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2.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3.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4.
一位青年班主任在办公室里给大家讲了这么一件事:“五·一”前夕,他准备结婚,请了班里几位大个子帮他搬家具。学生干得很起劲,出了力,作为教师的他,也为此作了一点招待,事后又专门给这几位帮忙的学生发了喜糖。然而,一段时间来,他发现这几位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意无意地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出一种与老师特别热乎的关系。一次班会上,他批评了其中一位在自习课上犯纪律的学生,想不到这位受批评的学生竟一本正经地说了一句:“我还帮你搬过家具呢!”引起全班同学一阵哄笑。这件事引起我的深思。按理说,师生之间在有困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10,(7):4-4
一位老师多次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有一天,一位顽皮的孩子仍然摘了花园里一朵漂亮的花。她问这位同学:“为什么摘花?花哪去了?”没想到这位同学怯怯地吐出两个字:“吃了。”她真想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花怎么能吃呢?难道它是米饭?你这个脑子怎么长的?”可她还是忍住了。她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让他坐下,心平气和地说:“现在老师不问你为什么摘,为什么吃,  相似文献   

6.
对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准备好一块“橡皮擦”。这不,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上课被教数学的周老师批评。下午放学,我找晨晨了解情况,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等他把话说完,然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遣,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怎样让他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感觉,不想和老师抵触,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  相似文献   

7.
杨瑞玲 《师道》2004,(11):34-34
一位班主任老师召开了一次题为“心灵的选择”的主题班会,他让每一位同学从学历、事业、金钱、生命等十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人生最想拥有的一项。一位男同学经过多次选择,最终保留了“爱情”这一条。同学们大都暗笑这位男同学情感的过于外露。班主任老师庄重地说:“情窦初开的你们,有谁不渴望与异性交往?只不过他(指该男学生)比你们善于表白而已。”  相似文献   

8.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低年级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画一幅画。下课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一位学生交上来的是一张白纸,于是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画的是牛吃草。”“那么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牛吃完草走了。”这位学生虽然有恶作剧之嫌,但他的回答却不能不让我们惊叹那异于常人的想像和思维。笑话没有下文,也不知文中的那位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位学生的,但我想,这位学生如果能得以正确的引导,将来成为一位可造之才也未必没有可能。 传统的教学中,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却往往因为他们的非传统性,被众多老师视为“…  相似文献   

9.
开心果     
一学生上课时老想着打球,眼睛不住地往操场上盯,老师批评他说:“你呀,人在教室,心在操场,这怎么行呢?” 学生听了说道:“老师,那么让我人去操场,把心留在教室,好吗?”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班主任,难免会遇到一些常犯错误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枯燥的说服教育收效不大,有时他们还会口服心不服。有一次,课堂上我批评了一位带头捣蛋的学生几句,他有些不太服气,嘴里竟还嘟囔着:“老师你偏心,咋光批评我不批评他们?”我问他:“是谁先扰乱了别的同学听课,主要责任在谁?”他不吱声了,这时,秋风掠过窗外的梧桐树,发出“飒飒”的声响。我灵机一动话题一转,“同学们,你们看,这窗外的梧桐树为什么会长得这么高大健壮呢?”“因为有阳光照耀它们。”“有雨  相似文献   

11.
周末参加了一所学校的班主任论坛.论坛上,几位优秀班主任介绍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其中一位班主任讲的一个小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每天的午自习这位老师都会让值周班长负责自习纪律,自己只是时不时地在教室外面观察一下,只有发现违纪学生的时候才会亲自处理.有一次,他透过玻璃窗看见小A低着头,两只手放在桌洞里正在摆弄什么.从小A两只手的动作和他紧张兮兮的样子,这位老师确信,小A一定又在玩手机!这个家伙有过N次在课堂玩手机的“案底”了,他怎么屡教不改呢?这样一想,老师心头的怒火就控制不住了,他猛地推开教室的门,大喝一声:“小A,快把手机拿出来!”但是小A一脸无辜的样子,断然否认自己在玩手机.老师想,这又是小A的老伎俩,顽抗到底、强词夺理,这一次一定不能饶了他!于是,老师决定来个“人赃俱获”——他让小A站起来开始搜他的桌洞.可是什么也没有搜到.小A明显地很愤怒,生气地把自己的口袋一一翻了出来,让老师查看.经过一番理论,这位老师发现真的是自己错了,小A并没有玩手机,只是无聊地摆弄桌洞里的课本打发时间而已.  相似文献   

12.
“老师,每当您把犯错误的同学叫出去批评时,我们其他同学特嫉妒。”在与一位学生的谈话中他说出了这出人意料的想法。然而仔细想想,这位学生的话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愿意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与老师交流。班级就好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使他们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13.
一位住校学生在放学后与同学去酒店吃晚饭,喝了点酒。第二天早上班主任知道了,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责罚。同事们在一旁窃笑,因为这位班主任在处罚喝酒的学生时,自己身上正散发出头天晚上醉酒后遗留的酒精气味。我把这一信息反馈给他,他满不在乎地说:“我是老师,怎么能跟学生相提并论呢?”我不知道那位学生在毕恭毕敬接受这位班主任“教育”时的感受如何,但这样教育学生的效果怎样却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下课了,安静的课堂随即变得热闹异常。班主任老师走到哄笑的学生堆里说道:“你们在看什么?这么有趣,让我看看!”边说边拿来学生传看的纸条。霎时老师的脸变得严肃起来!经验告诉我有情况,我走到班主任身边了解到,原来是一位学生对班主任的全方位歪曲式的描述。太不尊重人了,太过分了!  相似文献   

15.
一位语文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名学生正在数说他“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又说了一句“最近,在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无疑,这位老师的课堂惯用语存在一些问题。实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在与侄子的交谈中,我侄子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政治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的政治老师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他们班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当时就气极了,对着那位同学大声说:“你给我滚出去!”听完侄子的话,我顿时陷入了深思当中,这位政治老师怎么不从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这件事情呢?他的课堂惯用语是真的存在问题呀。我觉得:教…  相似文献   

17.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记得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班上有一位思维特别活跃的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何怎样的关系?”当时,我被这位学生问住了,一下子没想到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想了想,我坦然地对他说:“老师没想过这个问题,给老师点时间,让我们一起想想,想好之后一起交流,行不?”学生很懂事地对我点点头.于是,我专门增加一课时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案例:早操一结束,学生刘峥峥就跑到老师办公室。“老师,今天您应该向我道歉。”冷不丁的一句话,让班主任王老师懵了。其他老师也格外诧异。刘峥峥继续质问:“跑操时您为啥只批评我呢?”“你跑偏了呀、”“我跟着孙小星,跑偏了也是因为他,怎么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小班主任”一次劳动课上,班上的“活跃分子”孙小明学着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样子,“批评”起一个偷懒的学生来。引得周围的同学捧腹大笑。瞧他那神气劲,还真像一位“班主任”呢! 事后我想:何不利用同学们这种爱模仿的心理和要求独立的“成人”意识,让他们学当“小班主任”,尝尝管“学生”的滋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