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媒体人角色规范与微博特性的矛盾 媒体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的角色规范.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体人须按照要求对新闻进行把关取舍,使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权威可靠,能够代表党和政府的声音.《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除政治上的规定之外,传统媒体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把关更为谨慎,在信息采集和发布的程序方面有严格规定,在许多环节上设有把关人,其报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有组织化操作规范做保障.媒体人必须以职业规范为约束,自觉遵守宣传纪律,遵守所在媒介组织的内部规定.  相似文献   

2.
施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79-18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应该也只能为人们报道真相.当下新闻界正在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有益实践,媒体人对新闻真实性的讨论也已相当广泛而深入,但是对于新闻评论的真实性问题,媒体业务探讨时对其正面涉及的并不多.其实新闻评论虽然有明确观点,但也有客观真实性,而且尤为重要,新闻评论一旦失真,危害比新闻报道造假更大.评论作者和编辑同样要做调查研究,以防止在评论中出现事实性错误和观点聚焦偏差.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工作,听到最多的恐怕是“客观报道”这几个字。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必须客观真实是每一家传媒和每一个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引言:记者曝光上市公司负面新闻被算计,甚至有记者遭到全国通缉,而知名艺人郭德纲徒弟也曾殴打记者.一连串“打记者”的新闻频频发生,唏嘘之余更会启人思考.现如今,很多人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记者”,然而,奇怪的是当记者的权益遭到践踏时,许多人却不以为意,甚至有点幸灾乐祸.这就是当下中国媒体人的真实处境.作为媒体一线记者,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区域性媒体从事曝光新闻的操作手法及运行机制.在传统戏剧中,红脸扮演正面角 色,为人处世隐忍宽容;白脸是反面角 色,待人接物尖酸苛刻.在媒体内部,记者大致可分两类:专门围绕不同行业 转,谓“跑线”记者;另一类为非跑 线记者,主要报道突发事件、负面新闻 等,舆论监督多半靠他们完成.如今的 媒体尤其是区域性媒体,某种意义上 说,记者也可分成“红脸记者”和“白 脸记者”两类.前者专司“跑线”,后 者则是专做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老人摔倒,无论扶或不扶,都能成为热点新闻.“道德考问”成为此类新闻的惯用报道角度:或质疑围观者“冷漠无情”,或痛骂“老人变坏”.在这样两极化的报道中,媒体一味以“道德”为角度来煽情,似乎“老人变坏”或“人心冷漠”已成为社会风气.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媒体的报道真实、客观吗?本文以2015年8月30日“开封老人雨中摔倒溺亡”事件为例,分析报道角度对陈述客观事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俊骥 《青年记者》2016,(21):15-16
俗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媒体人追求新闻真实的过程,有时就像猎手斗狐狸. 互联网自带虚假属性吗 2013年11月27日,一组图片新闻火了.新闻是“济南市民哄抢近千盆菊花,称拿回家可以泡脚”,图片中,大妈用轮椅搬运菊花,大叔甚至用上了小推车.配发的文字只有一句话:11月27日,济南解放阁近千盆菊花遭市民哄抢,现场一片狼藉.一名老人自己为抢花更将轮椅装点成“花车”;还有市民拔菊花回家,称可以泡脚. 这组图片27日下午出现在了网上,27日晚上,不少反应迅速的电视媒体在晚间新闻节目中就播发并评论.28日一早,众多媒体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组图片,其中不乏央媒.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报道中,媒体的新闻选择标准强调的是“亲社会意识,”体现了对受众的“有用性”和“获益性”。导致新闻价值取向的这种转变,与当代社会对媒介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有直接关系。此外,媒体在道德价值取向上为了保证真实、客观、公正,需要对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个体予以区别对待。同时,在报道中以正确的法律价值取向和劳动价值取向引导舆论,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同志谈到新华社工作时指出:“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这四点是新闻的共同要求。他说:“外国记者强调他们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是他们的口号。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末,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第361、359页)  相似文献   

