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引言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的基础方言大致分为七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六盘水地处贵州省西部,六盘水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与普通话非常相近,例如:声韵调系统与普通话大部分相同,部有bpmfdtlgkhzcsjqxφ等声母,声调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四个调类,词汇、语法结构方面差异更小;因此,六盘水人与外界交流,一般没多少  相似文献   

2.
天水方言疑问代词以"啥[sa55]""啊[A214]""咋[tsa35]"为基本形式,形成了"啥系"、"哪系"、"咋系"为主体的复合型疑问结构系统,在实际运用中除了对疑问焦点提出疑问这一基本用法之外,也用于非疑问的场合,具有虚指性、任指性和强调性的特点;同时疑问代词在运用中还常常与方言禁忌词相关联出现。在天水方言里,有些疑问代词历史悠久,是古语词在方言底层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项基本的任务,而为了在我们天水这个具体的方言区更有成效地推广普通话,有必要对天水方言同普通话的声、韵、调各语音要素作一些对应的比较研究.本文就天水方言的声调作一初步探讨.从整个汉语言看,天水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中最主要的关陇方言的一分支,它同关中方言有更密切的关系.从地域范围看,天水方言不仅包括天水市属各县区,并包括其北的通渭、静宁、庄浪一带县份,即实际包容了陇山以西,西秦岭以北,整个牛  相似文献   

4.
郴州方言中的"把"字有很多义项和用法是普通话所没有的.动词"把"有"给予、安排、派遣、放、占"等意义;介词"把"主要表处置、被动,表处置时跟共同语的"把"字句的语义及功能类似,表被动时类似于共同语中的"被"字句,但郴州方言又在此基础上有自身特点.这三种意义的"把"字由于同形容易造成歧义.另外,郴州方言中还存在大量的"把"字连用现象,表达复杂的意思.本文拟从"把"的意义及语法功能、"把"字歧义辨析、"把"字的连用三个方面来分析郴州方言的"把"及相关句式.  相似文献   

5.
“古词遗存”是指内蒙古西部方言中有些词语直接承袭中古汉语词义,但普通话中已不使用这些词语,如甚、舁、仰尘、夜来、瓯、钵等。“古音遗存”是指内蒙古西部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入声字。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语,有一套完整的声韵调系统:二十二个声母,三十九个韵母,以及四声调,此外,普通话还有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如轻声、儿化、变调等等。六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而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因而六枝方言的语  相似文献   

7.
方言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借用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依据方言与共同语之间存在的共同因素及对应关系,探讨方言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借用方法和意义,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言为桥梁高效率地进行普通话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方言地区的学生面临着学习普通话中的一个硬伤:方言。方言给交际带来不便,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言存在。因此推广普通话应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工作。文章将从方言地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现状入手,从而找出一些普通话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有没有否定标记出发,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讨论临沂方言中否定词的用法。有否定标记的否定词"不"类、"没"类和普通话有很大不同,"孬"、"哪"类、"算完"等没有否定标记的词语表现出临沂方言浓厚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文章比较了德阳方言与普通话表达的差异。从词类角度列举了德阳方言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等七类词中德阳方言的一些现象,并列举了德阳方言的一些独特短语和一些其他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1.
贵州各地的汉语方言中,有将近三百条由词根加上叠音后缀构成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叠音后缀词摹态状情、渲染环境,非常生动传神,而且富于节奏感.通过对贵州各地汉语方言中的几百个叠音后缀进行调查统计和梳理,分析归纳了叠音后缀的构成情况、叠音后缀词的表意特点及其语法作用、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六盘水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其语音、词汇遗存了古代汉语某些特点。通过对六盘水方言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从声韵调方面分析其方音中存古现象;通过例举考释六盘水方言中的部分古语词,说明其对古汉语语词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熊佳莹 《职大学报》2013,(1):91-94,78
南昌方言中存有一些现代汉语所不具有的表继续体貌标记的特殊句尾成份,"[tos?]"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南昌方言中音为[tso鬝]句尾成份就是就是古时期的"著",其后简化了的"着",且其是一个保留了古音古义的正处在实词义与虚词义尚未分离的实词虚化的过程中的"着"。  相似文献   

14.
“X女”族新词语语源有新造词、新借词、传统词的新含义、方言词的吸收等情况,其中新造词与新借词的现象最突出。新借词中日语借词占很大比重。“x女”族新词语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x女”族固有词语比较,x的音节数量更自由,形式更多样,有很多新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新词语语义更丰富,这一词语模有了更高的能产性。“x女”族新词语的大量出现,在语用上是一种“从众心理”,也使“女”有了缀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高陵方言是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的一个地点方言,特指问句是指说话人用疑问代词提出疑问点,要求对方针对疑问点做出回答的问句。比较普通话,高陵方言的特指问句表现得更为多样。在高陵方言中,一般多用疑问代词提出疑问点,用来询问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状况等;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咋向、阿搭、多、阿、啥、咋、几”。有时也用含有“哩”的问句进行特指询问;有时用含有“啥”的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兀的""阿的"元曲天水方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研究者认为"阿的"即‘‘兀的",在元曲和天方言中有大量例句,证实"阿的"并非"兀的".从语音关系上考察"兀的"之"兀"即是上古指代词"伊"的语音变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黔南方言的四种特殊语序现象,并将之与侗台语、苗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汉语与当地民族语言有一些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甘谷话中读作[ ]、[ ]、[ ]、[ ]的一些字,有着与上古汉语极其密切的继承关系,其生成过程,介音-i、-W向辅音靠拢,相关声母颚化是基本特征。甘谷话的这些特点表现出它自身的古老血统,这些语言标本有着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部分俗语词,至今仍然活跃在贵州各地百姓的日常口语中,通过参照方言用例,考之字典辞书以及古代文献,一方面可帮助我们准确深入理解《红楼梦》旨意;同时亦可弥补字典辞书中对这类词语或释义有分歧、或训释不够切近文本语境、或印证材料不够充分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