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SEC一致性分析模型,利用Nvivo软件依内容主题维度和认知水平维度进行编码,定量研究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Ⅲ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指标,结果表明高考试卷在内容主题维度与课程标准适度一致,但在认知水平维度略低于课程标准。建议命题组应坚持适度一致性原则,有效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和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表明,中考试卷在主题内容的分布上与课程标准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在认知维度的分布上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试卷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要求总体上比课程标准高。有些试卷要求的运用、分析水平所占比例过大,偏重机械运动和力、电和磁主题,过于重视复杂的计算。这些均是导致中考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和物理内容标准的一致性可有效促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采用一致性分析方法,从总体比较、内容主题分布比较、认知水平分布比较三方面判别四类试卷与物理内容标准的一致性,其结果表明均不具备一致性。试卷和物理内容标准在内容主题的侧重和认知水平的侧重上均有偏差,体现了考试内容的不规范,依据课程标准构建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成为学业评价领域的热点课题.基于本土化的韦伯模式,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四个维度,对2019年桂林、贵港两地中考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两份试卷在各维度一致性整体上良好;第二,两份试卷在各学习领域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表现不一.未来中考命题要更加重视课程标准,确保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高度一致性,尤其是要适当地提高知识的考查广度,降低部分考查内容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分别从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对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Ⅱ理科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卷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一般,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的考查力度均与课程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重新审视试卷的结构,以充分发挥高考试题对课程教学的导向作用,全方位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6.
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对济宁市2011—2013年3年中考物理试卷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90、0.546、0.577,均低于参考值0.82;3年物理试卷的地形图与物理课程内容的地形图都存在较大差异;3年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认知水平的侧重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3年物理试卷均加大了对"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以及"电磁能"的考查力度,偏重于高层次认知水平的考察.总的来看,3年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不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试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成了许多学者和专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基于SEC模式和一致性系数判断方法,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试题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对“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匡汉民  马丽 《生物学教学》2012,37(12):33-35
从试卷结构(试卷分值分布、题型分布)、知识点分布、各知识点能力考查分布等角度并结合波特一致性系数对2008~2012年全国高考课程标准卷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发现近五年该卷高考生物学试题较好地体现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的高考改革思想,而近五年该卷生物学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SEC作为一种"一致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诸多优点,美国联邦政府和十几个地方州市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考试命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评价研究。通过采用SEC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内容要素、认知层次两个维度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综卷的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发现它们之间不存在统计学范畴内的显著一致性。内容要素分布上,三个年份的试题与课程标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认知层次分布上,三个年份的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学业成就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借鉴美国SEC一致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间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物理课程内容标准和中考物理试卷的一致性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两者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上的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拟以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重要的考查内容——科学探究为对象,采用一致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内容要素维度、水平要求维度两方面来研究中考化学试卷中科学探究试题与化学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了解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是如何反映在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中的(现状及问题),并根据所得结果,对科学探究的考试命题和课程标准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物理内容标准与考试之间的一致性进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借鉴美国SEC一致性分析方法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2011年N市中考物理试卷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内容标准和中考物理试卷的一致性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两者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上的重心不同.本文还从课程标准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一致性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中考试卷分析与研究是了解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国家课程设计与数学学业评价体系关联程度的新视角.以认知水平为核心维度,对厦门市中考数学试卷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基于"SEC"的一致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不具有统计学上显著的一致性,二者差异较大.因此建议完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开展多向一致性研究,促进学业考试的合理纠偏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SEC"一致性分析模型,分析了2017—2019年桂林市中考数学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结果表明:2017—2019年桂林市中考数学试卷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一致性,在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维度上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研究结果做了丰富中考卷内容知识、重视课程标准要求、优质资源共享互换等的思考,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及命题者提供相关数据和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从内容匹配和认知程度匹配两方面来研究浙江省新课程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以期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改革提供依据和建议。一、研究方法1.一致性分析模型本研究采用SEC模型[1]从内容匹配和认知程度匹配两个维度来检验课程标准和高考试题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结构相同的二维矩阵,分别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山东省济宁市201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进行编码,通过计算两者的一致性系数来研究两者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内容主题、认知水平还是一致性系数上来说,两者的一致性程度都不够,  相似文献   

17.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下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都有调整。从课程内容一致性的视角,考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一致性和具体内容的变化,可以发现:两版标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显著的一致性,并且在领域内容与认知水平两个维度上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同时在领域内容重点分布和认知水平重点分布上均有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体现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减负担当及素养本位的内容结构化改革意图。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高考生物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在四份生物科目高考样本试卷中,有两份试卷在生物、物理和化学的分数分配上与高中教学计划和相关课程标准的学分比例不一致;四份试卷与课程标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一致性;四份试卷在一些主题的内容分布上与课程标准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运用Achieve一致性分析工具,分别从向心性、均衡性、挑战性维度对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统计发现:在向心性上,高考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较好,但试题对知识内容的考查比率仍有待提升;试题过于偏重某些主题或模块,需提高试题与课程标准在均衡性、挑战性上的一致性.建议进一步提高化学试题中知识内容的考查比例;提升试题考查的认知水平,增强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中认知要求的匹配程度;提高试题的挑战等级,凸显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SEC研究工具,以科学素养为基础建构内容和认知两个维度的比较框架,对中国、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的小学科学测评卷进行整体一致性和具体题型等的比较,发现:在内容维度上,新加坡与英国的测评卷整体相似度比较高,中国的测评卷内容分布差异较大,而美国的测评卷则内容分布比较平均;在认知维度上,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的测评卷对学生认知维度的考查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中国的测评卷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呈现下降的趋势。为提升我国学生科学学习素养,建议建立明确的学业考试评价标准、科学分析测评结果,在教学中关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持续进行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