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韩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两个势力——土著固有文化和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一直影响着韩国文化的形成,传统韩国文化在吸取外来精华的同时与之和谐并存、共同发展。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把文化当做产业大力发展,掀起“韩流”飓风。这是他们振兴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从蒙昧走向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跨国移民的研究中,文化适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文化冲击则是一个分阶段的文化适应过程。在韩国的中国移民中,朝鲜族是一个特殊的族群。朝鲜族和韩国人有着同源的文化和血脉,随着中韩建交他们是最早进入韩国社会的中国移民。语言相通加之文化同源,他们在韩国社会经历着不同于其他移民的文化适应过程。在韩朝鲜族在经历了到韩半岛寻根的期冀,到无法真正融入韩国社会的失意,现在他们开始重新调整自己在韩国社会的定位,文化适应过程正在从危机期走向调整期。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实践、管理效果、经营绩效,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在韩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韩国企业文化强调团结、人和、创新、竞争的精神意识.分析韩国企业文化特征对于中国企业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孝文化伴随着汉字的传播传入了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经历了漫长的传播与发展过程后,在韩国如今形成了具有其特色的孝文化体系。顺着韩国的历史沿线了解我国孝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入与发展过程,从政府、家庭、节日、文化产业等角度看现当代韩国孝文化的发展情况,感受韩国孝文化发展的特点,总结出对我国当代孝道文化建设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汉城"改名为"首尔"实际上是韩国在经济文化发展后,试图扭转其在历史上相对中国的弱势文化地位.因此韩国在翻译首都的名字时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充分豆示了韩国对于强势文化地位的渴求.汉城改名对我国的启示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国际交往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金真 《考试研究》2015,(2):107-110,106
韩国科举考试制度新罗时期开始萌芽,高丽时期得以形成并发展,到了朝鲜时期科举考试成为通往仕宦之路的最重要的方法。韩国科举考试深受中国科举考试的影响,每个时期科举考试的时间、种类、应试资格、具体内容都与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而在借鉴的过程中,科举考试制度自然而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时至今日,韩国处处依然可见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7.
从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反映的儒家伦理文化可知,儒学在韩国得到了完整继承,并对韩国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国在儒学传承上的非延续性,反而使中国在儒家伦理文化的传承方面弱于韩国。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同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兴趣,从而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的生活文化受到韩国生活文化的影响,出现了急于追赶韩国流行时尚、模仿韩国生活方式的“韩流”现象。虽然中国朝鲜族文化与韩国文化具有相似性,但两者消费方式的特殊性大于相似性,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朝鲜族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才能建立良性的消费模式,促进朝鲜族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国国土面积较小,旅游资源受限,但其文化旅游发展却很成功.文章探讨了韩国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中国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府的支持,巨大的消费市场.在此基础上,借鉴韩国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韩国家庭剧被中国观众热捧这一现象,作者从文化发展的产业化,文化传统的同源性,接受心理的趋同性等方面,分析了韩国家庭剧在中国流行的文化心理原因,希望给中国大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入手,在与韩国传统文化成功发展的对比中,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危机及危机产生的原因,期望我国传统文化能完成化蛹为蝶的蜕变。  相似文献   

12.
朝鲜半岛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曾经存在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朝鲜古代梦游录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如数家珍,表明其作者深谙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地理意识方面也由于各方势力控制范围的此消彼长、不断变化而时常模糊不清。特别是半岛人,延续千年的藩属国地位以及文化上的紧密关联,使这个民族长期对中国地理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认同感,尤其推崇和向往中华风物名胜。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朝鲜族是种植水稻的民族,主食主要有饭、糕、面条等,其饮食礼仪繁杂,饮食色彩上注重视觉美。通过分析朝鲜族饮食的文化特征,挖掘其在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朝鲜族人民创造了既蕴含他民族文化又不失本民族特色的朝鲜族饮食文化。冷面是朝鲜族三大特色食品之一,它不但是朝鲜族人民引以自豪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冷面的原料多为荞麦,其制作过程复杂,历史悠久且工艺独特。冷面折射出朝鲜族饮食文化的民族认同价值、历史记述价值、民族文化承载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朝鲜族服装的历史渊源、款式、色彩、服装配饰等方面着手,试图探寻在这些华丽外表下蕴藏的文化。通过传统服装这一最具有民族风俗和民族特征的载体,来展示朝鲜族的审美价值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韩国文化以电影电视为主要形式大量进入我国,受到普遍欢迎。韩剧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热情,以直观的方式将韩国的风俗习惯、旅游风光、时尚元素等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吸引中国公民到韩国进行参观游览。分析了韩剧中对我国公民赴韩旅游动机的诸多要素以及韩剧对赴韩旅游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影视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影视"韩流"是中国当代发展第三个十年(1997-2008)中的一种文化现象.韩国影视文化在我国青少年成长中呈现生态化融合与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影视"韩流"对我国青少年心态、智力、情商教育成长的重要作用,透视其影视教育影响,挖掘其生活认同与内在意义,以期以新的影视平衡构建符合我国青少年成长的影视生态.  相似文献   

18.
韩国家庭伦理剧立足于对家庭叙事的镜像表达,运用原生态的叙事语言和朴实的叙事手段,向世界传播着韩国的民族文化.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成功独特的主题模式、结构模式和审美模式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与当代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崔积宝教授所著的《曹植研究》一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10月正式出版,该书是国内曹植研究的新成果,书中有许多对曹植研究的新解读。《曹植研究》一书包括一篇序言和五篇论文。崔教授在《曹植研究》的序言中总结了研究曹植的历程和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20.
华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语言教育。还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维系华人与祖籍国情谊的纽带,它促进了中国与侨居国的文化交流。文章探讨了华文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发展华文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