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职业实用性教育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特点与体育教学进行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如何更好的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工作在高职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高度关心学生未来持续发展,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文章拟从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涵、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意义,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原有体育教学模式为基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特点构建起体育教学职业化模式,探讨体育教学职业化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借以更好地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职体育教学,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训练,可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应本着全方位整体塑造人才的教学理念,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从而构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普通教育不同,它主要是以应用和实践为主。为了向社会提供实用性的人才,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在随着教育的改革而做改变。我国的高职院校从创新高职体育教育的角度出发,大力改革体育教学的课程模式,将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建设应用到高职院校中。通过将高职院校的专业性和体育教学相互结合,建设更加具有职业实用性的体育课程,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做好铺垫,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更加快捷有效的课程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开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与分析,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进一步深化落实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改革设想,并对如何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农类"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确立了"农类"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和原则,并根据各职业类型的要求尝试构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强调职业实用性体育应该突出实用性、合理性、终身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对人才在技能和实用性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职业健康的越发关注,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职业实用性教育是形势所趋。本文以"准职业白领"为例,对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过程中应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办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钟华 《考试周刊》2010,(29):129-130
高职院校体育只有开发出职业性、实用性、健身性强的运动项目,才能真正地对高职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设置,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与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所必需的身体姿态、一般身体素质、岗位核心素质、篮球运动技能、拓展训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训练,是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相结合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把培训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全员继续教育形式。高职院校进行校本培训,可采取领导指导式、座谈研讨式、自我提高式等培训方法,注重校本培训与实践的结合,建立校本培训教材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职业院校自身发展出发,从职业院校层面建立完善的职业文化教育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强化职业能力以及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探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透视韩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与韩国职业技能开发院的合作协议,我于2002年10月9日至17日赴韩参加了“韩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研讨班。通过较为系统了解韩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对比,感到有不少启发。 一、韩国职业教育经验值得关注 首先,作为“亚洲四小龙”韩国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快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育的目的是为使学生全面了解职业的基本知识(情况),正确地认识其特点,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将来更好地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同时,要进一步明确职业指导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发挥职业指导教育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以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深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德国职业教育给我国高职教育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学方法与理念、以及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介绍,结合其可借鉴的经验,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教育要取得长远发展,重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职业能力是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和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根据职业能力的层级性,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层、专业能力层和特定能力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包括感知、模仿、练习、内化等四个阶段,呈现的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的螺旋上升模式;其培养要通过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等四个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新型职业人才为教学模式。本文对职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对日后的高等职业学校开展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能力本位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美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及能力培养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需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色,从能力本位层面上认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优化培养方案,加强校企紧密合作,构建特色技能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高职学生自我能力发展研究集中在企业事业单位等诸多领域。高职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教学阵地,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很多方面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学生的自我能力发展和就业等。如果高职教学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能力发展、个性化培养,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更加可以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高职教学中教师守旧的教学方式、学生依赖于填鸭式教学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学生自我发展。文章主要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Recent research by the author and others suggests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instruction may often fail to develop students' analytical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is failure, it is argued, is manifest in teacher-student negotiation as set in a complex social,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how vocational education might be reform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Discussed are the need for instruction in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more basic skill instruction, student involvement in the group management of entrepreneurial projects,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workplaces and society, revision of vocational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a restructuring of the ways in which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ffer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redefined as academically integrated, experiential coursework in which a diverse group of students is educated broadly for work, learning, and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