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尔滨有东方莫斯科之称,俄罗斯文化对其着深远影响。哈尔滨市内的伏尔加庄园有大量俄式建筑,是中俄文化交流的缩影,令足不出境就能能领路俄罗斯艺术。圣尼古拉教堂是伏尔加庄园内最具魅力的建筑,是被摄影家画家们关注的主要焦点。围绕圣尼古拉教学在油画、水彩、版画等类别的作品倍出,崔昊的东北地域山水画——《圣尼古拉教堂》是其中的翘楚。  相似文献   

2.
论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 ,沙俄获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随着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的修建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军队员及其家属开始迁移到哈尔滨居住。在其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 ,俄罗斯人成为了哈尔滨居民的主体。与此同时 ,他们把俄罗斯文化引入了哈尔滨 ,在建筑、教育、文学艺术、饮食服饰、语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哈尔滨特质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商关系是推动俄罗斯经济和政治演进的主要力量。其实质是俄罗斯财阀与政权之间围绕“钱”、“权”两字所做的交易与斗争。尤其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国内外围绕着普京时代的政商关系问题产生了广泛的议论,主要集中于俄式政商关系的特质及发展趋势。普京执政期间,大大改变了叶利钦时代对商人的态度,使俄罗斯按着俄式国家-私人资本主义的模式发展。应当说,在普京的执政期间这种加大国家干预的做法无疑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推动了俄罗斯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杨晓天 《学子》2004,(8):7-9
每当我从北京回哈尔滨探亲度假,总要到道里区兆鳞街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原名:哈尔滨东省特别行政区第一中学)去看看.那熟悉的米黄色俄式建筑的校舍,使我想起70多年前,我的父亲在这里的学习生活,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反日斗争,并由此走向革命道路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米佳的爱情》是俄罗斯作家伊万·蒲宁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凭借此作闻名遐迩,并于1933年一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俄罗斯作家。在这部俄式"少年维特的烦恼"小说中,讲述的是俄罗斯青年米佳的爱情悲剧。蒲宁不负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之名,以娴熟、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痛苦的内心世界,将他的双重性、异化性极尽描摹。  相似文献   

6.
拉赫玛尼诺夫是二十世纪初、浪漫主义晚期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其作品通过音的衔接、独特发音方式等渠径巧妙阐释了"俄式忧郁".本篇仅以其无词浪漫曲《练声曲》为例,浅释'俄罗斯忧郁'中所饱含的真谛,以及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天性于人声及不同乐器的音色中所可以表达出的不同演绎效果,作简短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计较冬季的气候,东三省也堪称读书、生活、观光的好去处之一。东北农村山清水秀、蓝天白云,比关内少了许多污染。城市繁华但不拥挤,特别是长春市,街道宽阔、清洁,满眼大树和绿地,还有清澈的湖水。哈尔滨随处可寻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为这座远东著名都市平添了异域情调。夜幕低垂,徘徊在华灯初上的中央大街,宛若置身于欧洲的某段记忆。沈阳很大,是东三省的带头大哥、共和国棋局中重要的一枚棋子:她见证了辽沈战役的历  相似文献   

8.
薛锋 《留学生》2010,(8):56-57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有一幢俄式四层楼房别墅.别墅周围还有花园、篮球场、溜冰场等。80多年前.这里曾经汇集过一批志向高远的中国留学生.它便是莫斯科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俄罗斯侨民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不乏名人志士。在俄罗斯本 土不断关注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热潮中,借此机会,对侨居我国哈尔滨的两位著名的俄国诗人及其创作给予介绍,并对 其独特的诗歌创作方法和中国文化在他们诗歌中的体现等,给予关照。  相似文献   

10.
清王朝认为哈尔滨一带是其龙兴之地,因而作为禁地,哈尔滨开发较晚。哈尔滨比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更少一些暮气,多一些现代商业的喧闹。由于地域原因,许多地方还打上了俄罗斯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中俄边境华俄后裔集聚地和哈尔滨、上海等城市的俄侨社区,曾流行浓厚的东正教习俗,并留下了大量的东正教教堂、“木刻楞”等俄式建筑,其饮食、服饰中俄兼备,会话、姓氏和命名等则采用汉俄双语制。这种影响一方面增添了中国民俗的多元化色彩,另一方面俄俗本身在有限的区域内也或多或少地被改造或嬗变。  相似文献   

