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兰云 《成才之路》2011,(26):70-71
当代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作为家庭未来唯一的希望,家长自然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家庭、学校成了学生活动的两个主要的场所。一方面,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另一方面,教师也很想知道学生在家的某些情况。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如今,素质教育正在我国中小学校大力推行,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样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出现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教师上,将教师视为影响学生受教育的最大因素,专家学者也将视野较多地放在研究教师的作用上,而忽视家长以及家庭对学生在教育方面的影响。本文就素质教育推进中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十分重要,同样接受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然而有一些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或因自身能力不足,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漠不关心或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而班主任身为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关怀和指导,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明方向,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建立桥梁,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4.
潘俊平 《文教资料》2009,(35):134-135
家庭教育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积极联系.让家庭教育有助于学校教育:坚持与家长加强信息交流,让我们的教育行为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建立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在联系中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促使家长分担教育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重要的补充,是一个基础性的教育,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影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接受到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社会需要通过教师输入给学生的;社会教育是通过社会行为现象的影响传达给学生的;而家庭教育则是通过家长的影响和指导实现的。由于家庭是社会  相似文献   

7.
刘绪梅 《教师》2013,(30):14-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育是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为学校教育奠定稳固基础的重要前提.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其自身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视的,所以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应将社会、学校、家庭连为一体,本文就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教育,同时还是指家庭教育,两者对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广大家长应该配合学校教师,积极创新家庭教育方法,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以供家庭教育实施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转变,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然而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观点和行为上的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针对家庭教育现状及对学生的影响,构架学校、家庭育人模式,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携起手来,家校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建文 《学周刊C版》2015,(12):126-127
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教育孩子不仅仅只是学校教师的义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尤为重要,对孩子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使学生得到良好教育和发展,需要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根据我的教育经验现在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一、尊重家长,建立家校结合机制每个家庭所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主动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11.
鄂玉祥 《教书育人》2004,(11):56-57
一、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孩子的三条基本途径。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发育都是这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就像一座“综合加工厂”,缺少哪一道工序都不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政府职能部门去约束和管理,唯独家庭教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应该给予家庭教育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是受教育者的启蒙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父母的教育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我们家长万万不可忽视。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而我们每一个家庭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早期性、感染性、连续性、及时性的特点。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多元化经济知识时代的需求和方向。学校则肩负着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个体的学生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交互影响,使其人格的形成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应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重视教给家长家教的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陈翠叶 《山东教育》2020,(3):118-118
教育是"影响"的事业,是"渗透"的事业,是"熏陶"的事业。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教师和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生除了在校接受老师和集体的教育之外,同时还受到家庭极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早期性、感染性、连续性、及时性的特点.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多元化经济知识时代的需求和方向.学校则肩负着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个体的学生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交互影响,使其人格的形成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应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重视教给家长家教的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1-9年级的6-16岁智障学生对“性”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现状,以及教师、家长对“性”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现状。结果发现,学生对“性”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得很少;教师、家长对“性”相关知识、技能教得不多;学生年龄、教师教学、家庭教育显著影响学生的掌握程度,但对不同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教师、家长适宜把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性生理内容放在相应的年级进行教育,还要协商确定性心理、性安全内容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综合化、一体化是未来教育的总趋势。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在一个基点上、形成合力,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搞好关系。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与家长搞好关系呢? 一、要热爱学生。作为一个教师要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首要一条就是要象慈母样关心、体贴爱护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康克清同志在《我的祝愿》一书中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与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所能代替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我校教育学生时更需家长配合和支持。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关键在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  相似文献   

19.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儿童早期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牛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早于儿童所接受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重心放在学校内,认为学校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实不然,家庭才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将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应然"和"不然"进行合理的讨论,希望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