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萧乾的小说以《梦之谷》为代表,充分体现了其小说绮丽细腻、情感深挚沉痛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向人生深处寻找情感之源的创作趋向,展现了中国现代小说情感自由而思想不自由的美学价值取向。而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的小说创作在整体上呈现出以生命神学为主导的情感诗学风格特征,体现其小说情感内敛蕴藉、神性与生命内在审美统一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争艳 《科教文汇》2009,(6):227-227
张恨水的小说以执着的改良态度突破鸳鸯蝴蝶派的固定程式,但更偏重于传统文学,本文从小说人物、文人视角、文化主题分析其小说中的常态因素。  相似文献   

3.
谈琛 《科教文汇》2008,(10):174-175
《帷幕》一书被称为昆德拉“文学思辨”三部曲的终结,本文试将它与《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一同进行比较,得到其在小说是什么、小说和历史、小说和地域、小说和小说家等方面均有更深入细致阐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张恨水的小说以执着的改良态度突破鸳鸯蝴蝶派的固定程式,但更偏重于传统文学,本文从小说人物、文人视角、文化主题分析其小说中的常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杜慧敏 《科教文汇》2009,(23):237-238
晚清小说期刊在域外小说译介中将其读者定位为需要启蒙、需要教育的社会群体,表现出非常普遍的启蒙立场和现实关怀;而小说期刊读者却要求域外小说译介仍然按照通俗文学的消闲定位来发展。两者的相互“协商”,实际上使晚清小说期刊译介具有了“以无功利心的审美消闲为主、兼及风教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弗·伍尔夫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小说理论家,她终身致力于小说的写作和研究,在小说形式和技巧上进行了不倦的探索和创新。她对传统文学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大量运用和借鉴新的甚至是文学以外的艺术手法,形成其小说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在小说语言的创造方面可谓首屈一指。他小说中语言表达的张力充分表现在其凭借感性与想象,善于通过变异,通过更换语素、颠倒语素、拆词活用及构成超常搭配等方式赋予语言活泼、新奇、变幻、绚丽多姿的特点,使小说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8.
王丽 《科教文汇》2014,(13):101-101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在小说语言的创造方面可谓首屈一指。他小说中语言表达的张力充分表现在其凭借感性与想象,善于通过变异,通过更换语素、颠倒语素、拆词活用及构成超常搭配等方式赋予语言活泼、新奇、变幻、绚丽多姿的特点,使小说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女作家潘向黎一些小说的解读,分析了潘向黎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上惯用的使用有形或无形的道具贯穿全文,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变化的特点,对其小说在构思上的成功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稚晖,无政府主义者、国民党元老、哲学家、书法家、中研院第一届院士。宣统三年(1911)吴氏出版章回体小说《上下古今谈》,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科普小说。本文简介其回目,探讨其写作背景,讨论其弦外之音,另提出几个问题供科普界及科学史界求索。  相似文献   

11.
池莉的新写实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本文试通过其具体作品,分析小说语言中用通俗语言叙写世俗人生、地域方言展现民风民俗、平实话语蕴含人生真谛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万小洁 《科教文汇》2011,(32):50-51
李渔是清初著名文学家,他提出的"无声戏"小说观念,使得小说戏曲关系更加明确,对理清小说戏曲关系作用至大。在本文中,笔者欲结合前人研究,浅谈自己对于"无声戏"小说观念的理解以及李渔"结构第一"戏曲理论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池莉的新写实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本文试通过其具体作品,分析小说语言中用通俗语言叙写世俗人生、地域方言展现民风民俗、平实话语蕴含人生真谛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具有其它文体所不具备的文学魅力和艺术感染力。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文化、审美四方面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小说教学流于形式,出现了"模式化"、"套板"等效应,非但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限制了其思维,可谓是漏洞百出,这种小说教学现状让人堪忧。本文将通过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官场的反讽表达--试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反讽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讽是其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其作品的反讽叙事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为转变的肇始,因为晚清小说已经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突出表现在晚清小说家们对于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小说进行研究成为晚清小说的研究热点且日益完善和成熟.本文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客体,运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成果,对其作综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李霞  姚国军 《科教文汇》2007,(2X):178-178
本文通过对女作家潘向黎一些小说的解读,分析了潘向黎在小说的叙事技巧上惯用的使用有形或无形的道具贯穿全文,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变化的特点,对其小说在构思上的成功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为转变的肇始,因为晚清小说已经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突出表现在晚清小说家们对于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小说进行研究成为晚清小说的研究热点且日益完善和成熟。本文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客体,运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成果,对其作综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堂吉诃德》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其蕴含的人性哲理和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具有鲜明的跨时代意义,小说虚实结合的手法和新颖的创作方式对后现代小说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古今中外也相继产生了对小说的后现代性进行研究的学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小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体裁,小说因其故事情节有趣生动的特点,受到了很多小学生的喜爱。但是目前在小学生小说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难以声临其境,因此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小说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小说情境教学的策略,以便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