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喜梅 《新闻世界》2009,(11):110-111
一、导言 从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让中国网民开始了解博客,再到2008年底,中国博客(个人空间)作者人数达1.62亿人,可见博客在中国市场的增长迅速。而高校学生作为博客使用的一个巨大群体,以及作为互联网的伴生品的博客对高校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木子美事件看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 《传媒观察》2004,(2):43-45
前段时间,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显要的位置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字:木子美。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有关木子美和博客中国的网站点击率急剧攀升,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行为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至2003底,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已逾两千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  相似文献   

3.
廖燕 《声屏世界》2004,(3):15-16
一个以“木子美”为笔名和网名发表性爱日记的女性网络写手,2003年8月以来迅速走红。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已经达到16.066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数字还在成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有关“木子美”的评论也让人应接不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讨论之中。这份日  相似文献   

4.
钟河 《新闻世界》2006,(4):21-22
2004年之前,博客,对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生疏的字眼。甚至对多数网民而言,也还是一个慕名已久却不知何物的新奇玩意儿。2004年6月之后,木子美事件使2002年才在国内出现的“博客”概念得到意外的普及,博客由此而进人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秦明 《网络传播》2005,(12):4-4
博客的传道者方兴东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非常严肃而又迫切的问题,他说,当“木子美事件”轰动全国并且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新兴的博客世界的时候,一个极为严肃,极为紧迫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塑造博客世界的道德规范?如何为博客的未来发展负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这个问题关乎博客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关乎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1):12-12
“带有剧毒的耗子药会危害到百姓的安全,而‘木子美’同样是污染侵扰心灵的毒药,我们买断它不是为了使用,而是拒绝它进入社会。” 一家鼠药厂以3万元的价格从一家安全套生产企业手中买下了“木子美”的商标注册申请协议。针对“耗子药”和“木子美”根本不搭界的疑问,该厂厂长如此回答,同时“木子美”商标正受到性用品生产企业的广泛追捧。  相似文献   

7.
黎诚 《青年记者》2007,(16):120-121
博客刚兴起,名人就来了博客最先在全国大范围出名应该归功于一个勇敢的奇女子——木子美。她的《遗情书》冲击着整个网络,进而波及到传统媒体与现实社会。而这个  相似文献   

8.
王晓骏 《新闻传播》2010,(5):143-143
所谓博客现象是指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日志的现象。作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博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早。有“博客教父”之称的丹·吉尔默(Dan.Gillmor)针对博客这一现象提出了“草根新闻学”,并推出了个人新作《个人媒体》。而国内自从“木子美现象”以来,博客也进入了广大网民的视野,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那么,这种媒介技术的发展究竟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9.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10.
没人会想到,博客在中国的一夜成名.会源于一个网名叫木子美的女人。2003年6月木子美开始在自己的Blog里面发表自己创作的私人日记《遗情书》。《遗情书》的主题是性,但与以往的作家不同,木子美这次记录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在Blog里她记录了她与若干男性的感情纠葛以及性体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她又先后在  相似文献   

11.
罗攀 《网络传播》2006,(6):57-57
当前的中国,最流行的网络概念不是BBS、QQ,也不是MSN,而是“Blog”(博客)。回眸2005年的博客世界可谓异彩纷呈:专业博客网站如“博客网”的并购及融资;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搜狐网等纷纷举行的各种博客大赛;以及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专门开设研究专题对博客进行研讨等等。这些都表明:“博客”,这种以网络日志和超文本链接作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个人网页,正在成为一种以燎原之势发展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2.
自1993年6月出现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以来,博客已有近14年的发展历程。近两年,一些人给博客冠以“草根博客”和“精英博客”之名。本文着重对“草根博客”这一概念的生成和“草根博客”的兴起、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陆高峰 《新闻界》2004,(1):67-67
电视新闻播报是不是街头杂耍,它有很强的专业性,甚至有些重要的新闻节目还有很强的政治性,然而,一些电视台竟然拿它当儿戏。在湖南电视台的“星气象”节目的情色播报受到舆论一致批评而被“叫停”和南京电视台的“气象新感觉”的性感播报经过一番“绚烂”却最终归于沉寂之后,江苏电视台的一栏新闻节目在新年贻始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本来计划请“木子美”来担任新闻主播,后来因为“鉴于公众对她的争议过于激烈,所以最终放弃了”。但这家电视台虽然对“木子美”“忍痛割爱”,却并未放弃了在选择主播上“人”不惊人誓不休的另类“创意”…  相似文献   

14.
张映雪 《新闻知识》2006,(11):85-86,52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正在日益广泛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但是网络媒体在社会性格的塑造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突出女性的特征,这种畸形的社会性别定位对女性的价值观及其社会行为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芙蓉姐姐”、木子美现象)。近几年来,很多的研究者都从两性角度对各种媒体进行过研究:描述了媒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运用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网络传播和女性写作两个维度对“木子美”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审视网络媒体对于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作用及意义所在;批评媒体没能客观地反映女性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博客,我们还有很多无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有在多元视角下,我们才会真正地看到博客对于社会、对于文化所将带来的长远意义。而另一方面,博客之美在于“博”,博客之道在于“博”,只有“博”了,博客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以网络为始发站的低俗、虚假娱乐新闻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木子美日记掀起的窥视热潮方兴未艾,芙蓉姐姐又粉墨登场;郑秀癌症病逝及刘亦菲堕胎、变性等恶意的谣言竟然成为很多报刊争相转载的新闻。这些流言蜚语往往首先发轫于网络论坛或博客,然后由平面媒体跟进传播,进而成为娱乐热点。  相似文献   

17.
罗攀 《网络传播》2006,(7):55-55
当前,博客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这种以网络日志和超文本链接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个人网页,成为一种以燎原之势发展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伴随博客的日益普及和影响力日渐扩大,各个阵营里(草根博客、明人博客、IT博客等)出现了一批人气博客,这些博客周围聚集了大量在网上游走的fans,成了一块不可小觑的“人气宝地”。消费时代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敏锐地嗅到了这块“人气宝地”,欲迫不及待投进博客的怀抱,开始了与博客的第一次接触。当博客遭遇广告,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博客文化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博客,是英文“Blog”或“Weblog”的中文翻译,本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来看,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无论是在博客发源地美国,还是在中国本土,博客都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博客不仅更新着网络传播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海外传媒     
《传媒》2006,(5):75-76
互联网:美国人第二大新闻来源;英国图书馆藏书重点将转向中国和印度;美新闻出版业三巨头盈利“跳水”;美报纸纷纷试水博客新闻;5500万美国人每月都看网络报纸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因为出现了第一批博客而被称为中国“博客元年”2005年,因为迅速普及被称为“博客大众化元年”2006年,因为更广泛的博客群体而被称为“全民博客年”中国博客旋风三步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