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2.
    
人们爱说“猪狗”,其实“猪”和“狗”是不能并列的。也有一些人喜欢狗,却没有一个人喜欢猪,虽然有不少人天天在吃猪肉。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和哥哥回到家乡——一个僻远的山区,帮助奶奶种农作物。在翻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蚯蚓,我问:“哥哥,你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哥哥说“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哥哥反问我:“蚯蚓是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喜欢冷凉的环境?”我说:“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因为蚯蚓是喜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我们总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一些这样的话:“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喜欢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学习”,“喜欢做哪题就做哪题”……于是乎,“喜欢……就……”俨然是新课改中的“流行语”乃至“标志语”。  相似文献   

5.
韩百斌 《中国德育》2007,2(6):51-51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老师讲,哪个学生聪颖、好学、讨人喜爱;哪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让人不喜欢。教师对喜欢的学生易“偏爱”,而对不喜欢的学生易“偏恶”。这种“偏爱”“偏恶”的倾向对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都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新教材将“少益耆食”注作:“稍微渐渐喜欢吃东西。少,稍微。益,渐渐……”“稍微渐渐”连用,来修饰“喜欢吃东西”,显然诘屈聱牙,语意不畅。原因何在呢?原来就在于将“少益”之“少”理解错了。  相似文献   

7.
孙雯 《山东教育》2002,(12):62-62
一、树立新观念,正确地看待孩子在幼儿教育中“求异”被上升为教育目的,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教师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但有的教师受旧观念的影响,喜欢幼儿规规距距,顺从听话的“乖”幼儿,不喜欢“淘气”的幼儿,实际上“淘气”是儿童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的反映。幼儿淘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往往会给教师带来“麻烦”。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淘气是他们思维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正确看待幼儿,给予淘气幼儿以理解和宽容,以保持…  相似文献   

8.
舞教心语     
(一) 去年的“六一”演出,我排练了一个有29人参加的大型舞蹈《春之歌》,在设备先进的宁夏会堂演出。现在,参加演出的这些小朋友只要见了我,总是围拢过来亲热地叫着,脸上笑成一朵花。是我的人格魅力让他们这样喜欢吗?请听我与他们的一些对话:“甜甜,你喜欢跳舞吗?”“开始不喜欢,后来就喜欢了。”“你们为什么喜欢跳舞?”“跳舞很有意思。”“你们想在哪里跳舞?”“还想去大会堂。”“为什么?”“舞台上的那些灯很好看。”“能穿上漂亮的服装。”“我跳能让大家畜。”“我看见那四只青蛙的肚子一鼓一鼓地的真好玩。” 儿童…  相似文献   

9.
一位阿姨带着幼儿园的孩子去赏花,她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说说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花?为什么喜欢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抢答:“我喜欢红色的花,它像太阳。”“我喜欢粉色的花,它像妈妈的脸。”“我喜欢黄色的花,它像我的裙子。”“我喜欢……”突然有一位小朋友问:“阿姨,您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花呀?”这位阿姨停顿片刻回答:“我最喜欢小朋友们。因为你们在阿姨心里是最好看最美丽的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0名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后研究发现:大学生在阐释自己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时,一是通过“内部路径”,构建“内在合理化机制”,即从个体自身寻找不喜欢的理由,从而将不喜欢的行为合理化。二是通过“外部路径”,构建“外在合理化机制”。分析研究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供了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需要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倾诉自己的心声,是孩子们的一种需要。为此,我班创设了新的区角──“倾诉角”,并准备了许多的玩具小动物来和小朋友们聊天,其中有小狗、小猫、小鸡等。可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孩子光顾这个区角。 为此,我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我不喜欢和小猫聊天。”“我想和孙悟空说说话,请他来做客。”“我喜欢大头儿子。”“我喜欢白雪公主。”…… 原因找到了,孩子们要的是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他们喜欢卡通人物,因为这些人物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于是我和孩子们对这个区角进行了重新“改造”,使这个小小的角落真正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先讲两个课例:一个是最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到的: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李镇西老师,在外地借班上课,讲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快结束时问学生:“喜欢这篇文课文吗?”多数学生说喜欢,但有一生站起来说不喜欢。李老师在表明自己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的观点后,马上给予后一位同学以肯定,并要他讲讲不喜欢的理由,还高度赞扬他敢于对大多数人说“不”。另一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大多数回答说是“水”,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春天”,老师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这两个课例,…  相似文献   

13.
与你有缘     
也许与生俱来与语文有缘,记得上小学前我就开始学习语言文字,认识了好多字。虽然只是简单的“大”“小”“上”“下”,“太”“平”“天”“国”。但在那个时代的穷乡僻壤.已很不简单了。上小学后特别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考试几乎回回得满分。念初中时更偏爱语文,特喜欢读《中国青年报》;李清照的词也读过不少。又比较喜欢读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谎言     
初中毕业前两个月,一次班会活动由我来主持。活动中我突发奇想,让同学们每人写两位自己喜欢的同学,不论男生还是女生,还要写出喜欢的原因。没别的意思,只是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开开心。同学们很快递上纸条。我大声念道:“我喜欢李凯,喜欢你的大个头,喜欢你乐于助人的品格。”“我喜欢朱江,喜欢你的俊秀,和你黑葡萄似的眼睛。”……同学们兴致都很高。点到名的,兴奋得脸通红,没点到的焦急地等待着。我突然发觉,只有她,班上有名的“哑女”——吴梅,沉默地坐着,把头埋得很低很低。“哑女”其实不哑,只不过是性格太内向,…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的研究中,往往只注重教师的“如何教”的研究,忽视学生“如何学”的研究。学生喜欢写什么,喜欢怎样的作文指导课,喜欢老师怎样评改自己的作文,等等,教师心中无数。把“教”与“学”孤立开来,这恐怕是造成当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我们对初二200住学生进行了“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做班主任”的调查。为了不给学生画框框,我们没有指定内容,全由学生自己写。其数据和内容如下:1.“喜欢博学、知识丰富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84人,占42%;2、“喜欢教主科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98人,占49%;3.“喜欢有特长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72人,占36%;4.“喜欢性格随和,但又能管好班级的老师当班主任”的有65人,  相似文献   

17.
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以喜欢辩论著称。他的学生么都子就曾问他:“人家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这倒是句实话。孟子生当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日烈,生灵涂炭,各家学派竟相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家的继承者,为了和各派辩难,以说服各国君主实行“王道”“仁政”,当然不得不四处奔波,与人辩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犤教学片断犦在学生初步了解长城的伟大表现在“气魄雄伟”“建筑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这几方面后:师: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课文是从三方面来说明的,你对哪一方面最感兴趣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刚才同学们阅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老师也阅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长城气…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3,(6):17-17
张烁在5月16日人民网撰文指出:中国人热衷各类英语辅导班,为什么小喜欢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学生们喜欢老师讲清各个“知识点”,为什么不喜欢“不划重点”的纯英语教学?擅长授课的中国英语老师,为什么英语会话那么困难?在中国教育教学的许多环节,已经不同程度地被考试“绑架”了。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喜欢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尤其喜欢追“星”,崇拜“偶像”。作为班主任,我积极鼓励并引导他们向真正的明星和偶像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