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练习密度是指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值。它包括综合练习密度和专项练习密度。无论是学习技术,还是发展素质都离不开合理的练习密度。背越式跳高技术比较复杂,教学需要较多的器材,但学校的器材有限,班级学生人数却较多,如何提高背越式跳高课的练习密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例一:简易跳高架在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中,由于学校沙坑场地器材限制,严重影响学生在课中练习密度和练习积极性。为确保学生在"动作技术与方法"的初步学习体会阶段能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我们利用标枪与皮筋组合成简易跳高架,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巧用跳箱     
跳箱除了用于体操教学之外,还是学习、改进田径跳跃项目技术和进行力量训练的好“帮手”。现将用途及方法介绍如下:一、跳高 (一)俯卧式跳高过杆练习。将跳高海绵垫紧贴跳箱外侧放置。练习者起跳后身体俯卧在箱体上,起跳腿屈膝于箱侧,然后做起一跳腿外展翻转身体落垫的俯卧式跳高过杆模仿练习。 (二)背越式跳高过杆练习。将一块体操海绵垫搭在箱体上,跳箱外侧放置跳高垫。练习者站在助跳板上,背靠横箱站立,然后做原地上体后倒仰卧成“桥”练习,继而进行原地起跳背越过箱的练习。为了有较长的腾空时间体会过杆时的身体感受,也可…  相似文献   

4.
    
G823.12 9701073背越式跳高运用跳高垫教法探讨=Applicationof jump pad into fosbury flop’s teaching[刊,中,I]/朱科,吴向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23(1).-68-70(BJ)背越式跳高//起跳//教学法//跳高垫根据多年来跳高教学的体会,对跳高教学中跳高垫应放在什么阶段更为恰当以及跳高垫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运用跳高垫练习应安排在学习过竿技术之前更好.  相似文献   

5.
标志垫作为校园足球教学与训练中最为常见的教学辅助器材之一,教师通常将其用作标识场地范围、辅助运球绕桩等用途。笔者立足足球运动技术技能多样、运控传接快速、空间方位瞬息万变等项目特点,同时结合标志垫平整、柔软、颜色鲜艳等安全属性,通过深入挖掘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打磨单一技术、练习步伐步频、引导移动跑位的练习方法,在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球性球感及运控球传接球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教分腿腾越动作时,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做支撑提臀、支撑提臀分腿、支撑提臀分腿踏上等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而难的分解练习,并且还要保证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和次数,才能形成技能。但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器材不足的困难,影响课的效果。前年春天,上海市实验小学的程念祥老师用二张乒乓台作为支跳的辅助器材,把全班四十多个学生等分成  相似文献   

7.
<正>一、见缝插针,增加练习内容案例:学习内容为跳箱"横箱分腿腾越"。男、女生各24人,跳箱4组。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12人,面对跳箱成1路纵队站立,依次练习分解动作或完整动作。分析:由于器材特点和数量的原因,教师通常采用1名学生练习,10名学生观看,1名学生保护与帮助,学生完成1次练习之后,在较长的等待时间内无事可做,整节课,学生练习次数大约为3~5次,严重浪费了体育课有限的练习时间,降低了练习密度,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1,(6):62-63
<正>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中也越来越多地涌现出学生背越式跳高的身影,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合理有效地促进他们对背越式跳高动作技能的掌握。笔者在十几年的小学生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利用小体操垫做"助手",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与诸位同仁共享。一、辅助练习巧利用(一)增加练习密度跨越式跳高作为背越式跳高的有效辅助练习动作,应该多学多练。训练时,可以将2个小体操垫折叠倒立成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每次带学生进城参加体育运动会,学生都会对跳高赛场上个别选手的背越式的优美身姿所吸引,可是在农村学校由于体育器材短缺,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器材更是寥寥无几,更别说厚厚的跳高垫了,没有安全保障,就无从教起。一次看到学生在秋后厚厚的落叶下翻滚嬉戏打闹,突发灵感,何不用这满山的落叶来自制跳高垫哪!笔者把想法向学生一说,他们都跃跃  相似文献   

10.
跨栏跑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更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辅助性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跨栏跑教学任务。下面介绍一些跨栏跑的辅助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一、跨栏步的辅助练习步骤1:让学生像跨越水沟一样助跑跨越平放在地而的技巧垫,可先横跨再纵跨。要求:起跨腿充分蹬伸的同时,摆动腿折叠前摆跨出,用前脚掌着地并继续向前跑出,起跨腿离地后自然留于体后,不做膝外展动作,空中两大腿呈充分拉开姿势。步骤2:助跑跨越橡皮筋练习。将系有橡皮筋的二个跳高架分别立于技巧垫两侧前方,要求学生按跨栏步技术经橡皮筋上方跨…  相似文献   

