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说教材 <借贷记账法>是高教版中等职教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熟练运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因此,<借贷记账法>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相似文献   

2.
资金筹集过程的核算是《会计基础》教材中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填制有关凭证等,这部分内容是对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也是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第一个基础性环节,起着承上启下、衔接整本教材的作用。资金筹集过程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则是为了阐述其他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本内容所做的铺垫。  相似文献   

3.
金伟芳 《考试周刊》2014,(78):106-107
<正>一、教材地位及作用该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该教材沿着信息素养的主线分章节介绍。本节是第四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加工范畴,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教材有关信息加工的内容有三,即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体信息加工。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内容,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机器人初步知识》的内容,被作为校本课程《机器人》的入门课来进行授课。主要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并没有一些概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知识。但是本节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和铺垫,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下面的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鉴于教学的需要。本节课的重点调整为机器人的算法分析,而把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只作为课前预习内容。  相似文献   

5.
况艺娜 《化学教学》2000,(11):28-30
1 对教材的理解和安排1 .1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化学课本 (上教版 )第二册《氨、铵盐》一节教材中“氨气”部分内容。本课容量大 ,各种实验现象繁杂 ,让学生在短时间 (本校每节课 40分钟 )接受大量信息 ,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思维、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等能力培养目标很难实现。基于此 ,我把《氨》这一节的教学分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节课完成氨的物理性质教学以及对氨气化学性质的推测和实验设计讨论上 ,第二节课完成对氨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1 .2 教学目标1 .2 .1 知识目标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与酸反应…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和钟姐姐交朋友》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这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因为一年级刚开始上学,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要培养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本节课安排在第三单元“我的一天”的第一节课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因为小学生一开始上学,教师如果严卡死管,  相似文献   

7.
《代数式》是初中数学的重点章节之一,本节内容是对第二 章《有理数》的概括和抽象,是第一节《字母表示数》的延续,是 以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基础。这节课主要内容 是用代数式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 概念。因此,该节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应给予 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笔者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二节《质量及其测量》,本文将从教材分析、学生状况、教学目标和课的重点以及难点、教学流程、教学目标完成的预测6个方面说明自已的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9.
程玲 《新课程研究》2010,(5):134-135,137
《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试图从评价这个角度对课堂的教学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初步知识》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本节的主要目标是增进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做好铺垫。教材将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把对机器人算法的分析只作为拓展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课程《会计学原理》中,"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这一知识点是该课程的基础和重点内容。本文主要阐述如何组织该知识点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的会计基础知识,为会计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笔算减法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是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由此确定 ,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两位数减法退…  相似文献   

13.
一、人人参与,共同确定研讨内容 本次校本教研充分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备课组全体成员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共同讨论并确定了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的几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和教材处理方式的话题,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本节课问题情境怎样创设?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堂市级公开课,内容是《DNA的结构和复制》。这是高二第一轮复习中的一节复习课。“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既是该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我通过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决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葛晓东 《物理教师》2013,34(9):25-27
本节通过两节"同课异构"课中两位物理教师对人教版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授课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出现了引课、知识呈现方式、问题设计、对实验的安排等方面的很大不同;第1节课是以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为贯穿课堂的主线,第2节是以实验贯穿课堂的主线,对比分析发现两节"同课异构"课存在如此大的差异,除了因为教师本身风格和素质方面的差异外,更是因为两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对教材知识掌握目标的不同才引起了这么大的差别,形式是为内容服务,更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堂市级公开课,内容是《DNA的结构和复制》。这是高二第一轮复习中的一节复习课。“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既是该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我通过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决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课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单元第五节内容《FLASH遮罩动画》。下面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课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运用课,综合了《新起点英语》和《清华大学一条龙英语》两套教材中与天气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分布在两套教材不同的册次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9.
教材处理介绍: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人教版教材《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内容。本框重点、难点内容较多,对于初学哲学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分成两节课完成教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多彩的光》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教材从观察影子开始,将本节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光源;第二部分是研究影子。学生在生活中对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积累了一些经验,考虑到学生实际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