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课堂主要是指师生关系融洽、学习形式开放、学生热情好学、学习氛围和谐的课堂,是让学生感到幸福的课堂,同时也是将教学知识与教学趣味性相结合的课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会思考、品味情感,并提供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体会到语文课堂的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2.
只有充满趣味、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体味到学习的幸福.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运用激活课堂的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师生在课堂上定能荡起幸福的双桨,让课堂充满幸福.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让小学生对数学有基本的了解,对数学知识进行初步感知,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幸福课堂十分必要,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掌握及应用基本数学知识,完成布置的相关任务,让学生感受到用知识来解决简单数学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本文从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发,提出构建幸福课堂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永珍 《教师》2014,(10):106-106
正幸福是内心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受。教师将这种幸福感融入到课堂中,让课堂洋溢着幸福,使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幸福感呢?我觉得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轻松、愉快的;要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且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幸福生物课堂的创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正>以往只重视书本教学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我们要打造一个愉悦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语文知识。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学生在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应当通过语文建立幸福感。语文教师应当秉承幸福教学的理念,帮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更好地认识、学习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学应当结合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思品课堂中,教师积极立足生本,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在指引学生参与和谐、民主、有实效的课堂活动中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认知、情感、思想等。其中教师倾听应是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幸福应是思品课堂追寻的有效教学的美好目标和重要价值取向。在倾听中构建幸福课堂,能让教师创造性地教,让思品课充盈着幸福的滋味;也能让我们的学生幸福地学,体验和共享了快乐、智慧、自信的课堂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语文课堂拥有和谐的师生气氛,教师课堂教学充满激情,能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海洋,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如何在新课改的春风吹拂下营造幸福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课堂幸福就存在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拥有健康平和的心态,善于改变课堂教学的努力,有效去营造幸福的课堂,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幸福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倾听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教师只有真心、诚心、细心地去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才能够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成长,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幸福课堂。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善用倾听,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经历融合了智慧与幸福的学习过程,打造幸福的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1日在"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中,教育部特别推出了"幸福"主题,讨论"如何让孩子拥有幸福",一时间"幸福教育"成为热点话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幸福教育涉及社会、家庭、学校许多方面,笔者认为快乐课堂应该是幸福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在校80%的时间又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就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向,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基础上进行,就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教育的幸福。那么快乐课堂从哪来呢?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加上十八大精神的普及,幸福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已不再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现状,对幸福的追求越来越迫切。高中生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向往幸福课堂,希望能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在和谐合作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知识。据调查,从学习对象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希望有  相似文献   

11.
"你幸福吗?"也许很多高中学生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过重的学习负担以及高考的压力使学生整天被焦虑、抑郁、挑剔、批评和埋怨的情绪所包围,成了分数的奴隶,何谈幸福?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轻松有效、活力有序的课堂,让幸福感回到学生身边. 在实践中,我们确实看到,有一些政治课堂精彩生动,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师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下课铃响了还意犹未尽,甚至会情不自禁响起阵阵掌声.这样的课堂一定能让学生收获满满的幸福. 仔细观察那些充满活力,师生都感到幸福愉悦的课堂,不难发现幸福课堂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幸福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教师在教学中体会到幸福。针对维汉双语初中生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3个维度进行了维汉双语初中生物理幸福课堂调查分析,提出了维汉双语初中生物理课堂的幸福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幸福课堂首先是有效教学,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主导者和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是打造数学幸福课堂的关键,也是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内容较多,也较抽象。很多高中生物教师授课时把重心放在了高考的考点上,这使高中生物课堂变得沉闷让很多新升入高中的学生感到不适应,严重影响了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高考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教师要做的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物课堂变得有趣、活跃。  相似文献   

15.
周增辉 《辅导员》2015,(9):48-49
什么是培智语文幸福课堂?愉悦、有效、灵动的课堂就是幸福课堂。愉悦就是要创设一个开心的、吸引孩子的学习情境;有效是指课堂能全面关注每一个智障孩子的需求,让他们得到适性的发展;灵动是指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捕捉更多深层次东西,并和老师的智慧火花相碰撞。智障学生由于个体残障类型、损伤程度不同,造成学生个体差异大、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动、容易分心等特点,但只要教师教学得法,甘于辛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感受到幸福。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人们的追求。那么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7.
"幸福"体现在教师驾驭课堂的分分秒秒,渗透在教师的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巧妙的提问、一句真诚的激励乃至一个会心的微笑。"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对广大高中教师来说,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夹缝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幸福指数"也自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幸福"体现在教师驾驭课堂的分分秒秒,渗透在教师的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巧妙的提问、一句真诚的激励乃至一个会心的微笑。下面笔者就个人多年来的体会和对身边优秀教师的观察,以课堂的流程为线索,简述如何与学生一起奏响一次次的课堂幸福交响曲。  相似文献   

18.
幸福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堂内课堂外都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感。而作为课堂重要延伸和补充部分的作业,它的完成是否能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感也是一堂幸福课的重要评判标准。目前传统的作业布置存在着一些弊端,因此尝试试行开放式作业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幸福课堂     
吴亚娟 《小学生》2013,(4):37-37
"幸福是什么?幸福离我们有多遥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成长中的人们常常叩问着自己的内心,希望找到心中的那份乐土。现实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时时会问自己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幸福指数,一起和我的学生追寻着语文课带来的幸福感,那就是:课堂上孩子学得幸福,老师引导得幸福。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学校课堂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它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营造充满乐趣,彰显学生生命活力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讲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真正体验教育的幸福,从而提升初中生课堂上学习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