9.
面对媒体多元化的挑战及文化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媒体在改变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媒治时代"来临. 如果说媒体改变了世界,那么有一些媒体人,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媒体及媒体所处的生态.这一年,媒体人有是、有非、有功、有过,下面撷取几位有代表性的媒体人,看看这一年媒体人留下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刘钢 《中国广播》2011,(4):50-51
李长春同志提出“要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作为媒体工作者应该深刻领会,积极思考,从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和职业自觉两个方面审视和把握自己,不辜负“三善”之举。  相似文献   

11.
蔡方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199-200
真实性向来被视为新闻的生命,这就要求任何一个媒体人尤其是新闻工作从业者在从事本职工作时,必须严格坚持真实报道的职业原则.在一个传媒多元化的时代,资讯传播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新闻报道广泛受到各种公共媒体平台的围观与监督,尤其是微博这种公共平台广为普及的时代,新闻媒体人一丝不苟的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新疆乌鲁木齐7月5日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中国媒体报道迅速,逾百家境外媒体在短时间前往新疆采访,有评论称“中国学会了面对境外媒体。”但是,有些境外媒体的实地报道,却非全部遵从公正、客观的职业准则,其中不乏偏见与谎言。透过对这一事件的相关报道活动,我们有必要对外宣工作中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西方媒体对华歪曲报道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14日,我国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西方许多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密切关注。多数媒体进行了比较客观理性的报道,但也有少数西方媒体,有些还是有世界影响的西方主流媒体,在有关报道中无视事实,违背新闻最基本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或道听途说,  相似文献   

14.
媒体与媒体人是微博中的特殊群体 出现在微博中的媒体与媒体人有四种面孔:第一种是以匿名的身份注册微博,且不公布职业、身份,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微博客发言;第二种是以实名注册,公开媒体人身份,甚至被微博网站加"V"认证;第三种是既是媒体人又同时是新闻事件报道者或见证者,身份一目了然;第四种是媒体机构的官方微博,面向所有的网民,安排专门的人员维护,及时发布新闻、转发微博、回复评论、组织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5.
谢稚  孙茜 《东南传播》2013,(12):57-58
灾害带给人们深重灾难,对灾害的报道不仅需要对灾害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需要及时、迅速地到达现场;真实、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监督社会救助过程以及充当公众情绪“减压阀”的功能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16.
晁明春 《青年记者》2012,(24):43-44
对社会进行监督是媒体与生俱来的基本功能,客观公正地采写监督性报道是媒体人的责任所在,也是从事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底线,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良心"。放弃这一功能,无论是对媒体还是媒体人都无异于是自废武功,且不说无法实现以笔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理想,连存在的基本条件都会丧失殆尽——哪有读者对一张只会吹  相似文献   

17.
胡泳 《中国广播》2014,(10):104-104
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特别是医学事件,不因为误会和误导夸大医学的“魔力”,则是媒体人的操守。  相似文献   

18.
媒体融合语境下,应客观认识并坚持传统媒体的优势项目,顺势而为.重构传统媒体竞争力既要焕发新媒体特质向外重建与用户的连接,更要向内挖掘和再造传统项目优势.深度报道是电视媒体重构优势的利器,既往媒体人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需要.本文列举分析了深度报道有价值的传统标准和原则,并荐举出适应融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做法.媒体转型是机遇,新旧观念的对撞是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对中外媒体来说是一场新闻盛宴。然而,在这场盛宴中,我们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西方媒体的报道以其一贯固有的以意识形态判断为框架,在导向上有意识地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重组,使得我国国家形象未能得到真实的呈现。对待这一现象,媒体人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紧迫感,切实提高传播能力和话语能力,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新闻真实性的技术规范研究(上)报道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事实,为公众提供真实的报道是新闻界的首要职责,是新闻报道公信力的基石。 新闻工作者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如何在操作流程中作出科学的规范,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许多媒体在实际运作中尚缺乏完备的规范。 魔鬼常常在细节中。本文作者在广泛涉猎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著名媒体和韩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有关新闻真实性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闻报道的实际,从操作流程上对确保新闻真实的细节进行了颇有价值的解析,希望对新闻一线的实践者有所启迪。 全文分为报道准则、编辑准则、写作准则三节,今天刊登第一节报道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