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界》2014,(5)
《时务报》是戊戌维新时期倍受社会各方关注的重要期刊,张之洞对《时务报》的发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维新运动不断深入,曾受张之洞优礼有加的康有为梁启超与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政治矛盾,《时务报》大肆宣扬康派学说,突破了张之洞维护封建朝廷的"底线",张之洞转而力挺汪康年创办《昌言报》。张之洞对《时务报》态度转变的深层原因是其文化信仰和从政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证了张之洞一通手书信札,通过试读信札内容,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作出的贡献,也从中展示了张之洞书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是清朝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张之洞不仅是洋务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洋务运动的终结者。他的经济思想既接近传统,又颇具改革精神。张之洞经济思想实践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徐致祥曾劾张之洞,用语很伤人心。当时张之洞督抚湖北,搞洋务运动,兴企办厂,实业救国,曾经读的是四书五经,念念报告,做风化官也还凑合;转业搞五行八作,当CEO,对从没学过MBA之张之洞而言,  相似文献   

5.
刘忠 《兰台内外》2006,(6):54-54
张之洞的薄礼有一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回老家探亲,正遇上他的一个本家姑姑谢世了。出殡那天,张之洞在灵棚前行了跪拜礼,马上便有人把他领进了账房。账房老先生问道:“张大人今日有多大赏赐呀?”张之洞不慌不忙从身上摸出四两银子,轻轻往桌上一放,说:“大家一看便知。”“怎么  相似文献   

6.
<正>张之洞是晚清重臣,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他在湖广总督任内开矿设厂,兴建了诸如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等大型近代工矿企业。他还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创办了众多新式学堂,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创立的农业专门教育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湖北农务学堂就是由张之洞一手创办的。一开设湖北农务学堂的前期准备张之洞对农业、农学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还在两广总督任上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西学的冲击之下,面对时局之危,如何在救亡图存的同时保存中学,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为解决传统经学纷纭错乱、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弊病,充分发挥经学在造就人才以救世方面的作用,张之洞提出了“守约施博”的经学改革方案。作为张之洞幕宾的曹元弼,延续并践行了张之洞经学改革的方案,不仅撰《原道》《述学》《守约》对《劝学篇》相关议题予以阐释,而且受张之洞嘱托,按照《劝学篇·守约》所示七例编纂《十四经学》;并且在辛亥以后依然延续张之洞的经学理念,从“政教相维”“经正民兴”的角度,试图通过审别经学源流、阐释群经之义、弥合汉宋之争以正学术人心,这客观上又使其辛亥以后的经学研究呈现出集成性和总结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新政"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不容我们忽视——张之洞,可以说没有了他,晚清的这场新政又将是另外一番模样,因此,在本篇中笔者将探索张之洞对清末新政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梁鼎芬(1859--1920年),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曾任直隶州知州、武昌知府、湖北安襄郧荆道、湖北按察使、布政使等职。早年以科举入仕,授翰林院编修,中法战争期问入张之洞幕。作为张之洞幕府的得力干将,他参与了张之洞大部分政治活动,二人关系颇为密切。他们二人的关系是张之洞幕府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研究梁鼎芬与张之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周小华 《出版科学》2005,(2):77-77,76
皮明庥先生著<一位总督·一座城市·一场革命--张之洞与武汉>(武汉出版社出版),系统地阐述了晚清一代名臣张之洞督鄂时的治绩,以及他对武汉城市近代化作出的奠基性贡献,并用大量事实揭示了武汉近代工商业的迅猛崛起、当时堪称一流的教育兴革和称雄江南的新军编练等与辛亥首义之间的深刻而复杂的联系,这为我们重新认识张之洞的历史作用,认识辛亥首义在武汉爆发的社会历史根源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张之洞大力倡导"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对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发展近代工业与教育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珉 《山西档案》2005,(6):47-51
1882年正月,45岁的张之洞来到太原,出任山西巡抚。作为清流派的主要成员,张之洞此前大多担任诸如学政、侍讲学士之类并不重要的官职,在近代已经逐渐落伍于时代的山西,为锐意进取的张之洞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舞台。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最早开展外语教育的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在近代社会中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发展近代外语教育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宗豪 《兰台世界》2012,(33):69-70
张之洞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并在他兴办的数十所新式学堂里践行他的这种思想。张之洞的体育思想是他洋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值得深入剖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洋务教育家,张之洞从多角度论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亲自创办了外语学堂,制定了《癸卯学制》,该"学制"较为全面地设置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外语教学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王玉 《兰台世界》2014,(1):133-134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最早开展外语教育的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在近代社会中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发展近代外语教育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玲 《兰台世界》2014,(12):157-158
张之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洋务教育家,张之洞从多角度论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亲自创办了外语学堂,制定了《癸卯学制》,该"学制"较为全面地设置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外语教学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蔡红 《兰台世界》2012,(33):72-73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及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入手,详细分析其"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内涵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当今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郑有才 《档案天地》2004,(2):16-16,18
一代名臣张之洞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人们了解他多是因为他倡导西学和举办洋务而闻名,特别是其“中体西用”说更是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张之洞重视档案文件的汇集和利用档案秉公办案的故事却为人少知。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认为,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要不断通过兴办农务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良农业。张之洞的近代农业思想为当时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今天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