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这个人人皆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我们能够更多元地表达,能听到更丰富的声音,同时也导致了无序的情绪宣泄与肆意的网络暴力。本文以网络舆论暴力为研究对象,阐释它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笔者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得出,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网民的匿名性、网络舆论的复合传播方式、自媒体时代网民自我设置暴力议题、群体极化与沉默的螺旋等原因,网络舆论暴力的现象愈演愈烈。最后从立法、司法、执法和社会四个层面出发,为有效防范网络舆论暴力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网络用户暴力行为画像能够揭示网络舆情内在发展规律,为舆情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过程]以8个热点事件网络评论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致性检验方法标注暴力评论,然后,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网民关注度差异性、网络暴力差异性以及网络暴力诱发因素。[结果/结论]负面事件中网络暴力用户占比较高,可见负面事件是引发网络暴力的主要因素。不同性别、年龄网民在各自关注领域网络暴力高于其他低关注度群体:男性喜欢关注国际时事、国家发展、战争、历史等热点事件,女性喜欢关注生活、家庭、娱乐等热点事件;年轻网民网络暴力高于年长者,青少年网民应为网络暴力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3.
人们生活的世界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规范,任何人在其中生活都要形成规范意识,养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方式。全球互联网兴起后,网络空间逐渐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一个生活空间,这个空间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规范,网民在其中生活,也必须形成网络规范意识,养成符合网络规范的行为方式。然而,网民网络规范意识与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至的,这一过程包含了"外在规范"、"外在规范———内在规范"、"内在规范"三个阶段,只有当网民将网络规范内化为内在规范才标志着网民网络规范意识与行为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更加便利。现阶段,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笔者从常熟理工学院入手,探究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看法,浅析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中小学生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网络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中小学生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道德价值观易受冲击,极易沉迷网络、滋生违法犯罪现象.本文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优势构建绿色网络文化环境,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有效尝试,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使学生能安全畅游于神奇的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6.
张楠 《科教文汇》2008,(12):200-200
本文分析了网络暴力现象的内涵、网络暴力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解决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问题,必须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建立完善的网络立法及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中军 《科教文汇》2011,(10):26-27
建设网络文明,他律和自律必须协同作用,建构一套网民自律培育的机制,就是网络主体自律行为的一种运行方式。网民自律培育需要三种机制协同,即主体能动决定机制、道德价值选择机制以及外部因素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龙玥  刘译阳 《情报科学》2019,37(12):134-139
【目的/意义】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人员通过互联网表达个人思想、诉求个人利益所表现的网络行为,是网 络舆情在高校的延申和体现。然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包括网络暴力、网络过度娱乐、网络谣言等可能对高校师生 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稳定。【方法/过程】以微博数据为数据源,使用网络爬虫采集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及大 学生为关键词的微博转发和评论内容作为实验样本,通过文本挖掘分析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和路径,并提 出引导建议。【结果/结论】网民在讨论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过程中,较关注这些负面信息对线下生活的影 响;核心传播网民的平均中心度最高,其次是核心传播媒体,核心传播机构的中心度最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负面 网络舆情传播呈突发裂变式,信息传播状态不稳定,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正言语侮辱、诽谤、身体伤害……校园暴力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痛心之余,全社会应该反思,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拧成一股绳,形成遏制校园暴力的合力,共同编织遏制校园暴力的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严光菊  孙晓阳 《科教文汇》2014,(1):17-17,19
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网民的道德形象。本文从道德自律、法律约束、技术监控、文化建设、教育者素质、教学资源等多方面探求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伦理的层次性、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网络伦理规范具有高、中、低不同的层次性,其根源主要在于网络自身的特征;人性本身的特点及网民自身的素质;计算机公司和网站不同的经营目的。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必须规范计算机公司和网站的经营行为;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规范中小学生上网行为;加强网络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2.
王雷  杨龙海 《内江科技》2009,30(6):152-152
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网民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同时又因其虚拟性、开放性和分散性带来海量信息如潮水般冲击着后者的网络行为和伦理意识。特别是作为网民最主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他们的网络行为水平直接关系着中国网络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因此,应当结合网络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对传统伦理教育进行改革,通过bbs等多种平台创造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系列化呈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和归纳近年来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发现某些热点事件由过去零碎化出现而转向系列化呈现.深入考察表明,媒介议程设置、网民共性偏好、自然异常现象、社会变迁压力等推动了事件系列化.而事件系列化呈现推动了政府政策介入和网民认知转变,也带来了网络舆情叠加、固化、危机化及社会恐慌心理等.因此,政府、媒体、网民等需通过行为改进或机制构建等减少或消除事件系列化及由此形成的网络呈现与舆情聚焦.  相似文献   

14.
陈丽丽 《现代情报》2010,30(8):163-166,170
网络秩序监控体系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网络社会的重要内容。网络秩序具有内生性、有机性和复合性特点。网络秩序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失范现象的泛滥。文章提出了网络秩序监控体系的"三三制"模型。这一模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全方位监控体系,它包括政府、网络媒体、网民三大监控主体,监控手段包括法律监控、技术监控、道德监控三方面,从信源、信道、信宿3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由此形成"信源——政府——法律"、"信道——网站——技术"和"信宿——网民——道德"3个维度构成的"三三制"监控体系。这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各自为战"的分立关系,而是在政府主导下协同作战的交叉统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的形成,使得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存在的问题备受关注。文章通过对医学生网络道德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医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冯文静 《百科知识》2023,(30):19-20
<正>近年来,我国网民人数逐渐增长,国家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最大化的支持,并提出在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明确互联网治理的方向,将道德教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网络空间,使网络生态得以恢复。为此,相关人员必须更加重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对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但同时也给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的认知带来茫然与困惑,特别是网络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凸现时代特征。本文通过调查的方式对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倾向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而高尚的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将舆情系统映射为舆情事件网络和网民社会网络构成的超网络体系。利用网络链接分析法,就舆情事件网络、网民社会关系网络和事件—网民网络对舆情事件信息传播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从舆情事件链接预测、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网络信息推荐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网民的网上活动已经进入了公共领域阶段,网民通过在虚拟社区论坛等网上公共领域发表言论,形成网络舆论,进而影响现实社会决策.本文通过对厦门PX事件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网上公共领域呈现的精英化结构特征、政府高层积极参与以及现实公共领域和网上公共领域相融合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Internet的伦理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鸣鸣  张艳鸣 《现代情报》2004,24(1):99-100
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所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在网络社会中,新的伦理规范形成之前,通过法制、道德教育等手段来填补现时网络中无规范的真空,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