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内地新疆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它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我们可通过快乐式教学、多样化教学和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储翠 《知识窗》2012,(8X):11-12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足够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正确方法,发掘更多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张旭东 《科教文汇》2008,(11):169-17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将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历史教师使用规范、恰当的教学语言,使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语言,使用文学艺术化的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师使教学语言时必须饱含充沛的情感,使教学语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4.
张旭东 《科教文汇》2008,(31):169-17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将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历史教师使用规范、恰当的教学语言,使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语言,使用文学艺术化的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师使教学语言时必须饱含充沛的情感,使教学语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蒋建美 《科学大众》2014,(12):5+16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解题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载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培养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历史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生动、形象的人文资源。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应是师生整体生命活动的现实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手段,而过程与方法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学生学习现状的需要。高中的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一定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导演角色,整堂课的构思设计与教学实施都应以它为中心,它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1.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强调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社会教育功能,历史教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其重要途径之一是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职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定了对人的整体素质进行发展和培养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培养的最高目标,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美术作为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美术教育在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正因为美术教育这种特有的道德教育功能,使美术课不单只是传授知识与方法,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美术课上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及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担负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概括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而且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把握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剑乐 《科教文汇》2010,(11):22-23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一定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导演角色,整堂课的构思设计与教学实施都应以它为中心,它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5.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强调的三维一体的数学目标之一,也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历史教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其重要途很能径之一是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6.
吴惠芬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65-265,26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方法、价值观的形成。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影响更大、更持久。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杭艳 《科教文汇》2009,(27):190-190
化学新课程目标中,科学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结合。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靠讲授灌输来形成。它们只能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体验、内化而形成。因此,我们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8.
化学新课程目标中,科学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结合。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靠讲授灌输来形成。它们只能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体验、内化而形成。因此,我们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结构之一;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科教学手段、方法,更是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以素质教育为己任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还要关注学生的情商。如果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或者表面形式的新颖,而忽视了情感教育,这将使学生某些潜在的能力逐渐丧失。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本文将从着重谈一谈情感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兴趣不高,究其原因,历史课堂缺乏活力和生命力是最主要影响因素。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善于打造一个有张力的课堂,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情感的共鸣,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