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3-6岁的幼儿,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一些复杂的音乐歌唱材料。如果教师不采用适宜的图谱,会让幼儿感觉到音乐歌唱活动非常枯燥,不能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整个音乐歌唱活动,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及音乐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设计适宜图谱,帮助幼儿进行音乐歌唱活动。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借助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音乐游戏是立足于音乐欣赏、舞蹈、唱歌等设计的游戏,是集音乐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其是幼儿最容易理解、接受、喜爱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对幼儿美感和乐感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歌唱活动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是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目前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出现的忽视个体差异、漠视审美体验、轻视表现表达等误区,我们提出并积极实施了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引领幼儿"会听歌、会唱歌、会评唱"的"三会"策略,从理解和感知歌曲作品内容入手,以情感激发,通过欣赏和体悟歌曲作品的内涵美,利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并演绎美,使幼儿在激励和唤醒中,去发现、接纳、欣赏、表达,在歌唱中学会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真正体悟"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4.
边玥 《科教文汇》2013,(3):101+112
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融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所以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然结果。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创造力,那么幼儿就能得益匪浅了。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幼儿是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习的,他们在玩中学、动中学、动中求进步。"幼儿园"生活化"和"游戏化"已经成为幼教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我们需要将数学教学变得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相似文献   

6.
刘平 《科教文汇》2009,(5):201-201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向传统艺术观发起挑战。提倡建树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幼儿园音乐教学开始关注幼儿主体性的张扬,加强对幼儿音乐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幼儿与教师在活动中的交流、理解和对话。这意味着幼儿音乐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生成过程,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音乐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是让幼儿完美接触音乐的起点。本文以音乐教育为主要的理论来进行实践教学,以此来探究最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更真切地去感受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里,歌表演已经成为一种特色教学。歌表演综合了幼儿的歌唱和跳舞,它将表演融入歌曲,将歌曲混入到舞蹈中。通过歌唱的表达让幼儿去感受和理解音乐,最后可以通过自己创编动作来陶冶情操。但长期以来,在歌表演活动中,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歌词,然后逐句教学,以幼儿可以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为最终目的,从而忽视了幼儿创造表演的能力。教师应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小主人,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纲要》中指出,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幼儿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活动时,幼儿更愿意教师利用多媒体对其进行集体教育。  相似文献   

10.
"小碎件游戏"即未设定玩法与规则,幼儿自主选择开放性材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大胆操作和改变,教师在游戏中跟随幼儿,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是一个面向全领域发展的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应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孩子意愿,按孩子的意愿进行,教师能在关注幼儿的已有水平后,通过指导让幼儿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新水平。在幼儿游戏无法进行时,教师能适时出现,巧妙地使幼儿的小碎件游戏继续进行。教师的指导绝不是一个答案,而是能帮助幼儿寻找新的学习方式,自己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为此我们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12.
生态式艺术教育活动凸显一种生态化的环境,体现"绿色、人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师幼互动之间的平等、和谐、尊重,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在开放的、多元的价值观下幼儿、教师、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本文依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的研究,以《中班音乐游戏:刷牙歌》为例,阐述"对话式教学"(故事式对话、开放式对话、交流式对话、提示式对话)在生态式艺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让幼儿在直观感受、主动学习、发现学习、有效记忆中获得经验、体验快乐!努力在韵律活动中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精神,结合我园特色,组织幼儿开展阅读及绘本剧表演。绘本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运用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达、创作、表演。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导入与结尾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音乐活动的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描述、画面讲述、游戏等方式将音乐进行导入,以利于幼儿的接受;而一个良好的音乐活动的结尾可以使音乐得到升华,并引起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回味。本文就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导入与结尾策略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玩的基本的活动,是幼儿特有的活动,更是幼儿自主的学习。游戏与幼儿教育是紧密相连、密切相关的。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应顺应幼儿的本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幼儿快乐地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它的启蒙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品质形成。在以往的舞蹈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幼儿自主的感知与情感体验,导致舞蹈教育成为"艺术工匠训练"。本文将以集体舞《孔雀飞来》为例,从欣赏感受、音乐取舍、故事支架、动作挑战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游戏般地在民族舞蹈活动中感到快乐,享受音乐,启迪智慧,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悄悄埋下民族文化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而生活材料又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稍加改进、创新,就可以为我们所用。将废旧材料运用到户外游戏活动中,发挥材料的多功能性,既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动作,还丰富了户外活动的内容,加强户外游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前教育专家陈淑琴指出:"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来组织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在小班,我选择以"音乐游戏"为切入点,在说说唱唱、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引导小班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初步体验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情绪、风格、韵律等,初步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我们幼儿园组织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习得经验,整合与内化知识,感受游戏快乐,使他们更健康地成长呢?本文从给孩子创造游戏的机会、条件和环境以及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之中。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适合幼儿,让幼儿园的课程更有趣、丰富。我们以"环保服装DIY"为课程主题设计了系列活动,开启了课程游戏化的创意设计之旅。活动强调幼儿的操作,强调发挥幼儿优势与同伴合作,促进幼儿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