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民办高等教育是相对公办高等教育而言,福建的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是从古代的私学,近代的教会学校、私立教育、私立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等等发展演变而来。福建民办高等教育对于公办高等教育有着发展补充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的成长,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成为福建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办学力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福建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极少,文章通过访谈、文献分析等,立足于福建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对福建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之一。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民办高校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实现民办高校及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内涵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总结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征,提出了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主旋律,目前我国民办高职已进入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提升质量、发展内涵,就必须开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有诸多相似之处,笔者通过深度解读香港私立大专在内涵建设方面的特色及其根源,力求为处于困境中的内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积极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勾画福建民办高等教育由盛转衰、由衰复兴的历史入手 ,分析了目前福建经济进步而高等教育落后的矛盾状况及成因 ,继而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 ,公、民办高等教育的构成演变及其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指出了走民营化道路是福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并提出了若干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正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创立品牌,走科学发展之路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每一所民办高校面前。作为民办高等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专科层次的民办高职教育,相比于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来说,办学层次更低。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在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市场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唯有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新时期下民办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7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专家学者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内涵建设与规范管理、教育质量与教育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及独立学院的发展等方面都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处于弱势的局面并未改变,民办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从学生作为他人在场这一视角来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将学生视为谁在场是教育者的困惑。将学生视为他人在场,有助于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让学生作为他人在场,要求民办高等教育接纳学生现状、允许教育过程的中断、倾听学生的批评和抱怨、鼓励学生质疑、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构建包容多元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职高专培养人才重要途径就是产学研相结合,同时也是民办高职高专发展必然趋势。本文在郑州民办高等教育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环境下,探究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民办高校的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等教育的供求囿于中国国情有其独特的特征。其供给主要取决于教师供给、教育投入规模等因素,而需求则取决于有现实购买力的差异化需求和对高等教育的过度要求。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必须从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大力扶持,而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向管理、师资等因素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大多实行外延式发展,但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的变化,加上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高校适龄生源下行压力、高校适龄生源净流出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压力和高校教师工资水平上升压力的挑战,迫切需要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内涵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行路径选择包括:加快发展以推进人力资源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民办成人教育;调整办学定位,凝练大学品质,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以开发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为导向的民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中心是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领导,搞好民办高等教育法规制度建设和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建设,以增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根据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指导方针,湖南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快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省共有民办高校13所,在校生85941人。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已有两所民办高职院校在2008年教育部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求学需求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不仅促进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以及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对地方经济的宏观影响,最后探讨了民办高等教育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及区域层面的政策文件是引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质性研究方法对29个省域公布的教育事业规划中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内容进行分析,建立起政策内容、政策工具以及省域的三维框架以分析政策导向。研究发现:省域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内容集中于办学条件、运行机制、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发展五个节点,强制型政策工具在文本中使用率最高,省域层面上广东、河南、浙江诸省政策供给较多且呈现出差异化,陕西、广西、安徽诸省则政策辐射性较强。在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中存在政策工具使用频次不一且适配性不足,政策内容忽视内涵建设,省域间政策相关性弱等问题,未来需要多元化合理利用政策工具,进一步聚焦内涵建设,强化政策互通互联。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政策导向由限制走向管扶并举;办学规模由弱小走向庞大;办学层次由低层走向高端;教育质量由粗劣走向提升。民办高等教育四十年改革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党和政府的支持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法治建设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举办者合法权益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持久动力。展望未来,民办高等教育将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大有作为;内涵式发展将成为提升民办高等教育实力的内生力量;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将更加凸显;全球化和信息化将助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民办高等学校有353所(不含323所独立学院),其中具有本科学历授权的院校有48所。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已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转变为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办学水平较高的民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积极发展工科教育,特别是加强工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是我国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调研了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工科专业(本科)的基本设置情况,分析了专业和学科联系与区别,讨论了专业建设的内涵,针对民办高校发展工科教育,提出了加强民办高校进行工科专业(本科)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制度缺失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真正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消除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加强制度建设。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要依据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模式,合理构建民办高等教育建办准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