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常亲临皇家画院主持开科考试。有一次,他出了个“深山藏古寺”的题目,把前来应试的画家难住了。有的画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再在山腰画一座古寺;有的画了深山老林,再画一座古寺置于其中;有的画两峰耸峙的山谷中露出寺庙的一角红墙……只有一幅画与众不同,画面上没有古寺,而是画了一个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一条石径由溪边通往山中。宋徽宗审阅画卷时,对那些画了古寺的画连连摇头,当看到和尚挑水这幅画时,不禁拍案叫绝:“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有独到之处。当取此画为第一!”  相似文献   

2.
课题:依题作画内容:想象力训练对象:初一年级学生地点:江苏省教育学院附中初一教室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思维训练课题是“依题作画”。依题作画就是我出一个题目,你们根据我出的题目作出一幅画来,要求这幅画与我所出的题相吻合。当然,我们上的是思维训练课,不是美术课,作画能力强的,画面可能美些,能力弱的,画面可能差些,这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要求学生当场把它画出来,一个考生在画面上画了许多山,在山坳处画了一座寺庙,寺庙周围有许多高大的树;另一个考生画的许多山和古树,在古树旁露出寺庙的一角。  相似文献   

3.
以小见大     
师:同学们,今天我先讲一个典故,“深山藏古寺”是宋徽宗考察画家出的一道考题。当时画家中有的画青山丛中露出一个寺顶;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半古寺;有的则干脆在山中画一个寺庙。只有一位画家没有画庙,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一个老和尚在深山的泉边提水,最终这位画家取得了第一名。那么,这幅画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留有余地     
传说我国古时候有一位画家,他教了三个学生。有一天,画家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叫学生们据题作画。第一个学生画了一座完整的寺庙,周围是巍峨的高山。第二个学生只画了寺庙一角,周围峰峦起伏,松柏挺立。第三个  相似文献   

5.
张志盛 《新作文》2004,(11):25-25
据载,宋徽宗时设画院,每年以考画录取新生。有一回。主考官以“深山藏古寺”命题,让考生们精心构思,挥笔作画。结果,有的画面上画了高山峻岭.山下一座古庙;有的画面上是苍山幽径.深山丛林中闪现一个古庙的塔顶。其中有一幅画既没有古庙,也没有塔顶,只在云山缭绕的山脚下溪流旁边,画着一个汲水的老和尚。主考官对这幅画大加赞赏.认为这幅画充分表达了“藏”的意境,技法高超。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6.
宋徽宗考画师的故事对我们学会审题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我们准确理解有否定词的题目帮助更大。有一次,宋徽宗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画家作画,对那些画了“寺”的某一角的画直摇头,只对“泉边和尚挑水”的画点头称是。又有一次,宋徽宗以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野  相似文献   

7.
相传宋徽宗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有的画一座古寺在半山腰,有的画古寺在深山幽林里,有的画两边是悬崖峭壁的山谷中露出了古寺的一角,然而都未夺魁。令宋徽宗拍案叫绝的是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没有古寺,只有一个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脚下是一条通往深山的小径。这则轶事说明了“虚”与“实”的艺术手法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而夺魁画的高明三处正在于正确处理“虚”  相似文献   

8.
<正>传说宋徽宗赵佶喜欢"以画取士",有一年的考试题目是"深山藏古寺",魁选之作中,崇山峻岭之间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一个老僧正在取水。这幅画并没有画古寺,而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式引发观者的联想,巧妙隐晦地表现出古寺藏于深山这一主题。同理,文学作品如能很好地运用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饱满,想象空间更大,意蕴更深厚。  相似文献   

