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出了含有完全耦合的互感耦合元件电路和含有次级短路的互感耦合元件电路动态过程的处理方法,并对处理结果及含有互感耦合元件电路动态过程的一般特征作了说明,指出互感耦合元件不同于电感元件.一般情况下,由互感耦合元件和电阻组成的电路是二阶电路,而由互感耦合元件及电阻、电容组成的电路是三阶电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互感电路的网络函数出发,对全耦合和非全耦合情况下互感电路的冲激、阶跃、指数、正弦响应的求解和性质加以分析,并对互感电路的频率响应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等效电路方法,戴维南定理,卷积积分推导出任意信号输入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的暂态过程的一般表示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系统论述了耦合互感电路的初始条件,并利用该条件讨论了完全耦合和不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的暂态过程.  相似文献   

5.
用等效电路求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的暂态过程此文作者为物理系李汝良,全文发表于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大学物理》1994年第2期.对于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的暂态过程的求解,一般方法是首先建立电路的二阶微分方程,然后根据完全耦合的条件将二阶微分方程化为一阶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等效电路方法、戴维南定理、卷积积分推导出任意信号输入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的哲态过程的一般表示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详细求解了非完全耦合互感电路在正弦稳态工作状态下换路到指数信号的暂态过程.指出对非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电流不能发生突变,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分析互感电路的两种方法 ,并探讨了完全耦合及非完全耦合两种情况下电感电流跃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讨论白噪声通过非完全耦合互感电路输出的功率谱,自相关函数及输出的平均功率。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20,(1):115-120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态元件的工作特性,以及动态电路响应和过渡过程,以RC和RL一阶电路零输入、零状态响应为例,首先,基于NI Multisim14.0软件,仿真分析了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并测量了电路的时间常数;然后,利用常见电子元件,搭建了对应的实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方波,可模拟RC和RL一阶电路响应的激励信号;仿真结果直观、易于观测;实验结果与仿真、理论结果一致。利用仿真辅助动态电路教学,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动态电路响应及过渡过程的物理内涵与本质。  相似文献   

11.
在一阶电路中,由于含有动态元件,因此当电路换路后,就有一个暂态过程,其响应分为三种情况:零输入响应,规律为f(0+)e^-1/r;零状态响应,规律为:非状态量为f(∞)+[fs(0+)-f(∞)]e^-1/r,状态量为f(∞)(1-e^-1/r);全响应规律为f(∞)+|[fs(0+)+fD(0+)]-f(∞)|e^-1/r。且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对状态量是可逆的,但时非状态量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深入讨论,得出L1和L2之间无互感耦合时,电路能够振荡;L1和L2之间有互感耦合且反接时,在弱耦合情况下电路也能够振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个传递函数建立的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模型,仅能用于分析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文中采用双传递函数建立系统模型,可全面地分析系统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及完全响应  相似文献   

14.
互感线圈绕向的判断方法□山东宋文凤蔡成玉图1图2图3图4图5分析互感电压的极性是学习互感耦合电路的重点内容,尤其在实际应用中,要将两个互感线圈串联或并联,必须注意其电压极性,否则就有烧坏电器的危险。我们知道具有磁耦合的线圈绕向一致的端点(即同名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说明了在互感电路分析中,计算含耦合电感支路的电压时,正确计入互感电压作用的"两步走"法第一步先写出在一定的参考方向下互感电压的表达式,第二步才把该互感电压整体作为一项计入到舍耦合电感支路的总电压中.  相似文献   

16.
八七级《电路分析》(下)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上册中的第七、八章和下册中的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下面谈谈各章的学习要点并举例题,供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时参考。一.无电源二阶电路和直流二阶电路本章学习的要点是,掌握RLC(以RLC串联电路为主)二阶电路的分析,包括无电源二阶电路的分析.即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直流激励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分析,包括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法。特别是要明确电路固有频率的概念,掌握电路RLC参数不同时四种固有频率的形式及相应的四种固有响应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和无阻尼情况时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王源 《考试周刊》2012,(82):136-137
一阶电路的传统教法为:首先讲解零输入响应.接着讲解零状态响应,最后讲解全响应,至少需要6学时。但现在很多专业,课时压缩,只有3至4学时可用于一阶电路教学。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本文给出一种从一般到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RLC并联二阶网络进行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实验,在理论上进行推导,论证,对电路元件的具体参数进行计算,并借助示波器得到与计算结果相一致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卷积积分是分析线性、非时变网络在任意波形输入下零状态响应的重要方法,是电路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新编的中央电大《电路分析》课程教材中,增加了卷积分分析的内容,目的在于使同学们了解卷积积分的数学定义,和线性、非时变电路任意输入下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积分分析方法,为线性系统的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上册的第六、七、八章,下册的第十一、二三、十四、十五和十六章。共有电视讲课45学时,需阅读教材289页,必做课外习题77题,应完成相应内容的实验4个。现就期末复习要点及注意问题,简述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期末复习的基本要求与复习要点 第六章 无电源一阶电路与直流一阶电路 正确理解:①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完全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