12.
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黄色俄罗斯"的同时,他们也将西方音乐文化输人到了中国。亚·维尔日比洛维奇为代表的俄罗斯大提琴教育学派的创始人,以及小提琴家亚沙·海菲兹等世界著名音乐巨匠,他们在哈尔滨从事艺术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却对大提琴在东北的推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初,哈尔滨的一个早市上,多了一对高鼻梁、蓝眼睛,讲着一口地道的中国话的俄罗斯父子,他们在吆喝着卖馅饼。父亲——俄罗斯侨民沙克金是哈尔滨一家汽车修配厂的老板,拥有百万资产。那他为什么还要和儿子一道,起早贪黑地挣这点“小钱”呢?原来,这是沙克金在对儿子实施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醒悟:不能像一些中国家长那样继续溺爱儿子了今年58岁的沙克金祖籍俄罗斯,出生在哈尔滨。20多岁时,沙克金已熟练掌握了烹饪和维修汽车等多种技术。后来,他与同样生在哈尔滨的俄罗斯籍妻子相识相爱。妻子先为沙克金生了个漂亮的女儿,1980年,儿子穆…  相似文献   

14.
张鑫 《华章》2013,(13)
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是指20世纪初至50年代,由流亡到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在中国大地上用俄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作品既保留了新的“哈尔滨白银时代”的文学特征,又可有深刻的中国烙印.它以坚强刚毅的崇尚意.志的鲜明个性、地域色彩、思乡情结,以及民族风格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辽宁招生考试》2004,(6):41-41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是国家教育部确认的民办本科独立学院,是哈尔滨商业大学的二级学院,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与招生系列。学院坐落于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市区,校园环境优雅,建筑风格独特,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2万平方米。学院有设施完善的教学主楼、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微机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学院艺术系的钢琴老师爱娃来自俄罗斯,毕业于叶卡杰林堡音乐学院,5岁开始学钢琴,12岁到专门的音乐学校学习,又在大学的钢琴系学习了5年。毕业后在海参崴一家音乐团体工作了10年,在俄罗斯是专业的钢琴演奏家,2001年3月和丈夫一起来到了中国。爱娃在哈尔滨教钢琴已经四年了,曾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任过两学期的教,她的丈夫热内亚也在哈尔滨教了四年油画,  相似文献   

17.
童年的果园     
在有关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家曾拥有的一个果园了。这是当年俄罗斯人种植的一个果园,在50年代,随着我家从比乐街一处俄式房换到巴山街一处俄式房,巴山街果园的隶属权也就一起落在了我家名下。果园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里面种植了梨、沙果、李子、杏、樱桃、山丁子等多种果树,树种搭配得特别合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看去颇有种恢宏的气势。每到春天,真是一个诗的奇妙的世界。当秋天来临,各种果实成熟,果园又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家总是找来远近许许多多的孩子一起来采摘果实,一起分享。树太高,就搭着木梯子去…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民主攻势",俄国内反对派也蠢蠢欲动,企图催生"颜色革命".面对这种形势,普京政权坚守阵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一是坚持"俄式民主",强化中央集权.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官办青年组织.三是整顿非政府组织,严控境外资金来源.四是密切关注并开始"敲打"国内危险的领头人物.  相似文献   

19.
正"牵牛坊"是一处俄式木制平房,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一是因为院子里种满了牵牛花;二是因为当时每天都有自俄罗斯人牵着牛从这处房前经过。它是黑龙江省著名画家冯永秋的宅院,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水道街(现今道里兆麟街)。起初,它是进步文人的活动场所,后来它渐渐发展成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地下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年轻的萧红、萧军经常参加"牵牛坊"的聚会。  相似文献   

20.
正据《俄罗斯报》报道,2016年中俄双方将在莫斯科大学的基础上合作创办第一所中俄大学,中方合作伙伴是北京理工大学。中俄大学将建在深圳市,建筑风格将结合莫斯科大学的建筑特点和中国的建筑传统。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领导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