合这三方面论述其创作动机的劝世化俗;从炫显博闻强记、显其学识淹通、炫其诗才与鉴赏力、炫其谭思睿智四方面,论述其创作动机的著书炫才。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史角度,对素以志怪小说而闻名于世的《阅微草堂笔记》进行了初步探讨,阐释其中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等内容。认为著者纪昀对中国古代科技虽有了解,但并不精通。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既惊奇西方科技的先进,又担心传教士意图不纯。所以,纪昀对科技内容仅仅是谨慎地关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科技内容虽然所占比例很小,但却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徽商江春、江昉兄弟扶助下的康山草堂词人,基本上继承了厉鹗"清幽冷寂"的艺术风格。在乾隆中叶的文坛上,将"浙派"之词发扬光大,是"浙西词派"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碰撞和大融合时期,是现代小说的黄金期。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为我们掀开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新的一页。他的历史小说创作以现代视野审视历史、融贯古今,解构人物,艺术手法别具一格,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历史厚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思索,独成一体,成为20世纪现代历史小说创作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