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有这样一种言语现象:巧妙地将人名(含官名或诨名)用人一句话中,同时通过修辞和语法手段借此人名发挥开去,以再现全名或姓名中某字,从而风趣地恰到好处地表明题旨。比如,明代于谦十四岁去杭州应试,主考官杭州知府虞谦见其与己同名,便将于谦叫到面前戏出一联道:“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虞连用晋朝  相似文献   

2.
两袖清风     
人物于谦、管家地点于谦家清冷的油灯下,于谦伏案写诗,《石灰吟》一挥而就。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管家好诗啊!于谦石灰的高洁品格值得我学习,所以,我就写了[这首《石灰吟》。管家不过……于谦不过什么?管家您有重要事情没做,还能静心写诗,我都为您着急了。于谦什么重要事情?管家于大人,明早就要动身进京城,您必须早做准备啊!于谦我早已经准备好了。地方上的情况,老百姓的疾苦、要求,我治理的方案,都写好装在箱子里。麻烦你帮我拿好,可不能掉了。管家我不是说这个。于谦还要什么准备?管家总要…  相似文献   

3.
于谦是郭德纲的搭档,郭德纲的大红大紫,使得于谦也一夜成名。对于名利,于谦看得很淡,但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找了个好妻子。而小他10岁的妻子,则是他用机智“改造”出来的。说起自己的妻子白慧明,于谦的脸上笑开了花。  相似文献   

4.
凌瑗 《幼儿教育》2002,(9):31-3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年幼的孩子童真、率直却令人发笑的无忌童言。成人听了以后会觉得孩子天真可爱,在嗔怪之余大笑一通。笔者以为这无忌的童言背后也有文章,成人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笑过之后,还得仔细分析、正确看待无忌童言。  相似文献   

5.
两袖清风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  相似文献   

6.
衣奎伟 《师道》2004,(3):15-15
我刚上初中时就听老师讲过一名日本大学毕业生到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应聘面试的故事。主考官看了这位大学生的简历和推荐资料,只提了一个问题:“你给母亲洗过脚吗?”年轻的大学生被主考官的话问愣了,满脸绯红,无言以答。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你必须先给你母亲洗洗脚。”年轻人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给母亲洗脚。  相似文献   

7.
楹联欣赏     
明代文人李梦阳督学于江西,发现有一个举子与自己同名同姓,他就当众出上联考一考这位同名举子。上联是: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那位举子略加思索答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这副对联以四个人名相对,工整协调已属难得,更令人称奇的是古人姓名的言外之意也用得非常妥贴:相如即相同,无忌就是“没有忌讳”。两人都巧用人名奏出弦外之音,巧妙含蓄而态度明确,让人叹服。楹联欣赏@高山  相似文献   

8.
作为明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于谦的悲剧性结局一直令人关注。这出悲剧有其形成的必然性。首先,于谦无意中被牵进明皇室内部太后、英宗、景帝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中难以自解。其次,于谦才华横溢、功高盖世且又品格高洁,难免遭人忌恨。此外,他本人性格中又确实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如刚烈有余,婉转不足;恃才傲物、刚愎自用等,人为地将一些同僚推向对立面,使自己孤立起来,最终酿成了这出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9.
石灰石     
看了这首诗的题目,就令人想起明代于谦的《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因为于谦以敏锐的艺术眼光发现了石灰的“性格”——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愿意贡献自己一切力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位寒士,屡试不中,愤然隐退,抛却诗书,砍柴度日。一日,听说有主考官过境,寒士有心试探,便担着柴薪,拦住主考官的去路,提出一上联,要他通过了方肯放过。主考官欺他是个草野樵夫,量无不了之事,怎料樵夫指前柴担吟道:  相似文献   

11.
宋仁宗嘉祐二年,礼部举行全国大考,主考官是欧阳修,副主考官是著名诗人梅尧臣。考试结束后,梅尧臣手拿竹笔在灯下紧张地阅卷。他一连看了几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一书的《岳武穆遗文》一篇中对《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提出质疑之后,疑者渐众,一般有三种怀疑:岳飞说,王越说和于谦说。此文通过考证史料,结合岳飞、王越、于谦的自身经历,认为此词的作者应为岳飞无疑。在论析过程中,进一步指出了其他观点的论证不周和失之严谨,以期与持"王越说"和"于谦说"者商榷。  相似文献   

13.
于谦是明景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家,他所执行的各项政策基本代表了明景帝的施政意图.于谦在景泰年间坚决反击蒙古、重点防范北方民族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他的南方民族政策并不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不能摒弃封建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立场,失却了南方民族的信任.  相似文献   

14.
童童的爸爸去考汽车驾驶证。面试时,主考官问:“当你看到一只狗和一个人在车前,你轧狗还是轧人?”童童的爸爸毫不犹豫地回答:“轧狗。”主考官摇了摇头说:“你下次再来考吧。”童童的爸爸很不服气:“我不轧狗难道轧人不成?”主考官说出正确答案后,童童的爸爸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对不起,是我答错了。我下次再来考。”你能猜出主考官所出题的正确答案吗?轧狗还是轧人@日召  相似文献   

15.
(译文)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国安厘王的同父不同母的弟弟。昭王去世之后,安厘王继位,封无忌为信陵君。无忌待人心肠仁慈,而且能够谦逊地对待士人。只要是士人,无论才能高的或是差的,他都谦虚而且有礼貌地接交他们,不敢倚仗自己的富贵去骄傲士人。因此方圆数千里的士人都争着归附他,他招来了食客三千人。在这个时候,诸侯因为无忌贤能,食客多,不敢用兵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一位寒士,屡试不中.愤然隐退.抛却诗书,砍柴度日。一日,听说有主考官过境.寒士有心试探.便担着柴薪.拦住主考官的去路,提出一上联,要他通过了方肯放过。主考官欺他是个草野樵夫,量无不了之事.怎料樵夫指前柴担吟道:  相似文献   

17.
谢恩殿试放榜后,由状元率领新科进士到礼部,下马缓行,列队侍立,之后进士们向主考官通报并把名帖汇集在一起呈送给他们。进礼部大门后,新科进士按中式名次在台阶下站着。他们先由北面上台阶,面东站着,主考官铺好席子被褥,坐东面西。主持谢恩典礼的主事官请状元等向主考官行拜谢礼,主考官还礼。行礼完毕,状元出列致感谢辞,然后退回队列,接着  相似文献   

18.
《于谦传》简介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洪武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生于浙江钱塘太平里。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历任湖广钦差、江西巡按、山西河南二省巡抚、兵部侍郎、尚书,封少保、太子太傅。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二  相似文献   

19.
考驾照     
罗怡卓玛 《小读者》2011,(10):23-23
一位先生去考驾照。口试时,主考官问:“当你看到一只狗和一个人在车前时.你是轧狗还是轧人?”那位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轧狗了。”主考官摇摇头说:“你下次再来考试吧。”那位先生很不服气:“我不轧狗,难道轧人吗?”主考官大声训斥道:“你应该刹车。”。  相似文献   

20.
童趣漫画     
不及格一男子去考汽车驾驶执照,口试时,主考官问:“当你看到一只狗和一个人在车前,你轧狗还是轧人?”“当然是轧狗了。”男子答。主考官摇了摇头说:“你下次再来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