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文 《现代语文》2004,(2):21-21
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它使智、情与景融为一体,使陈旧的“黑与白”变为声音、图片、影象,使“师”军与“生”军的单一对垒变成多国部队的混合作战游戏。但笔者在“公开课”中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教师在键盘上敲击,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在投影仪上放出来,一堂“多媒体教学课”就大功告成了,很少出现传统的板书。我认为,板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难见成效,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影视艺术的负面影响最为突出,这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甚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影视艺术于语文教学利弊共存。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影视艺术的关系。现不揣浅陋谈谈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3.
“浮躁与尴尬共舞,口号与模式齐飞”,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今语文教改的现状再恰当不过了。 近几年来,语文教改过程中各种新理念、新理论、新模式层出不穷。于是乎,许多语文教师在这些口号与模式的“感召”下,疲于奔命,逐渐迷失了自己,不少人丢失了原有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4.
板书是一门艺术,它是微型教案,是备课的缩影。先要有备课时教学过程的构思,才可能有板书的设计。好的板书,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构思,能体现钻研教材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教学板书艺术原理与技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板书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高超精湛的教学板书艺术,是展现教学内容的“屏幕”,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导游图”,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炼和浓缩。研究教学板书艺术,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一、教学板书艺术的意义   1.教学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   受学生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死搬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而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艺术的加工和提炼,通过板书将教学内容的精华突现在学生眼前。   (1)理清教学思路 教材编者或课文…  相似文献   

6.
陶月琴 《考试周刊》2013,(94):27-28
<正>板书又称微型教案,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它一直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一堂优秀的语文课而言,板书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板书视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其实,板书不仅是手段,而且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把板书从简单的教学手段提升到教学艺术的层面,才是对其价值的客观评价。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言: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对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对板书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结晶。好的板书是一种微型教案,它既能生动地体现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更能使学生对复杂的教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成功的板书设计无疑是一种创造性艺术。我们认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作用于视党器官的板书,应该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力帮到洗泼美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还要有创新意识,让学生看得懂、爱启迪、想参与、有收获。  相似文献   

8.
詹发崇 《中学文科》2007,(9):110-110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一种课堂艺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语文教学中,精美的板书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人认为板书是一堂语文课的“眼睛”,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读写结合的“桥梁”。因此,板书要精心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艺术”(夸美纽斯),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结晶,艺术具有美感,艺术的板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语文板书。所以,一直来语文教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思。不少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包括一线语文教师在内的改革者又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这些并没有改变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弊病依旧。同时,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国,在各国引起极大的文化反思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名篇,这些传统篇目的可阅读性、可欣赏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更具魅力,其独有的人文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不同的时代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好地挖掘这些经典篇目的价值,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转换教学视角,让经典篇目教学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让经典篇目的教学成为语文学习的经典之作。让经典篇目更显丰富的语文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要讲求“美”。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可以说,语文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致力研究的一切美。  相似文献   

13.
讲究语文教学艺术,发挥教学活动的美学因素,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讲究语文教学艺术,就要讲究教学组织的艺术、教学讲授的艺术、教材处理的艺术和使用教学传媒及板书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有幸赴北京参加了小学语文部分骨干教师的培训。聆听了专家的理论指导和特级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专家的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如同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充满神奇的美的力量。它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源泉,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语文新课标对学生背诵优秀诗歌数量、篇目都做出了要求,显示了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宝库,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笔者发现,虽然古诗词篇目众多,但其中有许多作品在时代、风格或表现艺术等方面可以进行异同性比较。本文以高职生为例,讲述了比较模式在高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引起业内许多人士的关注。李怀源曾在《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中提出:“语文教师怎样教学生,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才能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呢?”由此,对语文教学艺术的探讨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陈川帆 《江西教育》2002,(11):23-23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张志公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问题,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怎样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呢?根据语文教改理论,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几点。一、掌握学生心理和创设教学情境结合从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的角度看,他们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度较高,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兴奋与抑制的转化较快,表现在他们难于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他们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妥,对学生不甚了解,批评尺度不当,学生就会对教师失去信任感。…  相似文献   

19.
晏屏 《教育导刊》2004,(3):126-126
语文教学艺术,是启发学生智慧的艺术,也是塑造学生美好高尚心灵的艺术?教材精选了许多名家名篇,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广阔而丰富的世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这优美的世界,使他们得到真善的教育,而学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能否辨别、感受或取舍、并且思考、学习,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手段。我们应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给他们营造一个活泼、实在、有效的艺术氛围,进行点拨教学,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并挖掘其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艺术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今天,关于教学的语言艺术、提问技巧、板书艺术等的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迄今对教学中布白艺术的研究还很少。本文试就生物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