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与其给予学生整个世界,不如为学生插上人文翅膀。到底什么是人文?我觉得简单,人文,一个是关乎人,一个是关乎文。关心人类,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情感、关注  相似文献   

2.
冯爱婷 《师道》2007,(7):54-55
与其给予学生整个世界,不如为学生插上人文翅膀。 到底什么是人文?我觉得简单,人文,一个是关乎人,一个是关乎文。关心人类,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提起“人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都以为它是个遭到批判的对象,是西方资产阶级追求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那一套货色.因此,对之讳莫如深,久而久之,“人文“就变成难以理解的空洞概念了.那么,人文到底是什么呢?人文,简单地说,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即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的教育,以个体和人格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体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这正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人文教育与“以德育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一、人文素质的涵义“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晓年 《青海教育》2008,(11):21-22
什么是人文?“人文”一词,辞典上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里我们需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也就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以及关心人类的文明,关心人类的文化。西方的人文是相对于神学而言的,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发展科学的同时,别忘记了人文教育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科学和人文是人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社会就会失衡,人类就会失衡。  相似文献   

6.
提起“人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都以为它是个遭到批判的对象,是西方资产阶级追求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那一套货色。因此,对之讳莫如深,久而久之,“人文”就变成难以理解的空洞概念了。那么,人文到底是什么呢?人文,简单地说,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即关心人类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尽显人文情怀的地方,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寻求真理、分享知识、分享创造、分享成功的地方。 要想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作为教师,要拥有人文情怀。人文情怀主要是指关心人,关注人的现实与未来,关注人类的命运,关心人类的文明,关心人类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1]一文中指出:其一中国教育缺服务意识;其二,中国教育缺人文关怀。这就向我们这些带班的老师提出一个命题:班级管理中不能没有服务与人文关怀。朱教授指出:“人文,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基于这种认识,我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注重服务与人文关怀,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与人情化管理。一、诗文赏读,播撒人文精神种子1.创作班歌,强化奋斗进取精神,倡导勤奋创新精神,这正是我带班的宗旨之一。开学初,为了迎接校歌咏比赛,提出并强化“开拓…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又要“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做到“心中有人”。那么,何“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一种以关怀人为主体、以关怀人为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一、让个体感受关怀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美国…  相似文献   

10.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辞海》注)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当然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性评价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对学生进行全人格的评价,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人文?人文,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这是我比较通俗的理解。当然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解。教育,是非常非常缺少人文精神的,而且不仅中国缺少,全世界也缺少,中国尤其缺少。  相似文献   

12.
现在很多人在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讲得很玄乎,我说没有那么多玄乎。什么是人文?人文,一个是关心人,一个是关心文,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他人,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加起来就是人文。这是我比较通俗的理解。当然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解。教育,是非常非常缺少人文精神的,而且不仅中国缺少,全世界也缺少,中国尤其缺少。  相似文献   

13.
林秀芬 《考试周刊》2008,(7):233-234
人文的教育将人文关怀视为对人的终极关怀.何谓人文关怀?从字面上讲,一是关心人,以人为本;二是关心文,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于成人.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独立人格的完善,令他们对人生充满好奇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谈到学校人文教育,笔者认为要把"人文"二字分开来理解,"人"就是要关心人——师生员工素质的发展,"文"就是要关注"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的发展的地方,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人文教育就是要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促使师生员工提高人文修养,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过程. 教育家高焕祥在《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提出:每个人都有三种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人文教育是人文积淀、人文体验和人文实践.  相似文献   

15.
突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是当今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当今我国学校美育所强调的价值取向。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密不可分,明确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的关系,关心人类的文化现象,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一种内在情感,是对人内在要求的指认,是一种社会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倡导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人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  相似文献   

17.
追求幸福是人类难以割舍的永恒情结.体育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应以人生幸福为永恒追求,应当关涉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社会幸福.构建幸福体育应当关怀生命、关注人文、关心社会,从而实现体育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     
《中国职工教育》2010,(8):17-17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罗惜春  覃仕维 《教师》2013,(31):114-115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出自《周易·贲卦·彖辞》,原文是这样的:"阴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至,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教化天下苍生,引申来说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括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汉语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他还曾说:人文精神体现在每个人的学习工作中,体现在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关系中.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素养"一词的解释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今,在我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人文关怀与人文自觉不足的状况,故此,构建“亲情关怀式”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是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要有效实现这一模式,高校应加强关于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成长以及营造文化氛围这四个基本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