9.
一、先从一个故事说起宋朝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有个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挑水。最后,这幅画得到了考官的赏识,被评为成功之作。这位考生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抓住了题眼“藏”字,审题审得好。作文也是如此,审题很重要,只有审准了题,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二、审题的五项注意1.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题目,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要求组成。学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0.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于是就有了画的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11.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曾有一位美术老师跟我们学生讲了一幅古画。老师首先展开古画给我们看,画面上有:叠叠的崇山,密密的树林,山间流着清泉,还有一个和尚在涧边提水。然后老师要我们给画命名,我们有的命为“深山老林”,有的命为“高山流水”,有的命为“山幽泉更清”……老师听后只是微笑摇头。老师说:“观察事物,大的东西固然要抓住,那小的东西不可忽视,往往是以小见大,细微深处见真情。画中那个和尚起什么作用?他从哪里来的?”经老师这么一点拨,同学们茅塞顿开,命题逐步向“和尚”方面靠近。最后,老师写出“深山藏古寺”五个字,并介绍《深山藏古寺》这幅画是古代绘画考试中一个命题,那时考生画出寺的都落选,唯  相似文献   

12.
作文和绘画一样,都要善于构思,从这个角度讲,二者是相通的。这儿有几则关于画家精巧构思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也许会对你们的作文有所启示。绘“藏”有人给画师们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有的画出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画了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似的塔尖;有一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只在从山中流泻下来的小溪旁画了一位汲水的老和尚。小朋友,你说哪幅画最贴合题意?提示:第三幅。老和尚与古寺紧相关联,他下山取水,寺必在山中,“藏”的意思出来了。第一…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今天我先讲一个典故,深山藏古寺是宋徽宗考察画家出的一道考题。当时画家中有的画青山丛中露出一个寺顶;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半古寺;有的则干脆在山中画一个寺庙。只有一位画家没有画庙,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一个老和尚在深山的泉边提水,最终  相似文献   

14.
<正>有这样一则经典的故事:宋代画院一次招募画家,出的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多数画家都是在卷面上借用山坡、峰峦、树林、云雾等物来遮掩古寺,仅露出古寺的一角来吻合考题。唯独一位画家没画寺庙,只画了一位老僧在深山泉边汲水,最终这位画家力拔头筹。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来体现题目要表达的意思,令人叹为观止。苏轼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故事讲起: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位皇帝,他穷奢极侈,荒淫无度,但他却酷爱绘画艺术而且颇有成就。有一次他给宫中画师出一题目让大家作画,题目是:深山藏古寺。  相似文献   

16.
<正>有这样一则经典的故事:宋代画院一次招募画家,出的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多数画家都是在卷面上借用山坡、峰峦、树林、云雾等物来遮掩古寺,仅露出古寺的一角来吻合考题。唯独一位画家没画寺庙,只画了一位老僧在深山泉边汲水,最终这位画家力拔头筹。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来体现题目要表达的意思,令人叹为观止。苏轼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记叙文的角度选择也一样,从不同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17.
据说宋徽宗在一次殿试时出了这样一道考题:要考生们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一幅画。绝大多数考生一看题目就乐了——这还不简单!不加思索就立即画了起来。只有一位考生深思了良久方才下笔。最后,画作收了上来,猛一看,大家似乎都匠心独运,功力非凡:有人画的是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占寺一角;有人画的是群  相似文献   

18.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明朝时有个掌握实权的宦官到地方巡察 ,地方官为了讨好他 ,送给他一幅珍贵的画 ,这个宦官看了这幅画的上方还有很大一块空白 ,就说 :“要是画面空的地方再画上‘三英战吕布’就好了。”这宦官真是不懂装懂。作画怎么能把整个画面都画满了呢 ?任何一部作品的价值是读者接受意识和作者创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在创作中创造一种召唤结构 ,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 ,让读者“活”下去。这种再创造的空间 ,就是“空白”。“空白”艺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都有体现 :建筑中的借景 ;书法中的笔断意连 ;摄影中的空镜头 ;音乐中的休止符 ;画家画梅 ,…  相似文献   

20.
相传古时候有位画师,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三个弟子作画。一幅着意描绘了一座寺院的古老外观,四面层峦迭障,寺在深山之中,另一幅画面上群山莽莽,山峦交错之间露出残败的古庙的一角;第三幅画面上没有寺院,于深山陡涧之间,有位老和尚正在挑水。画师评第一幅为“劣”,第二幅为“良”,第三幅为“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