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是一种将效率和效用作为管理的元价值,主张"伦理中立"、"价值无涉"的教育管理伦理观.尽管从根本上而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并非一种科学意义上的伦理观,但其注重组织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强调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客观研究,主张通过培训的方法来使管理人员掌握教育管理理论等,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管理伦理理论和实践还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全部创作,可以看作是他出走故乡湘西后给早期的全部生命体验以一种完整的文学归宿。作为一个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沈从文创作的基本情感取向、艺术风格与其独特的家世、湘西独特的自然风貌及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与其早年的人生经历都具有直接而深刻的联系,沈从文的创作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些综合性因素的潜在影响。探寻沈从文的早期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可以发现沈从文创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大师”级人物。沈从文在小说创作的同时也写下大量的批评文字。作为“大师的批评”,沈从文的批评文字的确有独到之处,但其局限是非常明显的:个人艺术趣味对其文学批评的制约;对左翼文学现象做简单化排斥、抵制所反映出的批评家学术立场的缺失;对理论的轻视与排斥所表现出的轻理智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的乡土文学中,沈从文以其清新独特的"湘西"作品著称于文坛。他的"湘西世界"是现代文学是上一颗永远的行星,散发着光芒。作为乡土作家,沈从文有着强烈的乡土根性。在其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乡土情节。我们透过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可以看到沈从文那种浓浓的思乡情节。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与其文学创作一样特色独具。文体批评、"恰当"与"人性"准则、创作的无功利和批评的功利观,是沈从文文学批评的主要特点。沈从文以文学家的身份进入批评领域,艺术家的素养和个人独特的文学观念在成就其进行批评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局限与缺憾。两者促成了沈从文作为批评家的批评风格。  相似文献   

6.
<正>一、研究城乡冲突的意义沈从文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早期的沈从文研究主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以沈从文早年的创作和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认为沈从文的作品缺乏斗争性和思想性,是空虚无聊的作品,尤其是对他的爱情作品中性的描写持批判态度。当代的沈从文研究更多的关注其乡村题材的作品,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研究成为热点,同时注重沈从文作品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将沈从文的作品与外国作家相比较。在此,笔者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的消费观是建立在其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因此其消费问题渗透着深刻的伦理思想。其消费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正当消费伦理观、适度消费伦理观、合理消费伦理观以及物质与精神平衡的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作品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文章将从洗从文作品的美学理想,创作立场争民族性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阐述,以探求沈从文作品的魅力之处.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早期的伦理观及其哲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作为历史伟人,其思想成果已经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其早期的思想观念,对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早期的伦理观本质上是精神利己主义,以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特征,以“贵贱”为核心,而这种伦理观的哲学背景正是唯物主义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并存,以及相对主义和辩证法的对立并存,尽管毛泽东后来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但其早期的有些思想可以说是伴随其一生,尤其在晚年更有表现。  相似文献   

10.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萌芽于20世纪,在五四运动中达到高潮,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沈从文作为30年代田园牧歌型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构建了一个浪漫、乡土、田园、抒情的世界,本文将试图透过其代表作《边城》解析沈从文的浪漫主义精神追求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早期小说最动人的地方便是其中无意于技巧而展现出来的自然状态,作者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坚持自我体验,形成得之我心的“自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这种哲学视域的指导下形成文字.沈从文在这些文字里宣泄自我情怀又构成自然成文的审美内蕴,从而构筑了他小说创作的基础与一以贯之的心理架构.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创作,在三十年代文坛独具特色。他崇尚自然的生命哲学、超然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由飘逸的美学理想正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诗意显现。  相似文献   

13.
具有敏锐艺术直觉的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注重作家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他的审美趣味随着其创作心理与欣赏心态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沈从文的这一情感性批评方式与他女性化的情感人格以及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因为坚守艺术的独立性而凸显。他执著于民族国家的复兴理想,而艺术则是承载与成就他理想的武器与工具。沈从文对艺术有着严肃的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这种艺术创造的目的性就是沈从文艺术工具理性的体现。沈从文使艺术的工具性与审美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以后,如果说郭沫若渐渐接受了高尔基的政治学浪漫主义,并从此引导文坛主流的话,那么,沈从文则是用自己的创作实绩庚续了卢梭的美学浪漫主义传统。沈从文创作中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为:第一,以生命为信仰的自然神论;第二,乡村边缘视野对都市文明的批判;第三,“偶然”历史观对宿命论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月下小景》是沈从文的短篇故事合集,其内质便是改写后的佛经故事。在外8篇中,沈从文努力模拟着"故事"现场,探索着"讲故事"的方式,并在其中渗透了他对人生和重铸人生的哲理性感悟。通过分析《月下小景》中的8篇故事,能够窥探沈从文的"故事特质":首先,"远方"在沈从文说故事的手法中,被视为一切故事的源头;其次,故事是可以复述的,故事的完成至少是两重的创作结果;再次,故事都包含某种有用的忠告;最后,故事是超越一切历史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鲜晓丽 《教育文化论坛》2012,(1):108-112,118
沈从文与中国大多现代知识分子一样,内心深处葆有对社会道义、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参与重建的热切愿望,因此,作品中对现实的反映和揭露是非常深刻的。沈从文这一特点,应该说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沈从文早期传奇作品中的残酷现实反映;二、《长河》现实生活的画卷;三、抗战时期杂文中对残酷纷乱现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青少年时代的行伍生涯,成了他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形成了他笔下丰富多彩的军人生活画卷。沈从文军人小说不同于中国传统军人题材小说,其独特性在于:沈从文多以写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日常生活为己任,不写英雄人物,不是英雄传奇;有意淡化战争,美化苦难,将军人生活诗意化。沈从文军人小说独特性的形成与其人性论视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砍头”叙事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大量地呈现,他的小说或是《从文自传》中都艺术性或真实性地书写了砍头事件.作者童年的真实经历和作家艺术地创作的文本呈现,使《黄昏》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怡然自得的小城生活中,充斥着砍头故事的游戏情节.沈从文叙写砍头尽量将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叙述得淡定、平静,然而这种平静背后愈加显示出生命的悲痛,作品弥漫着沈从文浓郁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的珍重和敬仰.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历史“链索”观使其将现实变革意识的基点建立在过去与现代关联的深层文化意义上 ,其重构边城“古典”文化范式的向度在于社会的未来。古典道德意识的美善表达渗透着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基础 ,其道德意义的“秩序和理性”在局限中显示了现代社会基本的最低与最高道德要求的联结。边城人类生命形式的展示和思考折射出生命的现代意义和未来可能性 ,其对人生形式理想的提升和期待同其道德理想必然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