11.
顾波 《体育教学》2008,(8):84-84
跳绳是中学体育课堂上常用的器材,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利用跳绳进行教学和训练,不仅可以用变换练习和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利用跳绳练习跨越式跳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杠前滚翻分腿坐是高中体操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忽视垫上的辅助练习,大部分时间是在双杠上进行完整的动作练习。在学生对动作概念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一开始就在双杠上进行练习,学生最容易出现恐惧心理,担心从杠上掉下来,把练习动作变形为自我保护,教师的帮助与保护虽费力不少,但双杠前滚翻分腿坐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垫上练习双杠前滚翻分腿坐的教学效果明显较好,它的优点也很多。   一、学生在垫上练习,可以在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动作。   二、教师在垫上讲…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竹标枪与橡皮筋的简易组合代替教学器材和作为辅助练习的工具,既省时、省力、省财,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经费、器材短缺的学校里更有实用价值。现将作用和方法介绍如下。一、跳高。将系有橡皮筋的两支竹枪相距4米垂直插立于跳高场地,以上下升降橡皮筋代替横竿。适用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出现于1968年的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选手福斯贝里首次采用这项技术以2.24米夺走了冠军。但是,背越式跳高是田径技术中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特别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虽然在初学时学生有较高的热情,但在练习过程中会发现不易掌握,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再加上个别学生在练习中还会因技术动作不合理受伤,使许多学生知难而退,产生畏惧心理。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利用一些辅助器材可以提高学生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掌握。第一,木制三角形助跳板。解决学生在起跳时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使起跳垂直向上,腾空高,身体滞…  相似文献   

15.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单手篮球技术中最基本的动作,也是篮球运动重要的基本技术动作。为了使学生能尽快正确地掌握这一动作,我们采用了辅助器材和辅助练习。一、主要辅助器材1.分指器:用于解决投篮时加大手掌的控制面积,可以更好的支配,控制球。2.指印球:按投篮时五指在球上的位置情况划成指印。学生练习时,就可以按照指印来调整持球和投篮时的手指情况。作用为:①使投篮的手能更好地控制球;  相似文献   

16.
<正>过杆技术是跨越式跳高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要求学生在身体重心腾跃到最高点时,摆动腿内转下压、转体移髋,起跳腿外旋上提,这也是过杆技术的重点和学生掌握动作的难点。但在教学中,学生对过杆转体移髋的动作掌握都不太理想,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则辅助练习——过杆报数,效果良好。练习方法:将学生按能力水平的高低分为几组,各组先选出两名学生拉橡皮筋,并按照本组能力将橡皮筋调整到稍低于能跳过去的高度;再选出一名学生站在橡皮筋前约5米处打数字手势,如右图所示;然后,让练习学生依次用3~5步助跑起跳进行过橡皮筋的练习。  相似文献   

17.
李锋 《体育教学》2003,(3):54-54
在一些山区,各村小由于受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绝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正规的跳高学习,因而在高年级跳高的教学中,“跨越式”跳高仍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深入分析“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结构,全面调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我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活动1先将跳高器材摆放好,提出“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轻松过横杆”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目的:设疑,启迪思考,激发探究的兴趣。活动2针对上述练习中出现的用双腿蹦、用双腿去勾的错误现象,教师适时进行“跨越式”跳高的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配合展示跨…  相似文献   

18.
一、统筹安排,合理组合案例:在花样跳绳"双人车轮跳"教学中,教师安排两名学生为一组进行合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少部分"技优生"配对的小组,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该技术;而"学困生"配对的小组,技能掌握情况则大相径庭。于是教师迅速做出调整,由2名"技优生"和2名"学困生"组成合作  相似文献   

19.
解志鹏 《体育教学》2009,(11):23-24
在小学滚翻教学中,小折垫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体育器材,本人在前、后滚翻教学中针对提高学生前、后滚翻技能学习效果目的,创新改进了小折垫。利用小折垫改进成“斜坡垫”的作用,促进滚翻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体育教师准备器材的难度,不用搬多个大体操垫、多个踏跳板,使教师容易教,使学生容易学,配以相应的练习分组数量的改变,使学生练习数量不减少、练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案例1。分析练习环节:4名学生1组同时进行起跑练习(约20米),后返回队尾。在10多分钟内,1组学生练习1次大约需要35秒(实际练习时间大约10秒,回程时间却需要20多秒),一组练习时紧接着下一组练习,所有学生练习完大约需要2∶30的时间。对一名学生而言,在这13分钟内,一般能够练习5~6次,以6次为例,练习密度=练习时间(6×10s=60s)/总时间(13×60s=780s)×100%=7.69%,这样的练习密度是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