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不管是从学生角度还是从教师角度来分析,初中地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成为一种必然.本文主要对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实施途径以及研究性学习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希望对今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区别于过去的全新的学习方式;而从课程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学习领域,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  相似文献   

3.
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在于其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植根于生活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生成为课程开发者,它是对以传递间接经验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观的反动,倡导以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观念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走出了二元论,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一种学习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课程教学、各种学习活动中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价值。基于这种认识来理解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理解学科课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融合,以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结合各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并通过不同途径实现学科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两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晏 《河南教育》2004,(1):38-3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目前,在各个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尽管运作方式各不相同,但在总体上可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研究性课程,另一种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必修课。从狭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它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应该指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问题。目前,各学校所开设的研究性课程是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而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则是指学科教…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学校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人们的认识不一,有的主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有的主张专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本文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从2002年开始,全国所有高中都把“研究性学习”纳入了学校必修课程体系中,这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在课程领域的意义。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这样的主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只能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不可否认,目前关于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能有效体现新课程的功能.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回应,也是解决师范院校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主体课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探讨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化学学科课程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课程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性课程的构建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并未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课程作明确的界定,而是将研究性课程简单地等同于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这一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课程的构建着眼,对研究性课程的内涵、内部构成、内容生成、实践方式以及评价作全面探析,以期对研究性课程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庆曙 《农村教育》2007,(1):114-115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而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抛物线是解析几何中最具有开放性的一种曲线。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已经在中学纳入必修课程。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何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旨在通过抛物线的定点、定值问题的探索,介绍一条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研究性学习”反思的角度试图对研究性学习性质进行再认识:①研究性学习是课程还是学习方式?②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如何?③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3.
肖劲 《新疆教育》2012,(16):54-55
研究性学习是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于近年兴起的新鲜事物,说它是新鲜事物,是因为目前对它的界定各有看法: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知识理念,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新的课程类型,也有的认为它是一个“既包含学习,也含课程的多层次的综合概念”。作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浅尝者,我把研究性学习单纯看做是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性学习做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适合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而且也适合于所有学科课程的学习,尤其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做为一门课程,不仅适合高中开设,初中和小学也可以开设。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已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成为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参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是新时期教学改革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积极融入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与  相似文献   

16.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含义 研究性学习.广义理解是指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基本思想及方法论;从狭义角度讲它是一门独立的,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形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或其他相关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之际,研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价值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所以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本文将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背景、基本特点、目标定位、课程评价等问题做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和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探究,其本身闪烁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本文主要从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个角度来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这里笔想就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或作为学习方式时如何渗透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既可以看成是一种学习过程 ,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污水与污水处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就研究性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